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日本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思考,全书分成 东瀛书论 日本书法史 日本篆刻史、书法理论史和书法教育史 三编,从日本书法史、日本篆刻史、日本书法理论史、日本书法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书法的发展过程,不仅详述古代日本书法,更涉及近现代日本书法发展的多方面,是了解日本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刘炳森隶书字汇
《熊伯齐谈篆刻》由熊伯齐先生多年授课讲义精 编而成。对篆刻源流的概览、对识篆习篆的导引、对 工具技法的解析在书中渐次展开。至于历代篆刻名作 的布局奥秘、作者创作的构思细节等珍贵独特的内容 ,读者皆可由此一窥究竟。本书用平实晓畅、切中肯 綮的阐述构建了一座津梁,使研习篆刻者于此有所启 悟,普通大众亦可获得鉴赏与深入的门径?br/>
《麓山寺碑》镌于唐开元十八年(730)九月十一日。因碑立湖南长沙岳麓寺,故亦称『岳麓寺碑』。李邕撰文并行书,碑阳二十八行,行五十六字。碑末纪年后有『江夏黄仙鹤刻』六字。碑阴亦为李邕书,字较碑阳为小。因曾一度嵌入壁间,加之后人妄刻题名于原形阴文字之上,致使字画损伤,故碑阴拓本稀见。碑侧刻宋、明及清人题字、观款。 国家图书馆藏拓本为已经剜洗之南宋拓本。第三行『地位尝高者』之『尝』字左下损,『高』字左半损,右半已挖讹为『焉』字形。十六行『搜』字之『臼』部已成『曲』字状。十七行『止』字成『心』,而碑未『黄仙鹤』三字完好。共四十八开,外框高28.5厘米,宽14.5厘米;内框高23厘米,宽12.5厘米。跋半开。
陆康先生乃海上金石书法家与篆刻大家,近年来,除书法、篆刻之外,他以一己之力广搜博取,分类整合中国闲章萃语,汇编成实用词典,以期惠泽流播,传布久远,为同道者提供查阅的便利。之前编撰的《中国闲章萃语综汇》早已一书难求,成为海内外篆刻家、书画家案头常设的工具书宝典。原书分修养类、励志类、吉语类、禅意类、山水类、景观类、翰墨类、书斋类、蔬果百卉类、虫鱼鸟兽类等,并以专业眼光精选现当代名家印痕作为示范参照。此次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新编闲章粹语》,新增养生类与感怀类,又在原来基础上新增180枚名家印章,品类与内容宏富。
怀素一生非常勤奋,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据《宣和书谱》记载,宋代御府所藏怀素草书多达101件,仅次于书圣王羲之。可惜由于战火频仍,朝代更迭,怀素草书如今存世已相当稀少,较为可信的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食鱼帖》、《藏真帖》、《律公帖》、《论书帖》、《大草千字文》和《小草千字文》。 《中国书法教程:怀素草书习字帖》根据怀素草书的内在规律,总结出草书用笔五法——基本笔法、代笔法、逆笔法、连笔法、曲笔法,结体七法——相加法、省减法、相似法、偏旁法、错落法、尽态法、异形法。从《自叙帖》、《小草千字文》中选出结体美观且为现代所常用的字,依用笔、结体、章法为序排列,对具体的写法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与说明。以便使初学者在领略视觉艺术的享受外,在草书知识方面也能有所收获。
本书是“日本书法经典名帖”中的一册,书中主要收入了日本禅宗高僧的书法作品多幅。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字形流畅优美,充分显示了书法家所具有的深厚的书法造诣。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作品,不助于人们对古代日本书法的特色有一个了解,同时亦可作为临帖使用。 禅宗墨迹所书写的内容,多为禅家特有的辞句,如印可状、尺牍、法语、偈颂、画赞、跋语、寺号、雅号、字号等等,由于禅宗破除了人们对“佛”的偶像崇拜,否定佛教经典的,因此,在禅宗的墨迹里边,已经很少看得到前代所书写的佛经内容,以及千人一面、万卷雷同、正襟危坐、法度森严的写经体了。在形式表现上则更为丰富,打破了以往写经的传统模式,多为手札、条屏、榜书、手卷等等。
本书是晋·唐·五代墨迹选,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鉴赏。
启功先生应王伯祥先生索,临写董其昌草书琵琶行,19米手卷,十分精彩。是我社十余种启功临帖选题新增加一种。
滕西奇先生编著的《史晨碑写法与注译》靠前部分写作技法方面,包括对每一碑的总体论述和写法介绍等等。既有常见公允的说法,又有他自己多年教学的真切体会和独到见解。在书中,他强调了如何才是正确对待传统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汉碑和已出土的简帛隶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论知识切中要领,具体方法切实可行。第二部分是对碑文的注释和翻译,这对学习隶书至关重要。汉碑碑文大多艰涩难读,异体字甚多,加以年代久远,剥蚀严重,给认读和临写带来诸多困难。在这本书中,西奇将文词难点加以注释,并译成现代语体文,对残缺的字句依据资料加以补订,又将汉代某些文字与现代不同的写法进行考证,给予注明等等,这可免于误认误写和书而不知所云之苦。第三部分把残缺和模糊字用黑白两种线条加以修补,既保留了原拓原貌,又尽量
文征明(一四七○-一五五九),初名壁,字征明,以字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与祝枝山、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诸体皆能,而且皆有所成。其篆书师法李阳冰,一笔一画不出李氏左右,书风温和,不失书卷气。其隶书则深受《受禅碑》的影并将两者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所书字法之准 结字方整,笔笔入规中矩,于端庄雄健之中透出一股雅致。而其草书。取法怀素与黄庭坚,确,笔法之娴熟,已达到了精炼的程度,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流美气息。 上述三种书体,草、隶是文征明不常书写的书体,传世作品不多,成就也不如其它书体影响大。 代表文征明书法艺术成就的是他的小楷,其次是他的行书。文征明的小楷以晋唐小楷为基础,具体地讲,师法锺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和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