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读到后来,竟有一生一世之感。 云霞满纸 袁宏道在写给董其昌的信里,这样称道《金瓶梅》。 问世四百余年来,从曹雪芹到张爱玲,无数作家、学者从中汲取营养。贪欲、嗔怒、嫉妒、痴情 《金瓶梅》中所有人物都沉沦于欲望的苦海,这部奇书直入人性深不可测之处,揭示人心复杂而又毫无伤感与滥情。一个读者需要有健壮的脾胃,健全的精神,成熟的头脑,才能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能够直面其中因为极端写实而格外惊心动魄的暴力。 《金瓶梅》滚滚红尘背后是 色 的无奈与悲凉,是广大的怜悯与悲哀。哈佛教授田晓菲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扎实的文本细读功力,逐回比对《金瓶梅》两大流传版本 词话本 与 绣像本 ,以玲珑文心细解书中人物塑造、文字风格、象征隐喻、细节伏笔 读到蕞后, 竟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
《雪花写作法:10步写出一篇好小说》 本书是小说写作指导书,立足于作者自创的 雪花写作法 ,以寓言的形式架构,传授将心中故事顺利落到笔尖的10个步骤。 雪花写作法 的10个步骤是利用 雪花分形 的原理,不断将小说创作的环节细化,令写作者自身对小说内容的构思更加清晰。本书将告诉你: 如何正确界定你的目标人群; 如何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故事; 如何进入你的角色,包括反派角色; 如何把握节奏,抓住揭示主题的时机点; 如何预演每一个场景,确保故事具有超强冲击力 作者鼓励每一位小说创作者不要放弃探索适合自己的写作模式,如果你所已知的小说写作方法都无法捋顺你的思路, 雪花写作法 一定能为你带来惊喜。 《如何用雪花写作法创作动人场景》 本书是写作指导书,立足于作者自创的 雪花写作法 ,集中讨论小说场景的构建。 为什么场景
好莱坞首屈一指的故事写作顾问,约翰 特鲁比作家工作室创始人。先后在迪士尼、索尼、福克斯、BBC及HBO等多家机构担任故事写作顾问和 剧本医师 , 诊断 过的影视剧本超过1800部。 特鲁比的剧本写作与类型创作课程,已吸引全球数万人上课,学生包括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诸多好莱坞卖座电影都出自他的学生之手,比如《西雅图夜未眠》《星球大战》《怪物史莱克》《猩球崛起》《加勒比海盗》《X战警》《王牌对王牌》《亚当斯一家》《美食总动员》 多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文学奖得主,也是他的学生。 《故事写作大师班》是他30年故事创作与教学经验的精华,已经畅销十余年,包含故事写作的整套秘诀,可以让创作者精准找到对的方法,写出引人入胜的好故事。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1562 1627)、友人艾儒略(1582 1649)等的 文学 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1965 )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记 火星照耀美国 。 在这 漫长的现代 过程里,中国文学经历剧烈变动,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 本书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方面又形成可以识别的星象坐标,从而让文学、历史的关联性彰显出来。 何为文学史 ? 文学史何为 ?这是一部在 世界中 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期望向世界读者呈现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一端,同时反思目前文学史书写、阅读、教学的局限与可能。
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打开现代文学。 作为 钱理群现代文学课 系列,这一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实质上就是一部 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它以 现代文学三十年 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精选 45 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研究的起点与原点,回归文学本身 无论 新编 还是 新讲 , 新 就新在 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 一个基本事实: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从1910年代《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经启蒙、建构、纵深发展,薪火不息,既有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冯至、萧
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处于 边缘 地位 但它们又具有 超前性 ,在时代思潮发生变化的某一时刻,它们的价值会被重新承认。 (钱理群语) 作为 钱理群现代文学课 系列,这一本《现代小说十家新读》,先由钱理群教授在北京大学1995年秋季学期开设的 40年代小说研读 课程内容 开箱 整理而来。近30年后,当年亲历这次讨论课的北大中文系吴晓东教授领着新一代学子在前辈的光环下重释这些作品,加入了现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新的解读文字,贡献了新的方法论视野。 两代接力的课堂,选取萧红、李拓之、沈从文、端木蕻良、路翎、冯至、废名、卞之琳、张爱玲、汪曾祺10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从萧红《后花园》对人的存在的探讨,到张爱玲《封锁》是否 意义过溢 ,再到汪曾祺《异秉》新旧两种版本的对读 以课堂实录、师生平等交流的形式,重返文学现场。
《技术大全》到底是什么?是以 全工程学 为主题的文明兴衰文集?是对人类过去与未来的控制论诠释?是透过建造者的眼睛看到的宇宙图景?是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双手的创造中与工程学相关的事儿?是对未来千年科学技术发展的预测?是一组过于大胆,以至于很难宣称有什么扎实科学依据的假设?的确,每项都有一些吧。 《技术大全》是对阿奎那《神学大全》的戏仿和回应,出版于1964年,涉及演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制论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各种突破带来的深远影响,如克劳德 香农对信息理论的发展,艾伦 图灵在计算方面的成果,以及约翰 冯 诺伊曼对博弈论的探索等等,讨论了演化、宇宙、社会、现实、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等深刻的问题。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
