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建院60 周年技术丛书 第六卷《煤炭清洁 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全书共分六篇24 章,主要介绍了煤炭科学研究总 院在选煤技术、煤化工技术、煤炭高效清洁燃烧与污染物控制技术、煤与 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矿区及煤化工过程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和土地复垦与 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大量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与国家公园》以众多专家、学者对可可西里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地质地貌、水文气象过程进行的为期多年的考察,以及对青藏公路沿线、可可西里南部和索加 曲麻河区域内的社区民情进行的细致调研成果为基础,向读者介绍了地理和文化概念中的可可西里,以及可可西里所享有的自然的馈赠,梳理了可可西里成为世界遗产的历程,阐述了可可西里作为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智慧环保的内涵及发展历程,从智慧环保理论基础、智慧环保核心技术等方面对智慧环保的构成体系进行总体论述。同时,在“数据资源中心”工程建设、“智慧环保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智慧环保业务应用平台”、“智慧环保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智慧环保标准规范体系”工程建设、“智慧环保系统集成”、“典型案例”中全新阐述了智慧环保的理念和技术体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对环保部门而言,根本的要求就是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个主题,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积极作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审视和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 立足当前,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的环保工作。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新挑战,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解决城镇环境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大力研发和推广高效绿色适用技术,提倡和引导绿色消费。
本书关注高寒矿区生态修复理论、技术创新与实践,以及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管理创新与实践,共分为7章,内容涵盖了高寒矿区生态现状与修复理论、高寒矿区煤炭资源与开采、高寒矿区种草复绿探索、木里矿区土壤重构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高寒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创新、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高寒矿区生态修复管理创新与实践等。
《河流水沙生态综合管理》以河流水沙过程和河流生态为基础,系统阐述了河流综合管理的 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作者在总结30余年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对泥沙运动 及河床演变、筑坝河流管理等传统河流泥沙学科问题作了系统回顾;同时, 对河流泥沙学科新兴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如植被-侵蚀动力学模型和应 用、山区下切河流演变及管理、河流生态评价和生态修复方法及河流综合管 理方略等作了深入阐释。其中,关于河流综合管理的基本理论的总结,包含 了作者在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东江、三江源的大量野外调查、试验和长 期思考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本书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饮用水供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以水质健康风险控制为核心理念,从源水水质改善、处理工艺优化与强化、输配水过程水质保障、特殊污染物去除、水质安全性评价的全过程,系统论述了饮用水质安全保障的新技术原理,力图构建涵盖水质转化-过程控制-工艺应用-风险评价的完整体系,力求将本领域的*成果系统性地向读者展示。
本书在全面介绍知识产权及商标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具体阐述了商标代理人应掌握的三项技能,即:商标基础申请、商标授权确权、品牌管理策略的程序及内容,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商标代理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商标代理人全面快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我国商标事业的发展。
本书描述在自然、农业和城市环境中淡水湿地和河口湿地恢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由生态理论(干扰理论、扩散理论、演替理论)驱动的恢复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创建和恢复湿地的措施中(恢复水文、土壤和生物区系),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湿地恢复项目的短期和长期的成功率。这本书全面讨论阻碍湿地恢复工作中无法预料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一些河口和淡水湿地恢复的案例研究,分享大规模湿地恢复的经验,并提出湿地恢复未来的发展方向。
《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洛阳段》共分16章。第1章介绍了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和土壤概况;第2章系统介绍了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第3章介绍保护区植物的区系组成,第4章介绍各类资源植物;第5章至第12章介绍了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及浮游生物,重点介绍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分布和习性;第13章介绍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第14章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和系统,后从区域气候特点、生物区系组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特征等方面对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居住安全息息相关。从区域和流域角度认识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环境管理和土壤环境保护的基础,但至今国内外对此问题缺乏系统研究。作者在20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案例研究成果,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总结。《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主要从区域和流域角度认识土壤环境质量问题,不仅涉及农业土壤,还包括城市和矿业等非农业土壤。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土壤污染的调查布点和评价方法,土壤污染的空间分布预测与污染概率预报,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识别和污染历史反演,土壤-农产品重金属摄入量与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土地利用方式、公路交通、再生水灌溉、矿业活动等人类活动对区域/流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土壤污染的影响。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以土壤风蚀原理?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为核心, 详细介绍了土壤风蚀的影响因素?起尘机理和造成的综合影响?土壤风蚀研究方法和预报预测方法?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 内容包括: 土壤风蚀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土壤风蚀的研究现状?我国土壤风蚀分区; 土壤风蚀的影响和危害;土壤风蚀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土壤风蚀起尘机制和运动规律; 土壤风蚀研究方法; 土壤风蚀预报WEPS 模型; 同位素示踪研究方法; 土壤风蚀的控制技术及效果评估等?
本书收录了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底发布的(包括新修订的)所有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书后附录了历年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目录。本书是环境保护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书,也是从事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作人员的参考文献。
本书针对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岗位及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要求编写,内容紧密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层次知识要求,突出工程实用性和实践性。在编写上力求全面而精炼,实现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本书共分5篇,内容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大气环境的污染与防治技术、水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物理污染控制技术等。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技术咨询、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专业考试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在实际工作、教学和学习中参考使用。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韩长赋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我们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着眼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是与自然生态联系紧密的产业之一,农业生产是一个依赖于自然又受到人工控制的特殊生产过程。农业这种与自然生态系统独有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期 三农 作的重要任务,对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