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炼金术的秘密(科学史译丛)
    •   ( 7588 条评论 )
    • [美]劳伦斯·普林西比 著,张卜天 译 /2018-07-01/ 商务印书馆
    • 《炼金术的秘密》是研究炼金术史的*权威劳伦斯 普林西比的*著作。它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甫一出版便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该书考察了炼金术从希腊化时期至今的发展与演变,揭示了炼金术在科学以及文学、美术、戏剧和宗教等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重现了许多著名配方,使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炼金术的实际工作,堪称了解炼金术的*读本。

    • ¥65.3 ¥68 折扣:9.6折
    • 九章算术
    •   ( 29615 条评论 )
    • (汉)张苍 等 著, 曾海龙 译,凤凰联动出品 /2011-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九章算术》内容极为丰富,它汇总了中国先秦至汉代的所有数学成就,是古代中国以至东方的*部自成体系的数学著述。全书分为九章,共收有246个问题,每题都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内容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诸多领域,并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数学观和生活观。全书章与章之间、同章术与术之间、同术所驭算题之间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顺序编排。

    • ¥32.7 ¥38 折扣:8.6折
    •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
    •   ( 4650 条评论 )
    • [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 著 /2020-07-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读物,旨在提供一幅 全景图 ,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 通过考察从文明之初到21世纪早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了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19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技术作为 应用科学 出现是相对晚近的事情,是随着工业界和政府开始资助那些能够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或改良技术的科学研究才出现的。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 欧洲

    • ¥103.7 ¥108 折扣:9.6折
    • 九章算术:中国人基因中的算术本能,就来自这本书!
    •   ( 2116 条评论 )
    • (汉)张苍著,黄道明译,紫图出品 /2020-08-0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九章算术》内容极为丰富,汇总了中国先秦至汉代的所有数学成就。全书分为九章,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并提供其解法,每题都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这些算法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1500多年,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书内容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诸多领域,并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数学观和生活观。全书章与章之间、同章术与术之间、同术所驭算题之间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顺序编排。

    • ¥67.1 ¥69.9 折扣:9.6折
    •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科学史译丛)
    •   ( 4589 条评论 )
    • [法]亚历山大·柯瓦雷 著,张卜天 译 /2016-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名著,作者为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亚历山大 柯瓦雷。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开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

    • ¥65.3 ¥68 折扣:9.6折
    • 问天神器——航天器、火箭与导弹的奥秘
    •   ( 2941 条评论 )
    • 万志强易楠章异嬴 等 编著 /2018-1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详细介绍了航天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空间站的结构、机械工作原理、动力系统、电子系统、通信与遥感系统等,使读者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工作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本书较详细介绍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和阿波罗飞船以及前苏联的空间站的结构和运行情况。 本书适宜一般航天爱好者使用。

    • ¥51.4 ¥59.8 折扣:8.6折
    • 漫画半小时中国科技史(《半小时漫画帝王史》作者全新力作!科技史就是一部完整的人类文明史)
    •   ( 2907 条评论 )
    • 胖乐胖乐 著绘,紫图图书出品 /2021-06-0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漫画形式讲解科普的图书,22个发明故事带你还原现场。 瓷器美不美,丝绸靓不靓?衣、食、住、用、行,看古人如何运用智慧精进技术,抓紧一切机会搞生产!建筑、工程、医学、地理、历法,带你回溯历史,见证中国古代傲视世界的科技新高度! 两千年前的开颅手术怎么做?提花机还有记忆存储功能?什么水利工程能千年不倒?从多种科技多元发展,到科技回归沉寂,从实用科技造福农业,到闭关锁国西风东渐,揭秘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背后不能说的历史故事! 胖乐胖乐亲自下场穿越历史,爆笑对话科技大佬,犀利吐槽发明创造,数、理、化、工、天、地、生、农等领域无所不包,探索古人那些想不通、猜不透的科技发明! 快跟上胖乐胖乐的步伐,一起探索中国古代科技的奥秘!

    • ¥46.2 ¥55 折扣:8.4折
    • 新知文库21·疯狂实验史
    •   ( 8778 条评论 )
    • (瑞士)施奈德 著,许阳 译 /2009-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一本以轻松的笔调讲述的科学实验史,这些实验有喜有悲。有的实验者因此断送了婚姻,结束了科学研究生涯;有的实验尽管从来没有进行过,却引来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宣传。有的实验令人作呕,有的实验堪称恐怖,有的实验具奇幻色彩,有的实验引发了社会伦理问题。 不管怎样,疯狂本身不是目的,它只不过说明了人类的求知欲。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未知世界的愿望。

