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加氢液化工程学基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煤炭加氢液化过程中的工程学基础研究的*成果,涉及煤炭加氢液化的工艺过程、油煤浆的流变性、煤加氢液化反应动力学、煤直接液化的反应工程学、煤炭直接液化油的性质、煤液化工艺过程中的相平衡、煤炭直接液化的工艺优化、煤炭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质和加工利用等方面。 《煤加氢液化工程学基础》可供从事煤炭加氢液化工艺及工程技术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装置运行等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全面论述了现代煤化工的基础工艺、技术路线、气化下游产品、新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作者以科学发展煤化工为指导思想,客观评述了现代煤化工各类新技术的优缺点。本书可供从事煤化工科研开发、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2006年7月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煤化工工艺学》(第二版)的修订本。新版书在内容上增加了相关工艺与设备的*成果,并以近年来公布的统计公告及新标准为依据,更新了数据。 全书共分为9章,所需学时数为80学时。介绍了煤炭资源、煤的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间接液化、煤炭直接加氢液化、煤制碳素制品、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能源、煤炭、化工、电力、环境保护等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作用机理》内容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基本特征,突出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演化机制,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瓦斯涌出动态,突出煤与瓦斯的运动规律和动力效应,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新的分类及鉴别方法,理论研究成果在现场的应用。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煤炭加工利用方面的知识。书中包括: ·煤的生成和分类 ? ·煤炭洗选与动力配煤 ? ·型煤和型煤焦 ? ·水煤浆的技术及应用 ?·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燃烧 ?·煤制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电石和各种碳素材料 ?·煤用于高炉喷吹燃料 ?·年轻煤提取腐殖酸、褐煤蜡 ?·煤的洁净利用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文字浅显易懂、可读性强,可供煤炭生产、营销、加工利用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科研人员以及各类院校的师生参考使用。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日益重要。尤其对于有非常丰富煤炭资源的中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手册全面介绍了煤炭转化及煤化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探讨了煤面料作为能源与化工原料的利用化学及方法。 手册共分11篇,54章近282万字。详细介绍煤田地质,煤的储运、燃烧、气化、焦化、液化的方法及物化基础、工艺流程、工艺条件选择,主要设备结构与材质及其相关的环保、安全、仪表自控等的公用工程。手册内容有以下特点。①技术先进,方法全面。反映了20世纪国际煤化工的现代技术水平;如气化技术中流化床水煤浆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流化床的灰熔聚炉气化技术、煤的地下气化技术等;焦化中焦油煤化工产品的分离与提取技术,煤液化的直接与间接液化技术
编者与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一起,在行业专家、毕业生工作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参照焦化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根据焦化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编写。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煤的有机质的结构、工艺性质、分类及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等内容,并增加了煤质分析和实训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材,以及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次修订的GB/T 18856《水煤浆试验方法》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采样; ——第2部分:浓度测定; ——第3部分:筛分试验; ——第4部分:表观黏度测定; ——第5部分:稳定性测定; ——第6部分:密度测定; ——第7部分:pH值测定。 本标准代替GB/T 18856-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8856-200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第6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7部分: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删除了第8部分: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0部分: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1部分: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2部分:水煤浆氮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3部分: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 删除的内容分别整合到相关的煤和
本书以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等含碳化合物原料中碳、氢元素的变化为主线,以一氧化碳、氢气的生产为源头,以碳、氢的化学反应为核心,系统介绍了碳一化工与能源、碳一化工原料、合成气与氢气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甲醇系列产品、乙酸系列产品、低碳醇、燃料及燃料添加剂、烯烃芳烃生产等原料气、碳一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催化剂和反应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能量有效利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能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以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为原料从事化工、能源类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等含碳化合物原料中碳、氢元素的变化为主线,以一氧化碳、氢气的生产为源头,以碳、氢的化学反应为核心,系统介绍了碳一化工与能源、碳一化工原料、合成气与氢气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甲醇系列产品、乙酸系列产品、低碳醇、燃料及燃料添加剂、烯烃芳烃生产等原料气、碳一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催化剂和反应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能量有效利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能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以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为原料从事化工、能源类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结合中国煤化工发展的实际,较系统地介绍了煤炭气化技术、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煤化工课题实践等内容。