虚构文化在我们时代的构建与扩张,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理解世界和存在于世的方式。《事实与虚构:论边界》是法国学术明星弗朗索瓦丝 拉沃卡的重磅作品。这本书完整地评估了关于虚构从古至今的争议,重新思考文学、电影、戏剧和电子游戏中的虚构界限,跨越文学理论、精神分析、法律、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 本书资料收集极其丰富,几乎达至百科全书般完备,既表明了作者意图构建一门新学科的主张 以虚构为研究对象,向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放,亦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虚构研究的总结,旨在更好地理解虚构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书在讲 虚构 ,却也是对 现实 的一种捍卫,呈现人类对了解 真实 的努力。毕竟,虚构本质上的慷慨是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一种补偿。
中国音乐文学,又称歌诗之学、声歌之学,音乐与文学高度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学问。《中国音乐文学》全书凡十二章。前五章为中国音乐文学原理:声歌之道、情感论、语感论、乐感论、美感论;后七章为中国历代歌诗:先秦歌诗、汉蜀魏晋南北朝隋歌诗、唐歌诗、五代南唐歌诗、北宋歌诗、南宋歌诗、金元明清歌诗。各章之前置导论,介绍歌诗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选经典诗谱、词谱、曲谱210首,附有作者、解题、注释、音谱、曲情、词选若干项,并附有古谱诗词演唱音频。 本书力图将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音乐文学与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后百年间形成的白话音乐文学相结合,传承和发展汉语言听觉审美,推动当代声乐创作和表演,传承民族经典,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这一次,我们用小说打开中国! 百年来,1902 1916,总被忽略的 晚清时期 ;1917 1941,总被说起的 五四时期 ;1942 1976,总被留白的 革命时期 ;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 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 20世纪小说课 ,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 士农工商仕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神预言 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入 生态篇 ,高度还原 作家的一天 1926年郁达夫的 恋爱 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 误诊 疑云,1952年巴金 同志 在朝鲜战场,1984年 寻根 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 拜访 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
与历朝遗民不同,清遗民面临着道德和价值之源的干涸,经历着从 遗民 到 弃民 的角色转变,他们由此成为国家 脱节的部分 。但士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极为敏感,后者深刻影响他们的活动、角色与命运。文学书写既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体察与因应,也依稀显示了裹挟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混沌力量。
海登 怀特被誉为人类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从1973年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元史学》以来,怀特的作品对于历史学、文学研究、人类学、哲学、艺术史、电影传媒研究等将叙事学作为关注焦点的学科而言意义非凡。 本书由罗伯特 多兰作序,他巧妙地将怀特重要但难得一见的文章汇集成册,研究探讨他关于历史书写和叙事的革命性理论。怀特的这些文章大多采用论文体,内容涉及多位思想家,探讨诸多主题,文笔犀利,语言优美。 《叙事的虚构性》追溯怀特重要思想的演变轨迹,是历史编纂学者和学习者、历史理论和文学研究学者们的重要读物。
文艺复兴,顾名思义,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也是古希腊文明的复兴,包括文明的所有主要领域,即文学、艺术、科学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诞生了众多巨人与巨作。这些巨人与巨作,如永恒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总之,自文艺复兴之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可谓如江河湖海,汹涌澎湃,滔滔不绝,直至今天。
《沈从文的写作课》: 本书是著名作家沈从文有关小说、散文写作技巧的文章选集。 何为好的小说?何为好的散文?怎样才能写出诗意空灵的小说、简洁隽美的散文,有何诀窍? 本书中,沈从文从创作观、小说艺术、散文秘诀三方面,与读者坦诚分享自己毕生在小说和散文方面的写作经验、写作技巧,内容涉及思想、语言、描写、结构等,既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也有具体的作品案例探讨,对于专业写作者、文学爱好者、写作学习者在小说和散文领域的写作颇有指导帮助作用。 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沈从文经典短篇小说、散文各五篇为范本,相信本书能帮助读者掌握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写作秘诀! 《冯骥才的写作课》: 本书是当代文学大家冯骥才关于小说、散文写作技巧的一部文章选集。 何为生动传神的小说?何为细腻、有