    • ¥31.7 ¥33 折扣:9.6折
    • 中国读本--中国古代科技
    •   ( 368 条评论 )
    • 金秋鹏 /2010-09-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本书从科技这一独特视角,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科技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本书文理兼备,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百科丛书中的一本。同时也是一本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 ¥15.5 ¥18 折扣:8.6折
    • 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
    •   ( 154 条评论 )
    • 刘晓约翰·莫弗特 /2024-03-1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李约瑟是 20 世纪中英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人物,二战后期来华援助中国科教事业,走访了 300 多所大学、科研和企事业机构,被称作 雪中送炭 的朋友。 提到李约瑟,除了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外,他本人的经历和见闻也非常值得深入研究,而战时来华的几年(1943 1946)更是堪称传奇。他不仅广泛搜集中国科技史料,考察各地风土人情,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他用当时在中国颇为稀有的相机,记录下流落在穷乡僻壤的文化遗迹和科教星火。在中国现代科技史上,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尤其是照片资料一直十分缺乏,李约瑟保存下的这批资料显得极为珍贵。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网站首页上, 李约瑟的战时中国照片档案 被作为馆藏特色资源,予以郑重地介绍和描述。 《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经李约瑟研究所董事会授权,由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刘晓教授

    • ¥177 ¥236 折扣:7.5折
    •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科学史译丛)
    •   ( 4007 条评论 )
    • [美]I.伯纳德·科恩张卜天 译 /2016-11-01/ 商务印书馆
    •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考察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向相互作用,由两篇长文构成,篇以理论力学、能源力学和生物学中的细胞理论为例,重点考察了类比在两大领域中发挥的连接作用,第二篇研究了科学革命时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本书还包括了作者I 伯纳德 科恩与哈佛大学技术与公共政策退休教授Harvey Brooks的一系列谈话,讨论了这两大领域在历史上的相互作用对当今公共政策的影响。

    • ¥49 ¥58 折扣:8.4折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 60 条评论 )
    • 理查德·约 著,李天蛟 译 /2024-09-01/ 工人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科学史著作,深入探讨了 笔记 在17世纪英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当时英国科学、思想名家制作的形式各异的 笔记 ,揭示了他们在记录、搜集和检索信息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实践,为理解现代早期的 科学革命 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书的主要研究时段为17世纪,英国科学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涌现了弗兰西斯 培根、罗伯特 玻意耳、威廉 哈雷、罗伯特 胡克等科学哲学家、科学家,诞生了全球首家社会化科研机构 英国皇家学会,经验主义兴起 科学家开始重视实验和观察,丰硕的科研成果 英国科学成果约占全球的40%,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 天才的世纪 。作者理查德 约对科学史中这一重要时期的研究可谓另辟蹊径,他选择了较少被人关注的事物 笔记,展示了当时的科学先驱如何通过笔记来处理和分析信息,以及他们如何将笔记作

    • ¥67.1 ¥78 折扣:8.6折
    • 近代科学的建构(科学史译丛)
    •   ( 1909 条评论 )
    • Richard Westfall /2020-05-01/ 商务印书馆
    • 《近代科学的建构》是一部科学史经典,通过两大主题的互动,简明扼要地叙述和分析了17世纪科学革命: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传统以几何方式来看待自然,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秩序原理建构起来的;而机械论哲学则设想自然是一部巨大的机器,并试图解释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机制。科学革命的完全实现要求解决这两种主导潮流之间的张力。

    • ¥30.3 ¥42 折扣:7.2折
    • 哲人石丛书珍藏版08·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比尔·盖茨推荐!张文宏医生、!)
    •   ( 13119 条评论 )
    • [美] 约翰·M·巴里 著,钟扬赵佳媛刘念 译 /2018-08-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大流感指的是1918 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 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 ¥94.1 ¥98 折扣:9.6折
    • 漫谈光通信·模块卷
    •   ( 474 条评论 )
    • 匡国华 著 /2023-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激光器,70年代发明了低损耗光导纤维,开启了光通信产业的大门。国内外光通信的发展如火如荼,应用日益广泛,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本书采用通俗诙谐的语言,采用大量创意插图,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光通信领域中光模块相关理论及其技术知识,同时对光模块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市场、历史、发展等进行了多角度解读。本书可供从事光收发模块、光器件、半导体光芯片等光通信领域的技术工作者参考,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 ¥94.1 ¥98 折扣:9.6折
    • 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
    •   ( 122 条评论 )
    • /2024-06-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科学与文化》旨在构筑科学与文化的桥梁,传递 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 的理念。科学既是生产力,又是文化。作为生产力,科学是有用的;作为文化,科学是有趣的。科学创新的潜力要到文化源头去发掘和释放。 本书试图从历史的深处回答 李约瑟之问 ,回顾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在中国遇到的困难;从人类的视野、世界的海洋、科学家的好奇心等角度,展现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共性,解释什么是科学家精神;选取教育、文化和语言三个着眼点,解读东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差异,提出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创造海陆皆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末章谈地球的未来,这也是当代科学家提出的政治、文化问题,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陷阱。 《科学与文化》以科学家的立场,逾越文

