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帕克斯(Lee Parks)作为出色的摩托车教练兼道路赛车手,以清晰易懂的风格写作,揭开了专业人士所使用技巧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如何将技巧应用于街道和赛道骑行、解释了恐惧和专注的心理动力,以及如何真正驾控摩托车。 本书为您提供发展成为熟练、有成就且更安全的街头摩托车骑手所需的技术和知识,高质量的照片、详细的说明和专业的图表,突出了街头骑行的复杂性和正确的技巧。读者将更好地了解从制动、转弯到正确油门控制的所有内容,从而获得更令人兴奋且更安全的驾控体验。通过将技能分解为易于学习的小模块,本书提供了有效的骑行课程。 本书是运动、摩旅、巡逻和冒险骑手的指南,可以帮助读者在*短的时间内将骑行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又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该图表示了全国铁路线(包括普速铁路,时速200km及以上铁路),铁路线的起讫站及里程,主要车站和车站等级。表示出了18个铁路局的范围、路局之间的分界口站和路局所在地等信息。同时还表示各省、市等行政区划范围,也反映高速公路,国道等其他道路情况。
本书是在2018年11月12日国家铁路局发布了《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 2018)等17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自2019年2月1日起实施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而成。为更好地贯彻新验标、方便广大铁路建设者做好铁路检验批验收工作,编委会组织编写了本手册。 本填写范例主要给出的是检验批中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一栏填写的框架:检验批应该验收的内容、需要引用的基础资料、对施工过程的描述、对定性项目质量的描述、对项目验收结果的描述等。相关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结合设计和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使填写内容符合施工实际。
《道岔》修编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近年来铁路提速、高速、重载线路用道岔技术的科研成果,以及新技术对工务维修体制、维护技术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带来的改变。修编内容突出实用性,对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对部分技术陈旧、不常用的内容进行了删减,附图改为只附道岔总布置图;补充了道岔标准化、系列化的相关内容;对原章节结构进行了调整和补充,钢轨伸缩调节器单独成章,道岔技术管理和提速道岔内容并入相关章节;增加了高速道岔、重载道岔、无缝道岔、道岔的轨下基础、转换设备以及融雪装置等内容。本次修编保持了成熟技术的稳定性,对正在研发的新技术具有可扩充性。修编后《道岔》共十三章和五个附录。
《铁路机车概要(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由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两部分组成电力机车部分包括国产及进口口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涵盖各种型号的干线客、货运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部分包括国产及进口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涵盖各种型号的干线客、货运机车、调车机车和调车兼小运转机车。书中对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的技术性能、总体布置、车体结构、走行部型式主要技术装备、控制系统、电制动及空气制动系统等作了简要介绍,并附有机车总体布置图和主要特性曲线图,在技术参数表中提供了诸多项目的技术参数。
《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按照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的功能类型进行分析解读,希望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份建筑遗产的多样性,并让更多对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者和同仁一起来认识和共享这份宝贵遗产的技术成就和艺术魅力,同时对深化这份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铁路工务技术手册》是技术应用工具书,由于规章规范和标准的更新,现对其进行修订版。在内容上广收博取,选材具有理论依据,且经过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故提供给读者,据以指导生产,达到正确贯彻现行规章的目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铁路噪声、振动的专著,较为详尽地阐述铁路噪声及其振动的产生机理、模型建立和控制措施,涵盖空气动力噪声、桥梁噪声、低频地面振动、地面诱导结构声的内容。本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滚动噪声、轨道振动、车轮振动、轮轨相互作用及由粗糙度产生的激励、车轮和轨道的声辐射、滚动噪声的缓解措施、空气动力噪声、曲线轮轨摩擦噪声、冲击噪声、桥梁噪声、低频地面振动、地面诱导结构声和车辆内部噪声等。
《中国火车大图集》是一本通过绘图方式,全面展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和动车组的科普图书。书中包含自1949年起中国铁路自主生产和进口引进的235种中国铁路主型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其中包含67种动车组、59种电力机车、77种内燃机车、11种蒸汽机车、10种主型客车及多款铁路专用车辆,涵盖 大部分现役的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同时本书也收录了大部分已经退役的经典车型,浓缩了中国铁路装备的发展脉络。 在全面展示各型机车车辆动车组外观和涂装的同时,本书还对收录的各型铁路装备的概况和基本技术数据进行了简要介绍,让初探铁路的读者对中国铁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用视觉呈现的方式对奔驰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的钢铁巨龙留下深刻而直观的印象,对我们日常乘坐的各型动车组及客车有一个视觉上的共鸣。
本书针对影响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的检测与评价的若干关键问题,在总结现有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与监测技术、轨道刚度检测方法、无缝线路状态监测理论、无砟轨道病害检测方法和高速道岔状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与监测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系统研究了轨道静态不平顺的高效检测理论与方法、轨道不平顺的动力学控制理论及评估技术、轨道宽频动刚度的检测理论与方法、基于模态的无砟道床伤损检测理论与方法、影响高速铁路高平顺性的无缝线路断轨与温度力监测技术,及高速道岔钢轨裂纹监测技术等;提出了加强我国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监测与评估的若干建议。
本书在介绍包括钢轨生产工艺与材质性能、钢轨焊接、钢轨探伤、钢轨失效分析方法和钢轨伤损分类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中国自实施提速战略以来钢轨母材和焊接接头的各种典型伤损。
本书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及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土建工程技术的全面总结,全书共分为6篇11章,内容涵盖土建工程技术概论,盾构法土建工程,浅埋暗挖隧道土建工程,明挖法土建工程,高架车站与桥梁土建工程!地铁施工信息化监测技术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对该项目土建工程做了详尽的技术总结,可为今后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本书可供从事轨道交通建设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等参考使用。
