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地震预测预报
    •   ( 207 条评论 )
    • 白建方编著 /2010-04-01/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2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我国40多年来地震预测预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全书共分6章:首先对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概况、基本进展和科学思路作了系统阐述;然后结合中长期预报,介绍了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周期性以及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介绍了进行短临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在《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后介绍了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现状以及地震预报背后的故事。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参考用书。

    • ¥11 ¥11 折扣:10折
    • 抗震救灾实用手册
    •   ( 15 条评论 )
    • 中国地震局宜传教育中心 编 /2010-05-01/ 人民出版社
    •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2010年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再次让几千人丧生,灾区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36万余人,比其他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的总和还多。统计表明,我国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发生的7级以上大陆地震却占到35%,平均每年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这一串串让人揪心的数字,一次次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地震强度大、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的国情!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没有力量阻止它的发生,但预防与不预防效果确实大不一样,灾前的预防比灾后的救援更加经济也更加人道。如何才能*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总书记明确指示,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必须进一步加

    • ¥8.9 ¥10 折扣:8.9折
    • 灾难来了,怎么办——城市防灾减灾自救互救
    •   ( 17 条评论 )
    • 桂莉 等主编 /2013-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灾难来了,怎么办?答案显然是镇静有序、忙而不乱地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而不是手足无措,听天由命。那么,城市居民应如何镇静有序、忙而不乱地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请翻阅《灾难来了怎么办(城市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作者桂莉、顾申、厉瑛、张静)。《灾难来了怎么办(城市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部分,共19种城市灾难,每种城市灾难都通过“事件回放、相关报道、事件解析、防护方案”4个小标题,概括介绍国内外知名的城市灾难事件,并给予客观分析。进而推荐防灾减灾可行方案,可读性和实用性强,适合大众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防灾减灾培训的教材或辅导读本。

    • ¥22.1 ¥28 折扣:7.9折
    • 洪水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 1 条评论 )
    • 章四龙 著 /2006-05-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基于洪水预报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洪水预报系统开发中预报模型库、洪水预报方案构建、通用模型参数率定、交互式洪水预报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建立了通用化洪水预报系统开发的技术体系。并依据此技术体系,开发研制了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便、通用性强等特点,已在我国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技术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开发方法,洪水预报模型库建立技术,洪水预报方案构建技术,模型参数率定技术,交互式作业预报技术。下篇为实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洪水预报系统介绍,系统管理介绍,系统建模介绍,作业预报介绍等。 本书可供从事洪水预报的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 ¥20 ¥25 折扣:8折
    • 明朝灾异野闻编年录
    •   ( 70 条评论 )
    • 杨国宜 编 /2012-06-01/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杨国宜编著的《明朝灾异野闻编年录——原二申野录》原著者孙之骤是清朝初期著名学者,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字晴川,雍正问官庆元(夸属浙江)教谕,所著《二申野录》,采录明朝洪武元年戊申(1368)至崇祯十七甲申(1644)各地之异闻,故以“二申”为名,本书所录恰与明朝的兴亡相始终,编年记载,其中颇多水、旱、风、震等灾害的记录,初步查证与氍明史·五行志》多相吻合,非无稽之谈,虽属“野录”,实为一部编年体的“明代灾害异闻录”。《明朝灾异野闻编年录——原二申野录》对了解明代自然灾害、民间风俗、社会状况等颇有参考价值,对研究明代社会史、明代自然灾害史,很有借鉴作用,可供历史学、社会学、地方志工作者、明史研究者及文史爱好者参考阅读。

    • ¥11.7 ¥17 折扣:6.9折
    • 我想成为幸存者——遇险时的自救方法
    •   ( 11 条评论 )
    • 郑翔何金义 编著 /2004-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时有险情发生:火灾、水灾、地震、山洪、雪崩等自然灾害,煤气泄漏,矿井塌方,交通事故,违法侵害,食物中毒,爆炸、毒气、劫机、未知邮件等恐怖事件……。本书分门别类地详细介绍:当上述危险情况发生时,个人如何使用简便可行的自救手段死里逃生。既讲解基本知识.又提供防范措施与自助方法。 书中有许多相关实例,并穿插小故事于其间,因而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来趣味盎然,是广大青少年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安全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参考书,更是普通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工具书,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 ¥16 ¥20 折扣:8折
    • 不可不知的防灾避险常识
    •   ( 29 条评论 )
    • 不可不知的防灾避险常识》编写组 编著 /2011-07-01/ 中国市场出版社
    • 生活中重要的,首先就是安全。 而对安全造成威胁的,除了自然灾害,更常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无知所引起的意外伤害,比如火灾、触电、中毒、交通事故,等等。本书针对这种情况,提供手册式的、便于查询的防灾避险常识;并教授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急救方法。 实用性是本书的特色。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近年来,更呈现出多灾并发、点多面广、城市受灾严重等特点。不过,对于大部分民众而言,自然灾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人为灾害的可能性。

    • ¥18.6 ¥24.8 折扣:7.5折
    • 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
    •   ( 13 条评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制定 /2008-05-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民政部共同制定并颁发《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灾害信息管理工作有了统一规范和科学依据,必将积极促进我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一、本《标准》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为基础,根据本职业的实际需要,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遵循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保证了《标准》体例规范化,体现了职业活动、职业技能特点,具有随着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及相关内容,根据该《标准》,符合申报条件、经过正规培训且鉴定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中华人民共和

