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留存至今的戏剧共 39 部,其中悲剧和喜剧*为普及。本套书收全了莎翁所有的 10 部悲剧和 13 部喜剧。对莎剧的分类主要参考了权威的牛津版和诺顿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因此,本套书的悲剧和喜剧两部分剧目,均按照莎士比亚写作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序。读者将更容易领会莎士比亚的写作脉络。本书的排序综合参考了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以及国内莎学前辈裘克安、刘炳善等对莎剧的排序。 本书所用译文的底稿,是朱生豪翻译并亲自编辑,由世界书局于 1947 年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编辑过程中完全没有删改,仅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对个别的错字、标点等做了调整和修改。力求呈现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 全套书共分为 5 册,悲
本书为五位普利策戏剧奖获奖剧作家的作品集,收入山姆 谢泼德的 家庭三部曲 、大卫 马梅特的三部代表作、林恩 诺蒂奇获普利策戏剧奖的两部作品、阿亚德 阿赫塔尔的两部重要作品,以及马蒂娜 迈欧克的两部突破之作。所选剧作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困境与挣扎、理想与企盼,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展现社会的不同剖面,探索人之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同时,本书收入五位译者分别为五位剧作家的作品所作精彩导言。
一部好戏是如何诞生的?什么是戏剧制作人?怎样开拓戏剧市场? 本书为中国舞台领域代表性人物,央华创始人、艺术总监、制作总监王可然从业十余年来的工作心法和剧场理念分享。书中从如何看待观众与舞台的关系、怎样和导演及演职人员展开协作、如何带好一支戏剧团队等多个角度,结合《如梦之梦》《犹太城》《雷雨》《雷雨 后》等央华重要戏剧作品的创作实例,辅以大量剧照和创排现场的图片实录,分析戏剧制作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列举值得借鉴的工作技巧,讲述诸多与演员、导演合作的幕后故事,表达了对中国戏剧创作和戏剧市场的认知、判断与期许。 观看戏剧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对戏剧人来说,作品的后一个句号,要画在观众的掌声上。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是1999年12月首批入选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书稿是该研究中心吕效平教授的个人学术论文自选集。共收录了二十余篇论文,按照研究的范畴,辑为戏剧理论、论剧本和论演出三部分。 戏剧理论,涉及中国古典戏剧研究、现代戏剧研究、中外戏剧比较研究;论剧本,涉及一些具体的剧作家剧作研究,如孟冰的原创剧作、现代京剧《曹操与杨修》、京剧《廉吏于成龙》、曹路生的改编剧本研究等;论演出,涉及中外戏剧戏曲演出,例如《怀疑》的剧本与中文版研究、茅威涛对现代戏曲的意义、话剧《繁花》的演出、话剧《蒋公的面子》与上海等。这些论文对中西戏剧的本质、古典戏曲的特征、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不同作了深入探讨,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的戏剧创作和不同形式的戏剧演出作了独到分析。 吕效平教授从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以其专业性强、疑难问题集中而备受瞩目。一线法官系统、深入地分解集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实务疑难问题,形成本书。 全书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诸多制度进行脉络式梳理,帮助读者条分缕析知识点以加深记忆。聚焦113个实务疑难问题,提炼137个裁判规则指引,提供了实用、精准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领域法官审判思维和方法。帮助法官、律师厘清审判、辩护思路,把握审判、辩护方向;有助于法官运用审判技巧,推进审理进程;助力律师提高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类案件的代理效率。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选题,从库页岛的历史出发,钩沉几千年来东北地区与中原内地的交往历史, 聚焦近五百年来中国、俄国以及日本在黑龙江流域的进退与战和。作者充分利用中文、满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资料,对库页岛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他通过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的萨哈林之行,横向截取了1890年库页岛历史面貌的片断,又通过库页岛几千年的历史演进,纵向勾勒出库页岛与华夏历代王朝之间的关系,既有现场感,又有历史感。通过作者的描述,读者对那一片故土有了认识或者是有了重新的认识。作者在文前开列“主要人物小传”,附录中撰集“库页岛历史纪年”,这些工作极大地方便读者阅读,值得肯定。
依据《关于深化卫生 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31号)、《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才〔2000〕114号), 专业技术资格采取考试和评审结合的办法取得。为进一步指导 卫生人才评价工作,并满足对医学创新理念、高精技术总结的需求,人民卫生出版社与 卫生健康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作,组织专家编写,供考生复习使用。根据实际考试题型,副高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正高考试题型为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书末附两套模拟试卷,正高一套,副高一套。副高模拟题在150题左右;正高多选题30题左右,案例分析题在15题左右。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中国戏曲史漫话》,下编为《《西厢记》艺术谈》。上编用100个小题目,简要地勾勒中国戏曲产生、发展的轨迹,阐述戏曲剧种、戏曲形式嬗变的来龙去脉,评论戏曲目前重要的作家作品,对与表演有关的舞美、戏衣、化装、脸谱等予以介绍,显其隐奥,示其流变。下编以审美的眼光评赏中国戏曲目前成就优选、影响优选的《西厢记》,对其人物、情节、场面、语言等一一月旦品评,笔调灵动。本书文笔流畅、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兼具学术与文学欣赏价值。
