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1207 1273年),常简称鲁米。波斯诗人。被联合国评价为 属于整个人类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 。 鲁米的诗歌里,既有晒太阳般的单纯快乐,也有星空般的浩瀚之美。这些诗歌更总能击穿事物的表象,直达灵魂深处。当现代文明的坚硬外壳将我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不畅的时候,鲁米的诗,像一股吹来内陆带着咸味的海风,帮我们化掉那层硬壳,通往光芒四射的自我深处的门。 但丁、歌德、黑格尔、泰戈尔、弗洛姆、阿巴斯、多丽丝.莱辛、麦当娜都曾受其影响,而在中国,像畅销书作家张德芬也曾大力推荐鲁米。 本书是鲁米经典《在春天走进果园》典藏升级版。出版二十余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震荡,深深触动和影响了数百万人,堪称现代人躁动不安生活的心灵《圣经》。
作为葡萄牙诗人、 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 ,佩索阿以迷人的 异名书写 筑造了一个富饶神秘的宇宙,他一生创造了众多异名者,各自拥有不同职业、个性,属阿尔贝托 卡埃罗为重要。卡埃罗是 自然诗人 客观诗人 ,被其他异名者尊为大师,一生大部分时光在农庄度过,有着金头发、蓝眼睛,是个孤儿,只完成了小学教育。 本书收录卡埃罗创作的所有诗歌,包括《牧羊人》《恋爱中的牧羊人》《牧羊人续编》三部分。卡埃罗写诗希望不带任何哲学思想,只要真实地看待万物,强调以感觉把握自然,而反对思想式认识: 我观看,事物存在。我思想,只有我存在。
贾拉勒丁 鲁米是伟大的波斯诗人、精神导师,被联合国评价为 属于整个人类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 。他是当代美国*受欢迎的心灵诗人,其代表作的英译本畅销 50 万多册。鲁米的诗歌击穿事物的表象,直达灵魂深处。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不仅在影坛备受瞩目,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本书为阿巴斯精编细选的鲁米诗集,中文版由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翻译。本书将带领读者一探名导演诗意创作背后的波斯诗歌传统,感受波斯先贤鲁米的人生智慧。
《爱伦 坡诗集》(插图典藏版)完整收录了19世纪美国天才作家爱伦 坡留存于世的全部60余首诗作,以 美国文库 版《爱伦 坡集》为底本,由知名爱伦 坡研究专家曹明伦教授翻译,让中国读者得以酣尝以 形式优美、辞藻华美、音韵优美 而著称的爱伦 坡诗歌精髓。 除了历来为读者所传诵的《乌鸦》《梦中之梦》《安娜贝尔 李》等诗歌名篇,本书还附有《创作哲学》和《诗歌原理》两篇经典的创作谈,以及代译序《爱伦 坡其人其文》和《爱伦 坡年表》;更配以法国插画大师埃德蒙 杜拉克精美绝伦的28幅全彩插画,选用高档特种纸精心印制,可读可藏,乃是坡迷不二之选。
T.S.艾略特是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1922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也被评论界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1943年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共计十二辑,涵盖了艾略特最具代表性的诗作。此次修订版对译稿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同时也增收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15年两卷本新集注版艾略特诗集中的几首诗,这些诗在艾略特的妻子瓦莱丽去世后三年问世。