    • ¥4.5 ¥6 折扣:7.5折
    • 防灾投资的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   ( 2 条评论 )
    • 王晓丽 著 /2006-08-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我国对防灾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为了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客观、合理的防灾投资效益评价方法,本书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防灾投资效益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找出其各自的优缺点,作为本研究的参考。 防灾投资是一种将现有的经济资源投入到将来的行为,有将它与其他社会基础投资一样,对其投资效益通过公平、合理的尺度进行评价。防灾投资又是一个概率投资,因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以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这样会使人们在将现有的经济资源投入时产生担忧,所以如何对防灾投资效益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是目前急需研究清楚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书的研究目标是要建立在一种能同时把握防投资的不确定性、防灾投资对土地选择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对社会的波及效果的社会经济学模型、提出全新的

    • ¥9.4 ¥12 折扣:7.8折
    • 防震减灾实用知识手册
    •   ( 12 条评论 )
    • 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编 /2010-04-01/ 地震出版社
    •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的自然灾害。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震灾严重。自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约59万人,为全球震灾死亡人数之首,约合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的灾难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经济越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越高,人口、财富在有限空间就更加高度集中,致使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等日益庞大和复杂,导致危险增加和危险管理复杂化。一旦较大地震发生,无疑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科学难题,要把地震灾害

    • ¥8.2 ¥10 折扣:8.2折
    • 时空本源与地震预警
    •   ( 15 条评论 )
    • 吕子东 等著 /2010-10-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科学就是求真,它只有在不断修正前人错误观念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科学发展史表明,从近代到现代科学,其错误观念都是由“先验”造成的,因为对它的“真实性”和“真理性”,从来就无需证明和证伪。正是“先验”(空间是物质存在形式的广延性,时间是物质运动形式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在为前21世纪的科学提供了“免费的午餐”。作为推荐语,可印证。

    • ¥27.6 ¥35 折扣:7.9折
    • 自然灾害管理实务与技巧:领导干部最关心的25个问题
    •   ( 7 条评论 )
    • 王宏伟 著 /2013-10-01/ 人民出版社
    • 《自然灾害管理实务与技巧--领导干部关心的25个问题》由王宏伟所著,《自然灾害管理实务与技 巧--领导干部关心的25个问题》把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和相关技能融为一体,提纲挈领地把灾前预防、 灾中处置、灾后安置等重要应急工作归纳为25个问题,语言简练,方便实用,可供领导干部系统学习和临 机抓取。本书既是一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简明教科书”,也可作为领导干部应对自然灾害的一本“实 操手册”。

    • ¥24.5 ¥29 折扣:8.4折
    • 公民防险自救与互救手册
    •   ( 17 条评论 )
    • 卓翔肖哲 编 /2008-07-01/
    • 本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发生地震、火灾、交通事故、触电、溺水、急性中毒、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以及在野外、海上遇险等,当事者应如何判明情况、如何逃生自救、如何救助他人均做了常识性的描述,公众可以藉此学习应对各种灾难危险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防灾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

    • ¥20.1 ¥25 折扣:8折
    • 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
    •   ( 21 条评论 )
    • 张强余晓敏 等著 /2009-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崭新契机,为NGO的行动搭建了广阔平台。通过开展全面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本书深入探讨了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实践、经验与模式。作者以宽广的学术视野,讨论NGO参与灾后重建的政策规划、发展路径、功能定位、能力建设、绩效评估、典型实践以及困境突破。本书旨在为NGO行动者提供实践指南,与研究者分享经验数据,为政策制定者呈现决策依据。

    • ¥20 ¥25 折扣:8折
    • 气象灾害防御手册/大众减灾御险丛书
    •   ( 46 条评论 )
    • 杨林官秀珠 编著 /2010-09-01/ 福建科技出版社
    • 《气象灾害防御手册》是一本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和灾害防御知识的读本。它内容丰富详实,通俗易懂,向社会及公众介绍气象科学基础知识,宣传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防御避险应急知识和农业生产应对气象灾害措施等,有利于提高广大公众防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城市和乡村群体防御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能力,充分体现气象工作“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

    • ¥11 ¥16 折扣:6.9折
    • 灾害社会工作
    •   ( 72 条评论 )
    • 张和清 等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创建早(2008年6月)、坚守时间长(三年)的中山大学一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在灾区所做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诠释。本书指出,根据灾后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处境,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应该从“紧急救助”转向“社区重建”。 “5.12"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民众“生计归零”的现实,社工的迫切使命应该是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等)和民众自助与互助,以践行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终极理念。本书是国内部将行动研究与社工本土情境有机结合的著作,对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乃至中国社会王作专业的本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29.2 ¥39 折扣:7.5折
    • 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   ( 40 条评论 )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编著 /2010-05-01/ 人民出版社
    • 2009年初秋以来,我国西南的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和重庆市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了特大干旱灾害,其中云南省和贵州省两省的绝大部分地区的干旱达到百年一遇的严重程度,特大干旱给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会经济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干旱灾害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西南地区的抗旱减灾工作,十分关切灾区人民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总书记、*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灾区抗旱减灾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支持和鼓舞,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大对灾区抗旱救灾的支持和指导力度。根据西南地区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适时启动抗旱减灾黄色和橙色应急响应;民政部及时启动黄色和橙色救灾响应;水利部、国家气象局、农业部、

    • ¥7.6 ¥9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