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制定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编制组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工程资料,结合我国已建和在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为制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砂石系统运行,保证成品砂石质量,制定本标准。《DL/T?5311-2013 水电水利工程砂石料开采及加工系统运行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料场开采、砂石加工、给排水和废水处理、系统维护、质量控制与评定等。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砂石加工系统运行经验,吸收了加工系统运行的*研究成果。
本书为共分大项目,二十个任务。主要项目包括:认知水工建筑材料的的基础知识;常用原材料的选择、检测与运用;中间产品的选择、检测与运用,其他原材料及中间产品选择、检测与运用。本书主要介绍了工程中一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的主要特性、种类、技术指标、性能检测方法、运用特点和常用材料试验项目的操作方法及原则。本书特点如下:,任务不仅介绍了水工常用建筑材料知识,还涉及到其他行业的建筑材料知识;第二,本书以2012年9月前已颁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第三,实践性强,在大多数任务中都编写了实训、实验任务,使读者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检测方法,具有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材料实验人员的参考书。
本规范是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进行编写的。 本规范内容包括:用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排水体、防渗、护岸、防冲,和土体加筋与加固的设计方法,以及施工技术要点。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有关领域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在听取了国内众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修改,完成了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78-2012):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共分4章10节55条和1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术语; ——湿磨细水泥浆材的性能试验; ——湿磨细水泥浆材的现场制备和检测以及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578-2012):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为全文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78-2012):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 本标准实施后取代《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试行)》SDJ17-8。 本标准自2000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内容、方法和质量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水利行业标准SL/T 242-1999《周期式混凝土搅拌楼(站)》于1999年首次发布、实施,至今已达10年。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在科研、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技术水平都有快速的发展,混凝土坝型和混凝土种类不断增多,混凝土搅拌楼(站)总体技术水平也有着十分明显的进步,水电工程中使用大容量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越来越多;随着我国桥梁、码头建设工程的不断增长,船载混凝土搅拌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技术水平和要求也迅速提高。原标准已不能满足这些新技术的需求。 本次修订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参考*的美国混凝土工厂标准CPMB 100-00和CPMB 100M-00,吸收各方面技术发展的特点,以促进混凝土搅拌楼(站)的质量全面提高。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而且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定的。 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国内外已逐步被应用于各种水工建筑物。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我国,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土石坝、冶勒水电站及尼尔基水利枢纽等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成功应用,沥青混凝土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适合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沥青混凝土的特点。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文)的要求修订。 原D1/T 5055 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自1996年颁布至今,10余年来,在推动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促进水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优质粉煤灰产量大幅提高,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对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和提高混凝土质量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入,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有必要对D1/T 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进行修订。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既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标准中适合我国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混凝土的特点。
《复合水泥土物 理力学性质与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主要针对内蒙古几 种典型的粉质黏土,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土在 不添加 外加剂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通过对不同粉质黏 土的分析,提出了16种外加剂, 并进行单掺试验,确定每种外加剂对水泥土力学性质 的影响及改性效果,并结合内蒙古 丰富的工业材料和自然资源,研究配制了一种针对寒 冷地区粉质黏土的复合水泥材料, 提出了它的*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水泥土 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均明显优于 普通水泥土。本书建立了综合考虑各因素影响的普通 水泥土和复合水泥土的强度预测模 型,分析了两者的变形特性,推导了普通水泥土及复 合水泥土的应力应变上升段和下降 段本构方程。 结合SEM试验探讨了复合水泥土的微结构特点, 探讨了复合水泥土的固化机理, 建立了单轴压缩条件下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是水利水电施工标准体系中的基本规程之一,属推荐性标准。规程有关内容原属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为了适应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需求,并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6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立项的要求([1996]40号文),对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第二次修订.在原规程基础上修改、补充,并分编成《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新修订的上述三项规程代替原SD1 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其中,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代替原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第三章“骨料”。 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包括了34项试验方法,突出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对砂石骨
为抑制水工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和长期安全性,制定本规范。《DL/T?5298-2013 水工混凝土抑制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混凝土。 水工混凝土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且需要抑制碱-骨料反应时,应采取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进行试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