    • ¥88 ¥88 折扣:10折
    •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   ( 756 条评论 )
    • 陈美东 主编,陈美东 等编著 /2009-02-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整个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的许多成果,同时也把自己的许多成果传到国外,贡献给全人类。关于中外科技交流,本书也给予一定的注意。 尽管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许多国外成果,但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却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具有独立性和特异性的特殊传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它自己的体系。一般认为,所谓“体系”是指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经验性和实用性,恰好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否完全缺乏理论体系,这个问题也有不同意见,现在我们暂且撇开不说。但是,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独具一格的这一特点来看,不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或者是

    • ¥53.8 ¥56 折扣:9.6折
    • 牛顿研究(科学史译丛)
    •   ( 2173 条评论 )
    • [法]亚历山大·柯瓦雷 著,张卜天 译 /2016-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关于 17世纪科学革命和牛顿的经典研究,也是科学思想史学派的领袖人物亚历山大 柯瓦雷生前审订出版的后一部著作。书中的七篇文章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深入剖析了牛顿在建立概念体系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这位科学巨人复杂性情的方方面面。其中篇文章《牛顿综合的意义》更是科学史领域的不朽名篇。

    • ¥57 ¥79 折扣:7.2折
    • 漫谈光通信
    •   ( 1151 条评论 )
    • 匡国华 /2018-07-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光通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逐渐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本书采用通俗诙谐的语言,介绍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等相关的专业技术,同时对产品的应用、市场、历史、发展等进行多角度解读。

    • ¥94.1 ¥98 折扣:9.6折
    • 王祯农书(节选)
    •   ( 124 条评论 )
    • 孙显斌 /2022-03-01/ 科学出版社
    • 《王祯农书》由元代王祯编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解读。《王祯农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著作,它以代表北方农业的《农桑辑要》和代表南方农业的《陈旉农书》为主要蓝本,首次融合南北农业的内容,被后世《农政《王祯农书:节选》》《授时通考》等大量引用。原书分三个部分:《农桑通诀》《农器图谱》以及《谷谱》。其中《农桑通诀》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农学体系。《农器图谱》收录农具百余种,并辅以插图三百余幅,是我国古代农具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所宗。《王祯农书:节选》以孙显斌、攸兴超点校整理的《王祯农书》为底本,精选价值较高的若干章节,进行词语注解、随文旁批和篇末点评,全面阐释和解读原著的精义。

    • ¥65.9 ¥78 折扣:8.4折
    • 脑电信号分析处理理论与脑机接口技术
    •   ( 27 条评论 )
    • /2024-06-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 十四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人工智能重大基础研究丛书 图书,针对目前脑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系统阐述了脑电信号分析处理及脑机接口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实际应用。全书共8章,分为3部分。第1部分为第1章绪论,概述脑电信号处理及脑机接口相关知识、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第2部分包括第2 4章,介绍脑电信号的分析及处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脑电信号的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及特征分类。第3部分为脑机接口技术分析和应用,由第5 8章组成,主要介绍脑机接口技术现有的应用,包括癫痫检测、运动想象、专注力训练和情绪脑电信号识别等。本书可以作为通信与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91.1 ¥129 折扣:7.1折
    • 高等学校教材·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习教程
    •   ( 82 条评论 )
    • 闫业超 岳书平 著 /2021-03-01/ 测绘出版社
    • 本书基于 面向应用、注重实践、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的原则,详细介绍使用ArcGIS 10.2软件设计和制作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基础篇)设计了6个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上机练习,掌握编制专题地图的关键技术环节和ArcGIS 10.2软件的操作方法。下篇(实例篇)基于专题制图经典案例给出了4个设计性实验,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编写专题地图设计书,掌握制作自然与社会人文专题地图的完整过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测绘工程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规划管理等部门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 ¥21.8 ¥24 折扣:9.1折
    • 工程帝国:19世纪英国技术文化史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 309 条评论 )
    • [英]本·马斯登,[英]克罗斯比·史密斯 著,王唯滢郭帅余蓓蕾 译 /2024-04-19/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工程师是帝国的建设者,即政治和经济帝国的活跃代理人。他们致力于建立和扩大工程技术的个人和商业帝国,这些帝国建立在持久的信任和专业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并由其维持。本书旨在从内部重新审视帝国大规模技术的文化建设路径。从勘探、测绘和测量维度,分析集体冒险精神;从蒸汽技术维度,彰显煤与火在蒸汽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蒸汽船技术维度,拨开蒸汽笼罩的迷雾;从铁路建设维度,书写了大英帝国铁路文化发展的篇章;从电报维度,揭示了电力及其应用进行调查和控制的通信机制。本书内容新颖,深入挖掘了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技术及其文化相互作用的丰富内涵和思想意蕴。该书不仅适合科技史研究者和学生参考,而且是对科学史感兴趣的大众读者相关知识的补充。

    • ¥101.5 ¥118 折扣:8.6折
广告
鏂扮獥鍙f墦寮€鏃犻殰纰嶈鏄庨〉闈�,鎸塁trl鍔犳尝娴敭鎵撳紑瀵肩洸妯″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