我们通过爱存在,我们是爱。 哈丽娜 波希维亚托夫斯卡生前出版有诗集《手的颂歌》《又一个回忆》等,去世之后,波兰国内出版了其四卷本的《选集》,头两卷包含了她近五百首抒情诗。在1997年,为纪念诗人逝世三十周年,克拉科夫出版了诗集《真的我爱》,收录了诗人主要的情诗。在本集《温柔的确定性》中,译者从诗人现存作品中精选了二百余首能代表其作品风格特点的诗歌,首次将波希维亚托夫斯卡介绍给中国读者。 波希维亚托夫斯卡的诗歌热情与思考并存。她以抒情诗著称,诗歌常探讨死亡、爱情、存在,以及反思历史和神话人物,尤其是女性。对于生活波希维亚托夫斯卡有着尖锐的观察,同时清新的意象中显现深刻的感官。虽因疾病英年早逝,波希维亚托夫斯卡的诗歌从不透露悲观,与其,她的诗行间有着穿透死亡阴影的顽强生命力,是一位真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一部哲理诗集,由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翻译。包括三百余首哲理小诗,绝大多数的诗只有一两行,或者捕捉一个自然景观,或者述说一个事理。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触、思考、情思的片段的记录。在他的笔下,一只鸟、一朵花、一颗星,仿佛都被赋予了人性,充满了真理和智慧。 《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一部儿童诗集,由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翻译。作品涉及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文字空灵秀丽,形散神聚,读来给人一种唯美、浪漫的感觉。泰戈尔因《新月集》被誉为"儿童诗人"。
《恶之花》是法国传奇诗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世界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 本书问世于1857年,因为语言上的巨大创新和与众不同的美学思想,曾引起很大争议,一度被禁止完整出版。历尽时间洗礼,《恶之花》已成为公认的经典,堪称 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 。 翻开本书,带你见识波德莱尔用美学视角对 恶 进行的独特阐释,感受来自灵魂的震颤。 无论何时何地,活在珍贵的人间,即使目睹丑恶,愿我们依然坚守善良、与美相伴。
胡安 赫尔曼是 20 世纪阿根廷的重要诗人之一,也是继博尔赫斯、聂鲁达、巴列霍、帕斯之后,西语文坛涌现的又一头诗歌巨兽。赫尔曼复杂动荡的一生堪称 20 世纪历史的缩影:流散在南美的犹太人身份、对左翼理想的认同、军政府的迫害、漫长的流亡生涯。尽管见证了如此多的苦难,赫尔曼的诗却没有对苦难的浅薄哀嚎。他深入探索黑暗的根源,将最深处的绝望凝缩成诗句,用诗歌捍卫人的尊严,储存人的希望。 本书以《胡安 赫尔曼诗全集》为底本,由知名西语文学译者范晔精心编选,收录诗人一生代表性的诗作,横跨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是中文读者全面了解这位伟大诗人创作的绝佳选择。
作者:威廉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 1850),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湖畔派诗人代表人物。与塞缪尔 柯勒律治合著《抒情歌谣集》,发起了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主张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与传统诗歌分道扬镳。 华兹华斯长期居住在英国湖区,1843年继另一湖畔派诗人骚塞之后荣获 桂冠诗人 称号。一生创作颇丰,代表诗作有《诗行:记重游葳河沿岸之行》《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序曲》等。 译者:黄杲炘,退休前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译有《柔巴依集》《坎特伯雷故事》《丁尼生诗选》《秀发遭劫记》等。出版的英汉对照译诗集有《英国名诗选》《美国名诗选》《英文十四行诗集》等二十多种。另有多种译诗论文集及专著。专著《英诗汉译学》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坎特伯雷故事》曾以最高得票获第四届