书中引入了典型的煤化工生产实例,反映了当前煤化工发展的成果;同时为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特在章节中加人了实际操作的基本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技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煤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煤化工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当前因燃煤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煤粉磁选净化技术能与煤粉炉的制粉系统集成,实现微粉煤燃前在线深度脱硫降灰,从源头控制,无污染、成本低,将是有效缓解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理想途径。同时,在电厂等燃煤用户嵌入制粉系统符合广的节能减排政策。 本书着重介绍了应用磁选进行煤粉净化提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包括热处理强化煤粉磁性质技术、煤粉磁选可选性、新型永磁高梯度磁选机、原生煤粉及热处理煤粉磁选脱硫降灰、典型干法磁选机磁系布置及磁场特性、不同磁路设计下永磁磁系装配工艺以及煤粉干法磁选净化机理等。 本书可供矿物加工(选矿)及煤化工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矿物加工专业的师生参考。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严重不足,进口量逐年增加,威胁我国能源安全。虽然煤炭能源的消耗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污染,但作为我国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消费的主要来源至少50年不会改变,因此必须通过技术进步、科学规划和设计,高效洁净地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本书正是在这种国内和国际的能源消费环境下,将谢克昌院士从事煤化工事业二十余年来有关煤化工的规划与发展的相关内容分五部分按发表时间由近及远整理编辑出版的。 全书由五部分组成: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新一代煤化工发展与规划;区域煤化工发展与规划;煤化工理论基础研究进展;煤化工技术基础研究进展。 本书可供从事煤化工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设计的有关工作人员以及高等学校从事煤化工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对水煤浆制备及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侧重于水煤浆制备及应用。全书共7章,第1章主要介绍我国能源特征、水煤浆技术、水煤浆技术发展现状;第2章主要介绍水煤浆的级配机理以及燃烧机理和水煤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第3章主要介绍水煤浆制浆技术,包括制浆用煤的选择、级配技术、磨矿设备及工艺以及国内外典型的制浆工艺;第4章介绍水煤浆的装储、运输、燃烧技术;第5章、第6章主要介绍特殊水煤浆新技术以及水煤浆的深度应用技术;第7章介绍了水煤浆添加剂的种类,包括水煤浆分散剂、稳定性、辅助添加剂等。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可作为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以事故案例的形式分析了煤化工生产中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内容涉及火灾爆炸事故、电气安全与事故、压力容器安全与事故、毒物防护与事故、机械伤害及坠落事故、检修安全与事故、职业危害与防护、安全管理与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并以实例的方式简要介绍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煤化工专业及部分本科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煤化工生产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煤化工工艺学》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煤炭资源与煤分析、煤炭洗选、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利用、煤炭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以及煤化工与环境保护等内容。本书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个章节的编写中,减少理论性的内容,注重对工艺、设备的介绍。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在每章后增加了思考题部分。 《煤化工工艺学》可作高等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煤化工利用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煤质分析是化工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应煤化工企业的化验岗位和质检部门的检验岗位。主要内容:煤化学、煤质分析的基本知识;燃煤电厂煤质分析;焦化厂煤质分析;煤气化厂煤质分析;煤液化厂煤质分析。特点是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若干任务,融入煤质化检工的相关知识,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分析检测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考核评分标准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形成检测报告,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煤炭分选加工技术丛书:煤化学与煤质分析》系统地叙述了煤化学的基本内容,并结合煤炭分选加工现场实际情况介绍了煤质分析的基本原理等。全书分为煤的生成、基础煤岩学、煤的结构、煤样的采取与制备、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煤的一般性质、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8章。本书内容丰富,煤化学理论和选煤厂煤质分析实践并重,实用性强,内容深入浅出,详略得当,突出了煤化学与煤质分析的知识在煤炭加工过程中的整合。 《煤炭分选加工技术丛书:煤化学与煤质分析》可作为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和选煤厂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选煤厂管理及技术人员培训用书。
本次修订的GB/T 18856《水煤浆试验方法》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采样; ——第2部分:浓度测定; ——第3部分:筛分试验; ——第4部分:表观黏度测定; ——第5部分:稳定性测定; ——第6部分:密度测定; ——第7部分:pH值测定。 本标准代替GB/T 18856-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8856-200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第6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7部分: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删除了第8部分: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0部分: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1部分: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2部分:水煤浆氮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3部分: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 删除的内容分别整合到相关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