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按照O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芬欧汇川(常熟)纸业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山东晨鸣纸业集团齐河板纸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秉钺、陈曦、宁玲玲、黎的非。
本标准规定了阻燃性汽车空气滤纸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滤清器用阻燃性空气滤纸。
本标准是在原轻工业行业标准QB/T 3533--1999《造纸用聚酯网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造纸学会脱水器材专业委员会、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熊造纸网毯有限公司、河北鹤煌网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辰造纸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会中新网业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博能、韩静芬、周积学、盛长新、王海明、丁家祥、郭纪宗、王群兴。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湿纸页的成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造纸配料中的纤维、细小纤维、干扰物质、填料、色料、胶料、化学添加剂等都具有复杂的表面和胶体化学性能。特别是造纸配料的电荷、比表面积、吸附等表面化学现象不但影响纸质量等级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纸机的正常运转。纸厂一般可通过加用化学助剂来提高纸张强度、增加细料的留着和改善滤水性能。但国内纸厂在使用化学助剂中缺乏必要的监测和控制手段,湿部化学理论方面的指导也欠缺,往往出现化学助剂的使用效率低,成本高,甚至失败 的结果,这都是纸厂对化学助剂的使用不当引起的。 本书主要参考了WilliamE.scott、JamesRead、RobeatDavi-son和J.E.Unbeherd等有关造纸湿部化学方面的部分论述。特别是WilliamE.scott著的“PrinciplesofWet EndChemistry”中的 部分内容,以及参考TAPPI会议论文的有关资料编写而成。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8498:1990《机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 8498:1990相比,有如下差异: ——删除了ISO 8498:1990中的目录和前言; ——将国际标准的第1章改为本标准的第l章范围和第2章通用术语,其后各章次顺延; ——增加了中文索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SAC/TC 209/SC 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洪业服饰有限公司、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云、丁彩玲、廖忠华、李亚滨、章辉。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 1668—1992《可勃吸收性测定仪》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1668—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 191等引用文件(见2,1992年版的2); ——修改了产品分类,增加了“测定仪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见3,1992年版的3); ——对产品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检验规则按检验分类、出厂检验、抽样检验和判定规则分条进行描述(见6,1992年版的6)。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轻通博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杰、潘勇、高虹霞。 本标准自
本标准规定了胶版印刷纸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胶版印刷书刊、封面、插图、图片等用的双面印刷纸。
本标准透气度测试方法与ISO 5636-5:2003(E)的方法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齐峰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亚洲创建(深圳)木业有限公司、天津市中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夏特装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帝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德国特西诺采装饰纸有限公司、成都建丰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贝辉木业有限公司、天津市永鑫达木业有限公司、南京雷伯特翔事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博思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英特普莱特(中国)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耀东华家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林产化学工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西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三鱼、甘启蒙、由凯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7641—1987; ——LY/T l320—1999。
GB/T 24328《卫生纸及其制品》分为以下7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及术语; ——第2部分:厚度、层积厚度和表观密度的测定; ——第3部分:抗张强度、裂断时伸长率和抗张能量吸收的测定; ——第4部分:湿抗张强度测定; ——第5部分:定量的测定; ——第6部分:吸水时间和吸水能力(篮筐浸没法); ——第7部分:球形耐破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4328的第3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12625—4:2005《卫生纸及其制品 第4部分:抗张强度、裂断时伸长率和抗张能量吸收的测定》(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 12625—4:2005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ISO 12625—4:2005中抗张试验仪的夹头宽度规定为至少50 mm,本部分增加了15 mm的夹头 宽度,而且试样宽度也作了相应的增加; ——用GB/T 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Ⅰ型适用于经印刷、上蜡加工后供糖果包装商标用原纸。 本标准Ⅱ型适用于不经涂蜡加工可以直接包装入口食品的普通食品包装纸。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对QB/T 2551-2002《造纸机械用铸铁烘缸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551-200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铸铁烘缸外径由3800mm扩大至4600mm; ——增加球墨铸铁材料,灰铸铁设计压力不大于0.8MPa,球墨铸铁设计压力不大于1.1MPa; ——球墨铸铁安全系数取8。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工业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秉钺、邱文伦、宁玲玲、崔立国、黎的非。
为配合两项标准的贯彻与实施,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部分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编撰了这本宣贯教材。本教材紧密联系接装纸生产和产品质量检验的实际,着重阐述了接装纸主要技术指标对卷烟产品的影响,介绍了接装纸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以及两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并对两项标准制定的有关背景和部分内容做了必要的介绍和说明。本宣贯教材的出版对烟草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全面理解两项标准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主要是为整理我国古代的手工纸(古纸),所做的一项普及性的工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沿承至今,大约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工纸,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对她的了解者越来越少了,也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关注。保护民族遗产和传统文化,就是守护中国人民的悠久历史和美好家园。 本书分八章,章概述,第二章汉晋南北朝时期的古纸,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古纸,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古纸,第五章明清时期的古纸,第六章传统手工纸,第七章手抄加工纸,第八章手工纸制品。全书共介绍各地古纸和纸品96种,插图163幅,它们与古代造纸、印刷、书画、文物、民俗文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GB/T 22805《纸和纸板耐脂度的测定》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渗透法; ——第2部分:表面排斥法。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0 16532—1:2008{纸和纸板耐脂度的测定第1部分:渗透法》。 本部分与IS0 16532—1:200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0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450 纸和纸板 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0--2008,IS0 186:2002,MOD);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0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l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 l0739--2002,eqv IS0 187:1990)。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