可能是目前为止收录尤其全的布莱希特德语直译本!他是汉娜 阿伦特眼中20世纪 德国最伟大的诗人 ,先锋剧作家的盛誉未掩平民诗人的锋芒,反而赋予其诗歌以戏剧性。如果说 里尔克的诗艺是献给艺术的 ,那么 布莱希特的诗艺则是献给社会革命的 。在其流动、激荡、活跃的一生,诗歌几乎就是他的 日常巡察和呼吸 ,他瞩目战争、政治、社会事件,更忧心这一切背后人本身的苦难;他的诗句看似浅白,素淡,却以反讽、讥谑、戏仿的利刃刺入夜的黑暗和寒冷。而在多篇初次译介的早期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在自然里的纯然快乐,得以认识另一个布莱希特。在诗歌的坏时代,重读布莱希特一生各个阶段的好诗歌,在剥离了 漂亮画面和香喷喷词语 的明澈文字里唤起自我的道德勇气和智识清醒。
《但是还有书籍:米沃什诗歌1981-2001》汇集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981年至2001年间的诗作,按创作发表的年代,收录米沃什诗作207首,包括《故土追忆》(1986)、《纪事》(1985-1987)、《彼岸》(1991)、《面对大河》(1995)、《路边的小狗》(1998)和《这》(2000)。1980年代的诗歌里,诗人追忆已逝的人和难以涉足的故土,沉思我们共同的命运,但 还是学不会妥帖叙事,平心静气 。进入1990年代之后,诗歌包含了与其他人士的往来对话,对人世的描述冷峻,字里行间热血依旧,延续了对善与恶、真实与自由的探讨。诗人将个人经验和历史视角融合在一起,显示出一种启示性的洞察力。
本书精选叶芝各时期代表诗作,出自《月下》《十字路》《玫瑰》《苇间风》《在那七片树林里》《绿盔及其他》《责任》《库利的野天鹅》《麦克尔 罗巴蒂斯与舞者》《碉楼》《旋梯及其他》《帕内尔的葬礼及其他》《新诗》《最后的诗》等诗集。选用学者、翻译家傅浩经典译本,并收录叶芝弟弟杰克 巴特勒 叶芝的插图和叶芝生平年表。
《礼物:米沃什诗歌1931-1980》汇集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931年至1980年间的诗作,按创作发表的年代,收录《冻结时期的诗篇》(1933)《拯救》(1945)《白昼之光》(1953)《着魔的古乔》(1965)、《没有名字的城》(1969)、《太阳何处升起何处降落》(1974)和《珍珠颂》(1981)等129首诗篇。既有色彩浓郁的抒情与描写的长诗,也有激烈愤慨的嘲讽与批判。在此期间,米沃什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也经历了辗转移居法国、定居美国等人生遭遇,写下《礼物》《菲奥里广场》《世界》等传世名篇。
未满20岁,聂鲁达即出版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并因此名声大噪。凭借诗人的身份,聂鲁达被当时的智利政府派往缅甸任领事,后历任智利驻西班牙、墨西哥、法国等地外交官。无论是饱受赞誉的情诗,还是实验之作《大地上的居所》,痛陈法西斯之恶的《西班牙在心中》,美洲史诗《漫歌》,又或是充满浪漫奇想的《狂歌集》、自传性诗作《黑岛纪事》,聂鲁达不同时期的精华之作都被收录进这个集子里。 对于初涉诗歌领域或喜爱拉美诗人作品的读者,此诗集是上乘的收藏佳作。精巧文艺的开本,非常适合外出游荡时,随身携带。
《夜的命名术:皮扎尼克诗合集》翻译自西班牙语原版《皮扎尼克诗全集》,收录了皮扎尼克生前以 阿莱杭德娜 皮扎尼克 署名结集出版的全部诗作,以其六本诗歌单行本为分辑之界:《*后的天真》(1956年)、《失败的冒险》(1958年)、《狄安娜之树》(1962年)、《工作与夜晚》(1965年)、《取出疯石》(1968年)和《音乐地狱》(1971年);另有辑七从原书附录所列生前未结集出版的诗作中挑选了诗人生命*后三年的部分作品。这是汉语语境里首次完整译介这位西语世界*富传奇魅力的女性诗人之一。同时,这部涵盖皮扎尼克一生作品的诗合集也渴望逾越 被诅咒的自杀诗人 神话,展现出其中饱含的艰巨劳作:她的诗歌是一座用智慧与耐心建筑的高楼,以大量阅读造就了坚定批判、跳脱传统的笔触与目光。 皮扎尼克的人生是一个热切的、被诗歌点燃的故事。终其
