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引言、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答疑与解惑(附答案)。介绍了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应用范围、条件选择与优化、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书中涉及的仪器既有生产实际中的常用仪器,也有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新型仪器,内容新颖、实用。每种方法均安排有多个典型应用实例,分析项目涉及化学、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生物、环境监测等方面,同时编写了实用且具有启发性的选择题与问答题,并附有答案。本书还编写了不同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前瞻性的阅读材料。书末附录1至附录4可供查阅常用数据,附录5常见分析化学术语汉英对照可为学习者提供参考。本书既可满足各行业化验员的学习和提高需求,也可作为职业技
本书介绍了32个典型的传感器技术设计案例,内容包含液化气检测报警电路设计、铂热电阻温度测量电路设计、大气压力测量电路设计、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电阻应变片压力电桥测量电路设计、房间湿度测量电路设计、霍尔转速计电路设计、酒精检测电路设计、空气质量检测电路设计、热电偶温度测量电路设计、位移测量电路设计、温差测量电路设计、温度测量电路设计、烟雾测量电路设计、阳光强度测量显示电路设计、液位测量显示电路设计、转速测量电路设计、振动检测电路设计、一氧化碳测量电路设计、加速度测量电路设计、小型称重电路设计、数字电容测量电路设计、位置检测电路设计、电阻测量电路设计、频率测量电路设计、红外测温电路设计、人体感应自动开关电路设计、红外线自动洗手控制电路设计、红外测距电路设计、基于单片
本书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教程第5分册,是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和需求编写的。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时频测量仪设计、电气参数测量仪、时域测量仪、元件参数测量仪、频域测量仪、数据域测量仪和其他测量仪的工作原理、设计基础、设计方法及大量设计举例。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条理清晰、工程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类、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电子设计竞赛、课程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的参考书,以及电子工程各类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机械原理》内容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以及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在内容的取舍和阐述方面,《机械原理》着重阐述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论述尽可能深入浅出,删除了一些偏于理论性的内容,列举了大量工程案例,结合工程实际阐明理论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内容的编排是从机械的共性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及动力学分析),过渡到典型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落脚点是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原理》使教师能够按照理论体系脉络清晰地讲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对学生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
本标准代替GB/T 14250--1993《衡器术语》。 本标准与GB/T 14250--1993相比,主要变化内容如下: ——本标准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0IM1 R76《非自动衡器》(2006年版)中的术语为主线,吸收了OIM1 R50《连续累计自动衡器》(1997年版)、OIM1 R51《自动分检衡器》(2006年版)、OIMlR6《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2004年版)、OIML R06《自动轨道衡》(2005年版)、OIM1 R107《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2006年第二草案)、OIM1 R134《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2006年版)六个自动衡器的国际建议和0IM1 R60《称重传感器》(2000年版)国际建议中的名词术语。
流量检测仪表广泛应用于流程工业、公用事业和储运交接等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检测仪表不断涌现。本书对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流体振动流量计、超声流量计、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热式质量流量计、多相流量计、相关流量计、插入式流量计等九类新型仪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已进入工业实用阶段的仪表,进行了理论分析或设计评述;对尚处于原理性研究或原型样机适用阶段,则只做综述性讨论。 本书适合从事流量仪表开发、设计、使用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是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国家职业标准——仪表维修工》编写的,主要为初级和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培训服务,是一本职业入门及技能鉴定考证参考书。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知识、自动化装置、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物位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在线分析仪表、调节阀、控制系统与集散控制系统(DCS)等的维护、故障处理。此外,为了便于考生考证的需要,熟悉考核内容、题型、指南,本书配有技能鉴定实操习题,在后一章以试题的形式阐述中级应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并配有参考答案。本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易看、易懂,可作为仪表维修工的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各职业鉴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院校自动化仪表专业的培训教材。
这本《储罐计量》由郭立功等人编译,收录了与储罐计量有关的*现行有效的ISO国际标准、0IML国际建议的译文共13篇14个。这些国际标准和国际建议分别由ISO/TC28/SC 2(石油产品和润滑油技术委员会静态石油测量分委员会)和OIML/TC 8/SC1(静态体积与质量测量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制定,反映了实用储罐容量计量技术的国际水平、计量立法走向国际一致的趋势和国际贸易、国际互认的需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权威性。《储罐计量》适合计量技术机构容量计量研究人员和石油石化行业的容量计量人员使用;对从事相关国家标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范研究制定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八章,涵盖了当今实验室常用的专用仪器,反映了仪器*发展动态。每一章前设有“本章学习要求”栏目,从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介绍各章内容,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总体掌握各章知识点。每章都有仪器的原理、结构、特点、仪器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的介绍。本书理论结合实践,使初次接触者对先进仪器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快速熟悉和掌握仪器。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医学检验及相关专业本科、专科和成人教育(专升本)各层次学生用做教材,也可作为临床检验人员日常工作、继续教育和职称考试的参考用书。
本书结合医药界实际应用的需要,介绍了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还介绍了发展中的新方法和技术以及高效毛细管电泳、自动分析技术、生物试样前处理等内容。 全书约68万字,共23章,分成4篇: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法及其他分析技术选读。综观全书,其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选材适当,紧密结合专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书中融入了编者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此外,本书第4版的修订除广泛汲取全国lg余所医药院校使用第3版后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外,还增补了一些新内容,如联用技术、计算机与仪器分析自动化、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等。修订后的第4版更具备专业特色,实用性更强,文字流畅,易读易懂,全书的质量和水平较之第3版有明显提高。 本书可作为医学检验专业和
本书是《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丛书》的分册。 本书系统介绍了近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近红外光谱分析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类型和原理、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器及其工程化实施、近红外光谱分析涉及的软件,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进展等。在线近红外光谱系统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进展等章节是本书*特色的内容。 本书内容翔实、语言流畅、专业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可供从事仪器分析、分析仪器、过程优化与控制等专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仪器分析教学与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书中详细介绍了电化学分析中常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包括电位分析仪器、极谱与伏安分析仪、电解和库仑分析仪器以及其他电化学分析仪器等,侧重企业、专业检测机构中实际应用较多的理论和仪器的介绍,注重实践,每章后都附有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和企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教材和自学教材,也可供分析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在综合介绍色谱仪器维护与故障排除的基本原则与思路的基础上,结合色谱仪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从仪器各组成部分与部件产生各类故障的可能原因以及判断和处理故障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液相和气相色谱的输液系统、气路系统、流动相、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进样系统、检测器等各部分的基本原理、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并分别对液相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后介绍了色谱定量分析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书末附了《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和《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供从事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食品、农业、化学和化工等行业从事色谱分析的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实验员和仪器开发人员参考。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第二版)》旨在全面介绍智能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典型应用。《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第二版)》共分13章,第1章主要介绍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智能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第2~8章分别介绍了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主要包括热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与光纤传感器、集成数字化传感器;第9章介绍模拟及数字仪表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构成;第10章介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第11章介绍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技术;第12章介绍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的新技术;第13章介绍典型前向神经网络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书后还附有一些主要章节的思考和练习题。《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第二版)》以应用为核心,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宗旨。
《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核培训教材:衡器计量》作为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衡器计量职业技能考核培训的专业课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衡器计量的理论基础知识,衡器的结构、原理、安装、调整、使用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以及衡器的检定方法和操作技能等。其内容兼顾了初、中、高级及技师级、高级技师级不同等级衡器计量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核培训教材:衡器计量》亦可供有关院校师生和计量科技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