《中国早期戏剧史论文精选》由黎国韬主编
\"《水流云在——中央戏剧学院“编剧理论与创作实践”专业研究生剧作选》,精选2003-2014年间毕业于该专业的六位硕士的毕业大戏(话剧剧本),辅以她们当年的学位论文,以及为出版本书,专门创作的创作谈,是一部集剧本、理论研究、创作心得于一体的总结性的编剧理论用书。 六位作者均为女性,她们或从本科阶段、或从研究生阶段起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现在均在编剧实践、编剧教育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 从此书中,我们既能具体而微地看到拥有七十余年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央戏剧学院编剧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又能感受到六位女性剧作者在专业学习历程中的青春感悟和生命轨迹。\"
2020版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合同文本匹配2019年的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对于当前的工程总承包市场经济活动的合同规范起到了 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因合同文本体量较大(全文共20个条文、70664个字),普通建筑业企业的商务、管理,哪怕是合约、法务部门的人士,阅读、理解起来都有较大难度。有鉴于此,本书编著者作为长期从事工程总承包法律、合同研究的专业律师,通过编写本书,希望能够带给工程总承包行业的从业者一份2020版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的实务解析指引。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针对2020版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通用合同条件的逐条精解,指出条款来源、相关合同示范文本的对比差异解读、适用应注意事项、相关程序流程图(如有)以及关联条文等。下篇则通过专题的方式,针对某些带有工程总承包鲜
《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教学(戏剧化课堂实例上下)》是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研发成果。它以中小学教师为读者,向教师们展示如何以戏剧的方式生动地向青少年阐述思想文化术语(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让思政内容活泼可亲。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适合教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下册内容则 加切合初高中年级的学生。两册图书总共17章(上册8章,下册9章),涉及40多个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思想文化术语)。每一章都包含了术语词条、使用说明、教案和剧本四个板块,可以让教师轻松上手、直接使用。
一出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昆曲复兴路。《牡丹花开二十年》是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的全记录,也是白先勇二十年追求昆曲复兴之路的历程呈现。全书六辑内容从白先勇与昆曲结缘谈起,回顾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除白先勇的个人讲述外,还有主创团队回顾二十年的征程,导演、艺术指导解析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美学建构,演员分享拜师学艺之路等内容。书末附有多篇论文及文献,并有逾200幅全彩剧照及幕后工作照。为了解白先勇矢志不渝的昆曲情缘和美学建构和入门昆曲艺术的典藏书籍。
本书以1990-2020世纪之交30年为时间段,对美国戏剧近期新作家、作品以及戏剧思潮等进行了梳理与讨论。既有宏观概述,也有微观评析。全书分三大部分,围绕身份政治、种族冲突、性别歧视、同性恋等问题,对20世纪最后十年里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尤其非裔、亚裔和拉丁裔等少数族裔著名剧作家及作品进行阐述;分析9·11事件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戏剧在疗愈创伤、调和人际关系、面对忧伤与死亡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指出美国戏剧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进入“后”时代,回归现实,关注疾病、护理、衰老、非法移民等问题,为底层、边缘和被遗忘的群体发声,充分发挥戏剧介人现实与社会的功能。此外,本书对世纪之交30年先后诞生并发展的行为艺术、访谈剧、沉浸式、互动式、网络戏剧等各种实验性和先锋派戏剧做了简要的介绍和探讨。
本书从流程管理的角度来剖析案件代理工作。将案件代理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和55个步骤,使代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结合案件流程管理,分析PDCA工具在案件代理中的应用,分析证据和法律文书的规范化和提升,分析律师团队与当事人、裁判组织联系的规范和提升,同时重视可视化工具和诉讼仲裁专业化成果在案件流程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