《盈边:安德烈 布勒东诗选》是布勒东一生诗歌创作的精选集,包括了诗人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创作的《磁场》《可溶鱼》《地光》等各个时期发表的经典诗歌及短文。布勒东的诗歌超越了梦幻和现实,并深入精神的基底,寺山修司曾说:超现实主义是唯一能够不借助爆炸装置,闭上双眼就能摧毁世界的东西。然而,在这最疯狂、最原始的自动之下,是体验与知识最精湛的紧缩与培育。道路固然是四分五裂,摇摇欲坠的,但如果不是为了诗歌的未来,就不会有这场灿烂而又孤独的革命,如果不是为了与什么东西对峙着,安德烈的诗作就不会有站住的决心,逼近的耐性,更不会有拉长的记忆,以及脚跟上沉静的柔和。无论如何理解,无论是否理解,我们看见了这位超现实主义者本人最真实的生命。
本书合并了美国当代重要诗人杰克 吉尔伯特两部代表诗集。 《大火》是吉尔伯特的第三本诗集,写于其爱妻美智子逝世后,也是他隐居十年后次出版的诗集。除了以往诗歌中自然、漫游等惯有主题外,他更多将对亡妻的思念写入诗中,整本诗集格外哀婉动人。《大火》出版后备受好评,获雷曼文学奖。 《拒绝天堂》是吉尔伯特自认为好的诗集,斩获多项大奖,问世时诗人已80高龄,更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包括了他一些强有力的作品。 吉尔伯特终生漫游、隐居,寻找、生活并写入诗歌。他颇受中国古典诗影响,淬炼出一种既激情又温和,精写细织,抽去文辞修饰的诗,质朴、纯然,直指人心。
《向讲述一切的人讲述虚无 费尔南多 佩索阿哲思诗选》中选取了作者的三个异名者以及作者本人创作的哲思诗,共86首。 三个异名者: 阿尔贝托 卡埃罗:选取牧羊人组诗中的哲思诗8首,《但愿我的生活是一辆牛车》《但愿我是路上的尘土》《我并不总像我所说和所写的那样》等;牧羊人续编组诗选取哲思诗29首,《我生活的最终价值》《如果我年轻时死去》《当青草生长在我的坟头》等。 里卡多 雷耶斯:选取哲思诗12首,《我毁掉蚂蚁窝的手》《睡眠是美好的,因为我能从睡梦中醒来》《我爱我看见的东西》等。 阿尔瓦罗 德 坎波斯:选取哲思诗20首,《我,我自己 》《我开始了解我自己。我不存在》《我取下面具,看着镜中》等。 作者本人费尔南多 佩索阿:选取情诗哲思诗17首,《我是逃跑的那个》《当我死了》《我是一个逃亡者》等。 诗选中的诗作
《只有一朵玫瑰支撑:希尔德 多敏诗选》是20世纪著名德语诗人希尔德 多敏的诗歌精选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德语系副教授、豆瓣2024年度德语译者黄雪媛翻译,并收录万字译者序,首次向中国读者详细介绍这位杰出的德语女诗人。多敏的诗歌有着 简洁的完美 ,具有 非常的魔力、爱、同情以及敏锐 。多敏兼具犹太民族和德国文化双重身份,经历了漫长的流亡,作品跨越战争年代。她在诗歌中呼唤人性的良善和勇气,呼唤着那些可被唤醒的人。迄今为止,多敏的诗作已被译为20多种语言,她神奇地把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层次和社会阶层的读者连结在一起。人们喜欢读她的诗,也许恰恰是因为她简单干净的词语散发着 人的气息 。
本书收入波德莱尔的两部代表作。《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成名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书分为 忧郁与理想 、 巴黎风光 酒 恶之花 叛逆 死亡 和 增补诗 七部分。本书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和痛苦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巴黎的忧郁》首版于1869年,是散文诗集,共收录散文诗50篇,原名《小散文诗》。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中对肮脏畸形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和挖苦,对腐朽的世俗习气做了无情鞭挞和猛烈抨击。
《今日有点沉思》是谷川俊太郎在《朝日新闻》副刊每月一首连载的作品合集,创作于2016年至2020 年间,它诞生于日常生活,小小的花、迷失在巷中的感觉、忽然浮现在心头的天使、放置在桌上的物品 语言天真,直率,自然,充满意趣和让人回味不尽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