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在原轻工业标准QB/T 2597-2003《造纸纤维长度的测定(光栅法)》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振、邓知明、王菊华。
本标准是对QB/T 2556-2002《造纸机械用铸铁烘缸设计规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556-200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铸铁烘缸外径由3800mm扩大至4600mm; ——烘缸的壁厚附加量C值为6mm改为4mm,提高烘缸传热效率; ——增加球墨铸铁材料,灰铸铁设计压力不大于0.8MPa,球墨铸铁设计压力不大于1.1MPa; ——球墨铸铁安全系数取8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规定了壁纸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纯纸壁纸、纯无纺纸壁纸、纸基壁纸和无纺纸基壁纸。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为*高职高专制浆造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规划教材。 随着科学及工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纸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工纸的品种数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加工纸目前已成为造纸工业中发展快的产业领域之一。 本书作为高职高专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学生的教材。本书重点介绍了主要的加工纸品种及其生产技术,为适应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书既考虑了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也注重了实用性。
常见的功能纸可按用途、原料、加工方式、功能性分为四类,本书主要以按功能性分类为主线,包括机械特性功能纸、热特性功能纸、光电磁特性功能纸、音声特性功能纸等,并对各类有代表性的功能纸的功能和用途、特点、结构、纸张功能机理、加工化学品、工艺原理与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本教材介绍了蒸煮、废纸脱墨、纸浆漂白、抄纸、纸张(板)加工、废水处理等生产上所用的化学助剂。通过常用化学助剂的功能、作用原理、影响因素、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讲述,使学员掌握制浆造纸生产上常用化学助剂的使用方法,能正确地使用。本教材内容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突出了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另外,从专业技术发展的观点出发,本书还注入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前沿的相关内容。
本书共7章。详细介绍了制浆造纸设备的管理知识,其中包括可靠性维修性工程,系统工程、寿命周期费用及设备的故障监测和诊断理论;同时,还介绍了制浆造纸工厂采用设备综合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制浆造纸设备的前、中、后期综合管理,制浆造纸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管理以及实例分析。本书详细介绍制浆造纸设备管理理论的同时,又紧密结合实例,并附有部分实用表格及标准,实用性较强。 本书适合制浆造纸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者,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学习。
《加工纸》分别从涂布加工技术、浸渍加工技术、复合与成型加工技术等几大类主要的加工纸生产技术入手,扼要介绍加工纸生产的主要基材种类、特性以及原料、辅料的性能与制备技术、加工工艺特点与基本方法等与加工纸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和内容,为加工纸的生产、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参考资料。《加工纸》由加工纸概述、涂布加工纸生产技术和其他加工纸生产技术等三大部分组成。作为加工纸产品种类的延伸,《加工纸》还介绍了纸浆模塑生产与应用技术,应视为对传统的加工纸生产方式的一种补充和丰富。 《加工纸》主要介绍涂布加工技术、浸渍加工技术、复合与成型加工技术等几大类主要的加工纸生产技术,全书分上下两篇共九章,上篇是涂布纸加工技术,主要介绍原纸、涂料原理、颜料和颜料分散液、涂料胶黏剂和添加剂、涂布
造纸工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高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飞跃。目前我国纸和纸板的产量和消费总量已居全世界第二位。 造纸工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造纸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使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造纸工业,普及造纸技术基础知识,在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编写了本书。 本书为造纸技术普及读物,既可供普通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制浆造纸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是根据1996年9月在四川都江堰召开的全国轻工职业技术教学教材指导委员会,制浆造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上确定的分工任务编写的。 全书共分7章,主要有植物纤维原料的分析与检验、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分析与检验、化学纸浆及纸和纸板的化学分析、纸和纸板物理性能的检验、化工原料的分析、水及气体分析、环境保护的监测等内容。在编写本书时注意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既介绍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较注重实际动手操作,适合专业技术教育的知识结构要求。本书可提供给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制浆造纸专业作为专业教材,也可提供给制浆造纸工厂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人员作为培训教材或参考书。
本标准在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2691--2005《半透明纸》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铙山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优兰发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浆纸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小琦、高晓明、詹金春、柯吉熊、陈长兴。
《造纸湿部化学》是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造纸过程中湿部化学的基本理论、各类造纸湿部化学品的特性、应用机理、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造纸湿部电荷测量和过程控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制浆造纸专业方向的学生了解并掌握造纸过程的造纸湿部化学相关知识。同时,本教材也可以作为造纸及相关工作者的技术读物。
本书介绍以氨水为主,添加少量苛性钾碱对非木材(稻草、麦草、甘蔗渣)进行蒸煮,少量钾碱作为强碱不仅能减少氨量、缩短蒸煮时间,而且可为氨木质素提供钾源。钾与钠不同,它是农作物的营养元素。氨通过精馏回收。蒸煮黑液经回收氨后因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成分,可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使非木材浆生产实施清洁工艺。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内容主要包括非木材新氨法制浆工艺研究,稻、麦草NH4OH?KOH蒸煮反应历程和机理,稻、麦草NH4OH?KOH蒸煮动力学,蒸煮黑液中过量氨的回收,麦草及甘蔗渣NH4OH?KOH蒸煮黑液的处理,麦草NH4OH?KOH制浆清洁工艺等。 本书涉及制浆过程的清洁生产,可供制浆造纸、化工、环境污染治理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纸浆模塑制品的原料、制造工艺和设备,以及CQJ超效浅层气浮白水回收系统;运用胶体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重点叙述了各种施胶方法和纸浆的助留、助滤和增强技术,阐明了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因素;从产品质量和经济的角度,评价了纸浆模塑餐具常用的各种憎油、憎水的化工原料配方;介绍了造纸工业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为纸浆模塑工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技术改造提供参考。本书还列举了生产上常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介绍了一些常用化工原料的制造方法。 本书适于从事纸浆模塑制品、制浆造纸行业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技术对中国传统手工纸进行分析,在传统工艺、中国造纸史、图像分析交叉领域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走访、显微实验等方式获取手工纸的基本属性,构建手工纸主宰性信息特征模型;研究纤维特征与工艺、原料、年代的关系,探索基于显微图像特征的手工纸的制作工艺或造纸原料分析方法;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理论和技术,设计了手工纸显微图像分析软件,实现无损或微损的手工纸属性自动分析,并将新技术应用于纸质文物保护领领域。本书适合计算机、科技史专业的学者,以及对纸质文物保护感兴趣的研究者参考阅读。
本书以纸浆模塑生产工艺技术为主线,重点介绍纸浆模颦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原料及制浆、生产工艺、纸浆模塑的成型、模塑制品及模具设计、生产设备、模具设计及自动化控制、纸浆模塑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书中举了大量的设计和生产实例,是一本体现现代纸浆模塑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的实用专业书籍,适合相关从业人员使用。
制浆造纸工业是一个重要产业,也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大户。制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已研究、发展了多种制浆漂白新技术,其中深度脱木素制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溶剂制浆技术、废纸制浆技术等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书主要参考近年来的有关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4章。章,制浆新技术,包括深度脱木素制浆、爆破法制浆、氧碱法制浆、APMP、生物化学法制浆、生物机械法制浆和纸浆生物改性。第二章,纸浆漂白新技术,包括氧脱木素、ECF、TCF、纸浆微生物漂白和纸浆酶漂白。第三章,废纸制浆新技术,包括超声波脱墨、吸附法脱墨、酶法脱墨、爆破法脱墨、溶剂法处理废纸、废纸浆漂白和脱墨废水生化处理。第四章,有机溶剂制浆,包括有机溶剂制浆工艺、有机溶剂法纸浆漂白和溶剂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