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读物,旨在提供一幅 全景图 ,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 通过考察从文明之初到21世纪早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了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19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技术作为 应用科学 出现是相对晚近的事情,是随着工业界和政府开始资助那些能够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或改良技术的科学研究才出现的。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 欧洲
本书是关于 17世纪科学革命和牛顿的经典研究,也是科学思想史学派的领袖人物亚历山大 柯瓦雷生前审订出版的后一部著作。书中的七篇文章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深入剖析了牛顿在建立概念体系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这位科学巨人复杂性情的方方面面。其中篇文章《牛顿综合的意义》更是科学史领域的不朽名篇。
宋代植物谱录蔚为大观,极富特色。本书将宋代植物谱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包括宋代已佚的植物谱录进行文献学考察,力图厘清谱录之间的关系;通过探寻谱录背后撰写者的事迹、相关的学术圈、思想背景等,深入了解谱录的撰写背景与编撰意图。加之追溯版本流传历程、甄选善本、辨别伪书,精确考订各谱录的成书年代、发展源流,以期更加深入地厘清宋代植物谱录的发展脉络,阐明植物谱录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对中国古代植物知识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有益补充,并呈现中国人多识以求、博物不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精神。
本书是德国技术史研究者约阿希姆 拉特卡奥的力作,系统论述了德国从工业革命起到现在的技术发展的历史,讨论德国技术发展的特点、发展模式和它对工业的影响,以及政治环境和本地条件对技术发展的作用。化学合成工业、汽车工业和战争中的技术应用和发展是分析的重点。在导论中,作者还讨论技术史的意义和分期,以及国别史的价值问题。 本书首版于1989年,现在的版本出版于2016年,进行了扩充和加工。由德国法兰克福学苑出版社出版。 本书德文原开本为15*22厘米,共533页,计划采用较大开本,中文300至400页之间。
《王祯农书》由元代王祯编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解读。《王祯农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著作,它以代表北方农业的《农桑辑要》和代表南方农业的《陈旉农书》为主要蓝本,首次融合南北农业的内容,被后世《农政《王祯农书:节选》》《授时通考》等大量引用。原书分三个部分:《农桑通诀》《农器图谱》以及《谷谱》。其中《农桑通诀》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农学体系。《农器图谱》收录农具百余种,并辅以插图三百余幅,是我国古代农具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所宗。《王祯农书:节选》以孙显斌、攸兴超点校整理的《王祯农书》为底本,精选价值较高的若干章节,进行词语注解、随文旁批和篇末点评,全面阐释和解读原著的精义。
这本书讲述了自殖民时代至今,美国的科技和社会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作者以非常宽广的视角看待科技,不仅关注工业领域的创新,还关注家庭、办公室、农业、运输、建筑、服务和媒体的创新。同时考虑了技术变革的原因,以及其产生的影响。虽然按时间顺序撰写各章,但本书并不局限于逐年的事件记录。相反,每一章都对一个特定的技术趋势进行了全面和综合的处理。因此,有些章节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会有重合,长度也不尽相同。期待本书能为读者带知识和思想上的收获。
本书将从流行病传播研究的历史出发,重点介绍复杂网络理论提出后流行病传播研究飞速发展所取得的重要结果及研究前沿的*进展。具体包括:流行病传播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复杂网络上流行病传播的理论与模拟方法,基于反应-扩散模型的流行病传播,时变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多层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流行病的免疫策略与控制,流行病传播的一级相变模型,多种流行病的共演化传播,复发式流行病与迟滞现象,流行病传播的预测与还原问题及复杂社会传播动力学。 本书能帮助读者迅速进入前沿课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从事复杂网络与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工作者、理工科大学的教师及与复杂网络研究有关的交叉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参考价值。
20世纪,人类在认识自我生存的物质世界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从约10-18厘米的微观粒子,到130亿~150亿光年的宇宙。在这个认识层次不断递进的过程中,无数的科学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本书按历史发展脉络,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永无止境的探索历程结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但又曲折艰辛的科学故事。 本书的作者和审阅者都是多年来参加了许多高能物理方面大型国际合作、国内科研工程或大型项目的科学家。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这个领域的历史和现状,也用由显的语言普及了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特别介绍了微观粒子同宇宙演化与天体的密切联系,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本书共3卷。《第I卷:系统科学概论》旨在通过具体研究工作的例子来展示什么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在什么样的问题中可以发挥作用,系统科学有哪些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人们的生活通常是按照时间安排的;潮涨潮落、月盈月缺、斗转星移也是按照时间展开的。但是问问我们自己,时间是什么?却可能说不清楚。 本书系统讲述了人类千年来为计时(测量时间)、纪时(厘定历法)和认识时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其中不乏有趣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全书按时间顺序展开,由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为读者清晰呈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人类纪时与计时方法与手段的不断进步,后拓展到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理解,从而展现了人类对时间认识的 飞越 。 本书内容生动有趣、简洁易懂,相信从中学生到社会大众均会有所受益和启迪。