如果说语文课堂中的佳句名篇如散落的珍珠给我们以美的认知,本书就是一根串起珍珠的链条,让我们看到上下五千年熠熠生辉的中国文学气象。 《好看的中国文学史(上下册)》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文学大家钱念孙撰写,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以章回体讲书的形式重新组织脉络,人物为轴,作品为线,从远古神话起笔,经诗经、楚辞、汉赋、魏晋诗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呈现中国古典文学的渊源流变。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演进历程,感受大作家们的精神风貌,从他们对待生死、功名、家庭爱情等的态度中得到启发;还能了解许多与作品有关的趣闻佳话,像读小说一样读完文学史。
奇幻文学是19~20世纪在欧美兴起的大众文学,21世纪初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大潮进入中国,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网络小说、动画和游戏领域内容生产的核心资源。本书对 魔戒 系列、 龙枪 系列和 博德之门 系列等欧美奇幻文学经典个案进行深度剖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奇幻文学时空体研究的跨学科分析框架,探讨了故事世界在内容创作和文化生产中的多重意义,奇幻文学的世界观、多元话语、体裁和文本系统的生产机制,为中国幻想文学、网络文学和内容产业的创作、生产和管理提供借鉴。
本书在梳理中西方文论中语境观念和理论脉络的基础上,建构 语境诗学 的主要维度与核心范式,通过 媒介情境 媒介间性 时空语境 身体情境 等语境范式介入新媒介文艺现象的批评中,重新审视文艺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协调和衔接文艺研究中存在的 向内转 和 向外转 的分裂,力求丰富文论的研究视角和论域,为当代文论建设提供理论启示。
《新诗学案》针对重要的诗学问题,诸如新诗写作与诗人心性的关系、新诗自身的表达之难(亦即达难达之情)、新诗对万物持赞颂态度还是仇恨心理(亦即审美还是审丑)、新诗的现代性与古典性的关系、新诗与词语的关系、新诗在语气上如何被呈现、新诗如何有效处理现代经验等等。这些新诗研究中过经过脉的大问题,急需要被厘清,急需要得到确切、坚定的回答。这也是本书的重点所在。通过对当代著名诗人欧阳江河、柏桦、西渡、西川、宋炜、吉狄马加、冯晏等人的个案分析,尤其是甄别有争议的地方,进行深度的剖析和诠释,进而为深入理解和塑造当代诗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约瑟夫 弗兰克 (1918-2013) 可能是他这个时代无出其右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作者、研究者和评论家。他在斯坦福大学就这位俄罗斯小说家的主要作品开设了讲座,而其从未发表过的讲稿则为这些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伟大杰作提供了无可替代、简单易懂的入门导言。 本书首次呈现了这些富有启发性的讲稿,它首先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他受到的文学影响,然后探索了他广博的作家生涯一一从《穷人》《分身》《死屋手记》到《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本书以讲谈风格写就,将文学分析与文化史相结合,从而将小说及其关键人物、场景置于丰富的背景之中。这本了不起的著作将约瑟夫 弗兰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与著作的理解与认识带给新一代的读者,将会吸引所有欲求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时代的人。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进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法国的浪漫派》记录了法国浪漫主义如火如荼的崛起,分析了雨果、缪塞、乔治 桑、巴尔扎克、司汤达、梅里美、戈蒂耶等作家的思想与创作。 ......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进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英国的自然主义》约等于 英国的浪漫主义 。本卷主讲英国浪漫派的勃兴,从湖畔派的忘情田园、恬静自然,到拜伦、雪莱的横空出世、胸怀四海,为人类的自由而呐喊、奋斗。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3编31章105余万字,综合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发展情况,重点从历史语境入手,深入探讨人们文艺观的社会成因和思想、学术背景,集中剖析本时期所产生的文艺范畴的观念内涵,并仔细绎理文艺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具有开拓作用,对整个历史文化、古代思想史的学术研究亦有所补益,同时,也将为今天文艺学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丝绸之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它首先是 人 活动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必然反映到文学中。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和情感投射,文学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文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审美表现。人类社会有了丝绸之路,便有了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学。这条经济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早已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汉唐时期的诗赋、散文、小说、变文诸文体都具有丰富的丝路意蕴,反映了丝绸之路的交通条件、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和中外交往。丝绸之路的经贸活动及外来文明成果成为文学意象,激发了人们创作的兴趣和灵感,给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