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论述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要素的污染以及这些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和防范措施,还简要介绍了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利用的*科研动态。本书信息量大,内容全面,不仅包含了环境物理学的理论,而且图表、数据丰富,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也适用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结合我国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新要求,以及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推出的新技术和新标准,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经典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当前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与现有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充实了VOCs污染控制内容,增加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H2S排放与控制、移动源废气污染控制、室内空气质量与控制等章节。本书由15章组成,包括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机械力除尘器、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气态化合物控制技术基础、VOCs污染控制技术、含硫气态污染物控制、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移动源废气污染控制、气体收集输送系统的设计、污染物扩散和排气筒设计、室内空气质量与控制。每章附有例题和课后习题,方便读者使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本书紧密结合水污染治理行业岗位工作实际,采用任务驱动编写模式,每一任务均包含学习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实施、知识储备、技能训练等内容。以任务的完成带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时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任务实施以任务单形式呈现,便于课前预习,也可作为随堂测验,检验掌握情况。本书分为5个情境。情境1主要介绍有关污水、水体污染等污水处理的基础知识,情境2主要介绍污水水量水质调节的方法及构筑物、污水中油类物质和较粗大悬浮物等的去除方法及构筑物,情境3主要介绍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工艺、构筑物,情境4主要介绍污水中细小悬浮颗粒、胶体物质、微量重金属离子、难降解有机物、病原微生物的去除方法及构筑物,情境5主要介绍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焚烧、最终处置
为进一步降低造纸行业废水总量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对制浆造纸废水污染从全过程的输运、分布及状态进行深入解析,为全过程治理水污染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综合量化评估,为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寻找合适的处理技术。 《造纸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蓝皮书》总结了制浆造纸全过程水污染控制技术、梳理 水专项 相关技术,并对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进行展望,以节水减排和清洁化生产为指引,以废水深度处理并回用为目标,结合国外先进水处理技术,构建适合于行业的、先进的全过程水污染控制技术指导性文件,以满足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清洁化治理的需要。
《城市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方法与应用实例》主要包括绪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发展与现状、国外清单发展与现状、我国清单发展与现状、《城市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方法与应用实例》写作目的与内容框架、大气污染源分类及排放量估算、固定燃烧源、固定燃烧源分类体系、固定燃烧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工业过程源、移动源、道路移动源分类及排放量估算、非道路移动源分类及排放量估算、扬尘源、扬尘源识别与分类、扬尘源排放量估算方法等内容。
本书以毒性较强的灰尘有机提取液中高频检出的有机磷阻燃剂TDCPP 为研究对象,制备浓度分别为0.034 g/mL.0.34 g/mL、3.4 g/mL、34 g/mL、68 g/mL、136 g/mL、272 g/mL、340 g/mL的TDCPP 细胞暴露液,对HCE细胞进行24h暴露后,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计算LC50值。根据结果选择 1/100 LCs0、1/10 LC50和LC50三个浓度进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TDCPP浓度 68 g/mL时,细胞活力才受到明显抑制,当TDCPP浓度 272 g/mL 时,细胞活力降低至 87%。表明用TDCPP 暴露人 HCE细胞后可以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并引发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基因在TDCPP暴露后被显著诱导表达,而内质网压力诱导的眼表细胞凋亡与众多眼病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TDCPP暴露后促凋亡蛋白表达增强而抗凋亡蛋白表达降低,进一步证实了TDCPP暴露后HCE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外,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细胞内ATP含量的降低和Caspase-3
由王红旗、李艺、花菲、杨艳等*的《土壤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附摄取与跨膜运输》的主要内容分为 8章。第l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土壤石油烃的污染现状,总体阐述了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吸附摄取方式及跨膜运输机制;第2章主要讲述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泌在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进行吸附摄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与鉴定方法;第3章以假单胞菌DGl7和红球菌BAP-1 作为研究靶细胞,分析了它们对原油、正十八烷以及荧蒽的吸附摄取方式;第4章以假单胞菌DGl7和红球菌BAP-1作为研究靶细胞,分析了它们对正十八烷和荧蒽的跨膜运输方式;第5章以蜡样芽孢杆菌DQ0l和芽孢杆菌DQ02以及假单胞菌DGl7和红球菌BAP-1作为研究靶细胞,在不同底物浓度、接菌量等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对正十六烷以及正十八烷和荧蒽的跨膜运输规律;第6章
本专著通过综合现有的国内外饮食油烟研究领域的各类学术研究成果,结合作者的独到理解,从油烟的来源解析、分析方法、时空分布、迁移转化到监测净化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饮食油烟的环境赋存状态、生物累积和转化过程,以及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提出了油烟的源头控制、末端处理等管控措施。 可供从事饮食油烟研究的科研人员,从事城市饮食油烟监管的工作人员参阅,从事油烟监控或净化技术工作的企业类人员,也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科学、环境分析化学、生态毒理学、环境健康、环境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参考书。
《土壤石油污染过程、风险和生物修复》一书首先介绍了土壤石油污染发生过程、污染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归趋、石油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石油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其次,在介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原理与国内外经典技术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石油污染土壤的预制床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强化修复、堆肥修复与生物洗脱等修复案例。并在本书*后一章列出了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流程与管理规程。全书以石油污染现状、风险与修复为逻辑关系,既有必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又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便读者更加清楚、全面的了解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为更好地满足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亟需调整相应的外资政策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环境效率。因此,应重新审视评价FDI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FDI环境效应的评估工作。本书shou先研究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其次,研究FDI对中国区域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再次,研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的不同阶段下,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后,在深入研究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影响的实证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提出提高FDI质量和降低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政策建议。
欢迎来到机器人技术的精彩世界!《仿生机器人制作入门》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机器人技术实践参考书。内容包括制作机器人所需的材料、设计思路、常用工具、装配方法以及制作工艺。书中收录了10个低成本、易实现的小型仿生类机器人的制作实例,内容比较丰富,讲解比较具体。读者可以从这几个由易到难的制作中逐渐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学会从如何玩到怎么玩,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感动! 《仿生机器人制作入门》可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参考指南,也可以供业余电子制作爱好者以及模型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缔约方的履约义务,记录了公约谈判历次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公约谈判中各焦点议题及主要谈判方立场,记述了中国在公约的谈判、履约过程中的艰苦努力以及取得的积极成果。本书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所取得的可喜成果,既是对过去工作的及时梳理和凝练,也为今后的谈判和履约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宝贵经验。
本书是在十余年《水污染控制工程》本科教学研究基础上编写的。系统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机理;重点阐述了水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注重反映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介绍了废水的生物固体处理、回用和处置,强化了操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内容。本书编写重视经典理论的传承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注重与工程实践和规范的衔接,并对陈旧的知识进行了删减,以适应新时期工程类本科教学改革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研究、设计与运行管理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