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作者多年鱼病防治的实战总结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拍照片展示,对鱼体检查的标准化流程的构建,塘口服务标准化流程的构建,水质检测标准化流程的构建,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主要病原的标准化防控体系的构建,养殖中的重要细节如投饵、增氧机的管理和使用等作了详细阐述,着重传播标准化鱼病防控的理念,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理解鱼病防控的实战逻辑,提升塘口服务能力及水平,科学防控鱼病,从而降低鱼病的发生率及养殖损失,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本书适合水产养殖技术、管理人员,水产养殖户,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产养殖培训班学员阅读参考。
本书从海参的营养特性、加工技术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三方面,全面详尽介绍了我国市场上常见可食用海参的种类及分布、营养成分、生化特性,海参胶原蛋白、海参多糖、海参皂苷、海参脂质等功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海参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与营养变化及现代加工技术,海参产品的鉴定及质量标准等内容。
《农广天地》丛书在继承了栏目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编辑加工。一是精选内容,把观众喜欢、符合当前产业发展需要的内容挑选出来;二是科学分类,把不同领域的内容分册出版,包括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家畜和特种动物养殖及肉类产品加工技术,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民科学致富的需求。应广大电视观众的要求,《农广天地》栏目内容绝大部分都由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以光盘形式出版发行,广大读者朋友可将本丛书与光盘对照学习,互为补充,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出版《农广天地》丛书是一项新的尝试,也是我们为传播新技术、培养新农民所做的又一份努力,希望这套图书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带去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术,成为致富路上的好帮手;同时,也希望这套图书能为“农家书屋”的建设贡
由刘增胜、李书民主编的《中国渔业年鉴 (2015)(精)》是反映我国渔业年度发展基本情况的权威资料工具书。本卷为2015卷,内容包括发展综述、渔业管理、渔业科技与推广、各地渔业、全国渔业重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统计资料、专题论坛、领导讲话、政策法规、大事记等项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第三届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暨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杭州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220余位从事水产工业化养殖研究、生产应用,以及水处理系统设施设备制造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在读研究生等,刘鹰主编的《水产工业化养殖的理论与实践》汇集了部分参会代表提交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以期全面展示国内外工业化水产养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状况,总结我国工业化养殖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养殖产业的发展。
水产品的卫生安全问题也是目前水产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已经加入WTO,这也意味着关税壁垒的消除,我国的水产品要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产品进行竞争,必须做到质量保证,健康、无药物残留、卫生及无公害是首要条件。到21世纪中叶,我国健康养殖将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即对应用基础有深入研究,实现生态调控自动化、生产操作机械化、产品质量可追溯。近20年,我国渔业发展速度一直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坚信再过15~20年时间,水产健康养殖将出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到那时,让我国健康养殖的水产品,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一个品牌,让我国人民及全世界吃着放心,为21世纪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应有的贡献。要开展健康养殖,达到养殖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模式、养殖品种、设施结构等进行更新,同时提高管理
本书系一部关于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方面的专著。著作者在比较深入地研究了8条主要支流及河一库交汇区的生态与渔业功能基础上编撰而成,对千岛湖及主要支流水环境保护、鱼类资源增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其他水库生态与渔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马康、何光喜、陈来生编著的《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精)》共分4章,从千岛湖水库形态与支流组合、主要支流分述、主要支流鱼类资源、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贡献率四大方面进行阐述。书中重点阐述支流和交汇区水质特点和鱼类组成,并对支流99种鱼类(其中野生鱼类85种)的鉴别特征或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渔业状况和经济价值等,做了详细的描述。使全库鱼类总数增加到114种。 《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精)》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可
本书详细介绍了洞头海域的软体动物。本书收录软体动物213 种,隶属于5 纲 24目 87科。每种均有原色照片,并对其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详细描述。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海洋生物等专业的师生野外实习参考;同时可作为从事于海洋贝类分类、海洋资源、水产养殖的科研人员,渔业管理工作、贝类爱好者参考。
由孙林、李书民主编的《中国渔业年鉴(2016)( 》内容包括发展综述、渔业管理、渔业科技与推广、 各地渔业、全国渔业重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统 计资料、专题论坛、领导讲话、政策法规、大事记等 项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反映了我国2016年渔 业年度发展的基本情况。
本书首次将海水、淡水鱼类的增养殖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对其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进行系统全面地介绍。全书自始至终贯彻了保护水域环境、保持各类养殖水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各类水域的生产力;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的水域特点,提出鱼类的养殖,资源保护,增殖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内容集中反映了20世纪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现状和水平,反映了鱼类增养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 全书分基础篇、技术篇和应用篇三大部分,共20章。内容包括:绪论,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水环境,肥料,营养与饵料,繁殖,人工繁殖技术,鱼苗鱼种培育,池塘养鱼,天然水域鱼类养殖,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鱼类资源增殖,捕捞,活鱼运输,特种水产品(鱼、虾、蟹、蛙、鳖)养殖等。 本书供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
《锦鲤的养殖与鉴赏》主要内容包括:锦鲤生物学特性、锦鲤的繁殖与选育、锦鲤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锦鲤常见病和防治对策、鱼池的建设等。锦鲤以其雄健的身躯、绚丽的色彩、华丽的斑纹、潇洒的泳姿、温顺的习性,被人们称为“水中活宝石”、“游动的艺术品”,已成为世界性的观赏鱼。作者结合多年研究工作成果,充分吸收外先进技术,收集了大量珍贵资料,从锦鲤的发展史、锦鲤的分类鉴赏、锦鲤的养殖与管理、锦鲤与现代都市的休闲生活等方面做了系统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阐述。尤其是书中有关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锦鲤品种的苗种挑选技术和分级标准,是纳入出版物,公开发行。 《锦鲤的养殖与鉴赏》集鉴赏性、知识性和学术性于一体,定能对观赏鱼爱好者、专业人士及观赏鱼经营者有所裨益。
锯缘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青蟹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模式愈益增多,产量也有所提高,2004年已达8000多吨。然而,由于对其繁殖生物学缺乏深入了解,人工育苗仍未获实质的突破,而且养殖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青蟹产业的持续发展。笔者们在厦大科研处立项的《锯缘青蟹生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8605001)资助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青蟹的基础研究,接着连续获得多项国家、省部基金的资助,陆续开展了有关青蟹生殖生物学、幼体实验生态以及人工育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经过20多年不间断地认真钻研,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兹选择其中的128篇论文汇编成《锯缘青蟹生物学和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一书。本书主要反映青蟹生殖生物学(含性腺、配
我国水产生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已有多年的科学积累,但早期的工作由于规模比较小,力量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尽人意。1999年和2001年,科技部分别下达了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我国水产种质资源数据库及网络建设”,为水产生物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发展契机。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其所属各研究所、中心的科技人员,藉此开始了全方位的研究工作。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出版了《中国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卷,收录了对58种重要水产养殖生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学术成果。作为研究者和本书的编著者,作者深知对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信息的挖掘和整理是一项穷经皓首的事业,很难通过一个或几个项目的实施就能取得完备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所取得的成果也只能是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