王晖和谭文等主编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对广卅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隧道盾构施工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总结。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段工程共11个盾构施工标段,本书详尽记录了每个标段的工程概况、施工环境、盾构矶选型和适应性评价、盾构施工技术、施工过程安全和质量控制,真实再现施工现场,资料翔实、数据丰富,对粪似工程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可供盾构施工、工程管理及教学、科研等相关人员参考。
哈大高铁设计时速350km,是世界上严寒地区的首条高速铁路。中铁二局承担了沈大段(TJ-1标)约80双线公里线下至线上的全部站前土建工程(桥隧占92.5%)及全标段近400双线公里的铺轨工程,工程类型包括路基、桥涵、隧道、站场以及大连北站枢纽至沈阳枢纽间所有轨道工程,专业齐全,涉及高性能混凝土冬季施工、路基结构的防冻胀、大型箱梁制运架、CRTSI型无砟轨道板的预制与铺设、沉降观测与评估、CPⅢ测量与评估、大号码无砟道岔铺设、无缝线路焊接与锁定、轨道精调、道岔工电联调等关键技术。《哈大高铁施工技术》将对以后同类型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作者提出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其在现代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全书共十九章,分上、下两册。上册(前十章)完整论述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学术思想、理论模型、求解方法、仿真方法、试验方法及评价方法等;下册(后九章)介绍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工程应用,以机车车辆与线路动态性能匹配设计为主线,重点围绕机车车辆与轨道结构动态相互作用安全问题,紧密结合中国铁路发展实际,全面阐述该理论在现代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提速铁路及城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概况,并选取一系列典型工程应用实例予以介绍。
《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探索与实践》收录了64篇铁路建设管理论文,分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团队建设、项目决策精益管理4个部分,内容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隧道、大跨度桥梁、大型客站建设质量管理,临近营业线、隧道、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管理心理学、阳光心态与沟通、组织行为管理、安全文化建设,项目决策、建设与运营、综合协调、教育培训、投资控制、监理管理等多个方面,可供广大铁路工程建设管理者参考和借鉴。
铁路客站建设总指挥部编著的《2010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2010年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研讨会论文68篇,包括建设、设计、施工与监理管理四个部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2010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可供铁路客站建设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目前,我国有许多城市正在规划和实施轨道交通项目,为及时全面地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提供标准服务,编者们将截止到2009年5月涉及轨道交通建设各个阶段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产品标准等汇编成册,供项目审批、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结算等单位使用。限于篇幅,本书未收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估算指标》GCG 101—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GCG 103—2008三种经济定额。
《铁路货车性能评价概论》的主旨在于总结提高、深化应用、展望未来及传承经验,在“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理念指导下,一是通过系统总结已有的技术经验,使其得到更深入广泛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铁路货车技术发展及运用安全;二是通过总结提高水平,并为未来铁路货车性能评价技术发展指明努力方向;三是向更广大的铁路货车工作者及有志于铁路货车工作者传承既有的知识及经验,为他们更好服务于铁路货车工作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
本书分为10篇,全面总结了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轮轴设计原理、生产制造技术及工艺、检修工艺、检测技术、轮轴技术管理体系及安全防范体系,同时介绍了国外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工艺的发展情况。本书是靠前靠前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铁路货车轮轴设计、制造、检修、检测及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及制度等技术发展的书籍,许多内容为编者多年来所进行的科研成果的总结,具有创新性、规范性、服务性、资料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本书是了解中国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和管理的窗口,也是铁路行业的参考书。
本书分为10篇,全面总结了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轮轴设计原理、生产制造技术及工艺、检修工艺、检测技术、轮轴技术管理体系及安全防范体系,同时介绍了国外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工艺的发展情况。本书是靠前靠前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铁路货车轮轴设计、制造、检修、检测及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及制度等技术发展的书籍,许多内容为编者多年来所进行的科研成果的总结,具有创新性、规范性、服务性、资料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本书是了解中国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和管理的窗口,也是铁路行业的参考书。
桥梁转体施工法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的特点,是修建跨越交通繁忙位置或既有线路桥梁的施工方法。桥梁转体施工法虽然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应用,施工工艺已趋于成熟,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出现的时间较晚,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还存在不足。《上跨既有线铁路桥大吨位高墩墩中转体技术》依托世界首座采用墩中转体施工的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重点研究了平转法施工技术在建造跨越既有线路桥梁中的应用。《上跨既有线铁路桥大吨位高墩墩中转体技术》共6章。第1章介绍了转体施工法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情况;第2章为转体系统构造及计算原理;第3章结合首座采用墩中转体施工技术的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详细介绍了墩中转体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方法;第4章介绍了转体施工技术;第5章介绍了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施工开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