本书描述了一种工程教育的方法,该方法将工程专业知识与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职业工程能力综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培养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工程师。本书强调工程师的培养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环境,要将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贯穿于工程产品、过程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本书既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与描述,也是全世界各地的工程专业寻求改进年轻工程师教育的指南。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系统地介绍了CDIO方法,并根据CDIO标准逐一组织各章内容; (2)各章内容包括目标、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关键概念与实施过程的详尽图表叙述; (3)一开始就清楚地阐释了相关教育术语,全书避免使用教育专家行话,通俗易懂。 本书适合所有身处工程教育改革和探索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看颠覆性创新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格局,重新划定规则。 这本书告诉你: 今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一项技术如何催生新技术,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未来,科技将要去向何方 人类的历史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科学技术突破,能告诉我们关于未来的哪些信息?不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科技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有时候甚至具有破坏性。人们越来越依赖科技,而反过来,科技对人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人类的创造力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新阶段的技术都是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创新基础上的,新事物也开始呈指数级爆炸式增长。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创新的故事。探索了隐秘的科技历史、塑造我们世界的秘密,以及以此为源动力,商业模式的变化、国家的
中国古代日用化学方面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全面地研究它们,不是一本书或几个作者能够胜任的。因此,本书虽名为《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但只选择了大漆、玻璃、盐糖酒醋三个方面的古代科学技术作为探索研究的对象,并分别列为三个单独篇章。编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漆器的起源;对其主要制造技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割漆、制漆、制胎、髹饰、油漆并用等各个制造技术方面,都进行了探索研究。以现存的文物、特别是出土文物为依据,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在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漆器的主要制造技术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基本上勾画出了中国古代漆器制造技术发生、发展的脉络,得出了“楚国漆器是我国古代漆器生产史上的个高峰”的结论。第二编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玻璃的起源;在战国时期就制造出了在世界玻璃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铅
无
党的十九大以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历史阶段。本书分析了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面临的政策形势、国际形势、需求形势、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自然资源管理格局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赋予的职能职责的主要思路,从履行行业服务职能和支撑自然资源管理 两统一 职能两方面论述了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定位。从这两大定位出发,提出了支撑这两大定位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边疆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海洋测绘、行业管理、参与自然资源标准和质检体系建设、深度融入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在此框架下,研究提出了每项重点任务的背景、现状和发展举措,可为 十四五 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规划编制、战略研究、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本书可
在世界各国球形器考古发掘数据的基础上,我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各地球形器进化过程做了比较研究。为报道其结果,邓宏海编著的《中国科技探源(人类与球形器协同进化百万年史)(精)》分为三部分,分别用中国各地先秦遗址出土球形器的典型组合的数据、全国考古出土球形器的总体数据和世界各地考古出土球形器数据,对球形器作为非文字人工记忆系统的性状、结构、纹饰、功能和进化过程及其同其他人工记忆系统和有关文化因素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行多学科的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使古球与历法协同进化假说在贯穿球形器演替全过程的实物证据链的彻底支持下,通过各方面的检验,消融一切其他有关假说,在对其演变全过程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个片段或局部的科学解读中,将各地古球之谜通盘托出,恢复其本来面目。
本书对当代?r传播的现状和发赌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包括?r传播职业化,学术资本主义带来的科学传播公关化,科学全球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如何形塑科学传播以及加何被科学传播所形塑,科学传播在文化、身份认同和民主实践方面的作用,科学传播与物质、情感相互纠缠的方式等,描绘了科学传播领域的当代学术地图。
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金元是由封建社会的科技高峰逐步向低落转折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金元两朝不仅仍延续着宋代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历史,而且还为中华科技文明的辉煌增添了许多新的思想光芒和新的知识亮点。本书考察了以理学家、科技实践家、医学研究者及人文学等为代表的典型人物的科技思想,比较清晰地勾勒出金元科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并对金元科技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宗教特征进行了新的学术审视和反思。书中不仅有作者对金元科技思想成果的经验总结,而且亦对金元科技思想本身所存在“缺陷”的批评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