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智、姚敏玉、张洪明、霍力编著的《激光原理学习指导(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配套教材)》密切配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激光原理》第7 版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六章:激光的基本原理;开放式光腔与高斯光束;电磁场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激光振荡特性;激光放大特性;激光器特性的控制。每章配有内容提要、思考题、例题和习题。部分习题给出不同程度的解题提示。书后附有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适于高等学校中与光电子技术有关的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自学激光原理或相关课程的学生以及准备考研的学生参考。
本书在讲述激光技术基本理论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完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来实现掌握激光切割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每个技能训练项目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训练任务组成,主要包括:激光切割图形处理技能训练、激光切割基础技能训练、激光切割材料加工技能训练和激光切割典型产品实战技能训练。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光电类专业的激光加工类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体化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激光行业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在讲述激光技术基本理论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完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来实现掌握激光焊接机整机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每个技能训练项目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训练任务组成,主要包括激光焊接机主机装调技能训练、光纤传导光路系统装调技能训练、激光焊接机整机装调技能训练。因为本书以真实技能训练项目代替了大部分纯理论推导过程,所以本书特别适合作为职业院校激光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激光焊接机生产制造企业员工和用户的培训教材,同时可作为激光设备制造和激光设备应用领域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
全书在系统介绍光纤通信基本原理与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兼顾了现代光纤通信的主流技术和发展应用,以实践应用为核心,以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任务为载体,强调课程学习与真实工作任务之间的关联,全面讲述了光纤接续、系统设计、测试与线路维护方式、光传输系统的操作与维护、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等应用知识,突出了使用性与工程实践性。强调光纤通信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注重实际施工与操作能力的培养。
《高级光电子技术实验》是根据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开设的“高级光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所编写的配套教材。该课程围绕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些量子技术,以相关诺贝尔奖的工作为蓝本,设计搭建了一系列学生实验平台,构成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专业实验课,帮助他们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和实验技能训练。全书分原理篇和实验篇两部分。原理篇详细介绍了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光谱及其稳频、激光冷却、飞秒光梳和精密测量等原理和技术。实验篇就是围绕这些技术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实验,目前共有八个实验,分连续光和脉冲光两条线开展,具体来说:前五个实验是基于连续激光,**个和第二个实验是进行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组装与特性测量,第三个和第四个实验,是搭建饱和吸收光谱然后进行激光稳频,第五个实验是磁光阱实验,属于连续
本书在讲述激光技术基本理论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完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来实现掌握激光切割机整机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每个技能训练项目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训练任务组成,主要包括激光切割机机械运动系统装调技能训练、激光切割机主要器件连接技能训练、激光切割机X Y飞行光路系统装调技能训练、激光切割机整机装调技能训练。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光电类专业的激光加工设备制造调试类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体化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激光行业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光辐射的基础知识与常见的发光源、光辐射在介质波导中的传播、激光技术、光辐射的调制、光电探测技术、光电成像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和光信息存储技术。本书从基本原理人手,全面介绍了光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其相关应用。内容深度适宜,取材合理、便于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学专业的本科教学用书,可根据不同专业和先修课程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内容。
本教材在讲述激光技术基本理论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完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来实现掌握激光打标机整机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每个技能训练项目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训练任务组成,主要包括激光打标机器件连接技能训练、激光打标机光路系统部件装调技能训练、激光打标机整机装调技能训练。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光电类专业的激光加工设备制造调试类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体化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激光行业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光传输与光接入技术虽然层出不穷,日趋成熟,但当今很少有一本新而全的教材可以被使用。为此,作者在编写本教材时,把以往的理论内容作为发展历史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重点讲授当今流行的成熟技术,注意跟踪涉及光传输、光接入技术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加入实践环节,使读者能掌握工作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作者希望通过对本书内容的讲解,能使读者在光传输与光接入基本技术、光网络规划与建设、光网络设备的测试与管理以及系统的售前售后等方面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光传输、光接入方面的相关课程能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
本部分为GB/T 18311的第20部分,并隶属于GB/T 18309.1-2001《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1300-3-20:2001《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第3-20部分:检查和测量纤维光学分路器件的方向性》(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对于IEc 61300-3-20:2001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b)删除IEC 61300-3-20:2001的前言。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是系列国家标准,下面列出了这些国家标准的预计结构及其对应的IEC标准: a)GB/T 18309.1-2001《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idt IEC 61300-1:1995)。 b)GB/T 18310《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第2部分:试验》
《光电子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光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基础。第1章、第2章介绍了光辐射的基本定律和光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光源,讨论了光辐射传播理论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第3章介绍了光束的调制方法、扫描原理和几种典型的光调制器。第4章讨论光辐射探测原理及光辐射探测器的性能。第5章、第6章介绍了光电成像原理及器件、显示技术及相关器件。第7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光电子技术》可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限定选修课教材,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适应电子技术发展以及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主要介绍了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其基本应用、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并且每章配备了自我测试与习题。本书以应用为目的,突出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每章在基本概念和理论叙述后配有相关的实践项目,帮助读者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配套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动画等配套资源,随扫随学,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电子、家电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光电器件制造与检测技能训练/光电技术应用技能训练系列教材?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共有六个项目,包括光纤连接器制造、光纤耦合器制造、光波分复用器制造、光放大器、光源与光发射机、光电检测器。每个项目均涉及光通信中常用的光器件,且都具有完整性、独立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 《光电器件制造与检测技能训练/光电技术应用技能训练系列教材?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教材》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要求,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中都包含模拟情境、任务分析、任务书、知识链接、技能指导、思考与练习等环节。任务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顺序排列,通过设计模拟情景,结合企业的作业指导书编写学生的任务指导书,以任务指导书的形式领学生完
本标准代替GB/T 10987-1989《光学系统 参数的测定》。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3)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