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才华出众,深为曹操所钟爱。曹操死后,曹丕继魏王位,后又称帝,在政治上对曹植频加迫害,使他过着不安定的生活,才干也无法施展。曹丕的妻子甄后,平素爱读曹植诗篇,同情曹植处境,加上自己日渐失宠,彼此同病相怜,无形中成为诗朋知己,因而也被卷入曹氏兄弟权力斗争之中。她忍辱负重,力求曹氏兄弟和好,继承曹操遗志,完成统一大业,却因此也受曹丕迫害,含恨死去。后来曹植路经洛水,怀念甄后,梦见洛神踏波来会,诵读曹植诗作,并赠明珰而别。曹植醒来,感慨万端,写《洛神赋》抒发情怀。
《京剧常识》是一本专门为京剧爱好者编撰的京剧知识普及读本,尤其适合学生及音乐教师。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部分为所规定的15首京剧唱段及其相关剧目的介绍,以及剧目的来源、历史沿革和名词解释:第二部分为京剧常识,从源流、行当、人物、剧目、声韵和音乐、脸谱与行头、基本功与表演程式、演出习俗等8个方面进行具体讲解,细分为数百词条,并附有数百张图片,图文并茂,四色印刷,既赏心悦目,又非常实用,得到了北京一些试点学校教师的首肯。该书由北京戏剧家协会特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欧阳中石先生为本书顾问,欧阳中石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并作序。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京剧艺术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又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该书收入民国时期的京剧剧本一百五十余个,其中大部分为传统剧目,兼收一些当时新编、改编和流传较少的剧目。所收录的剧本均以“全出分幕”剧目完整刊出,每个剧本除台白、唱词外,还附有剧情说明,说明历史背景,剧情梗概。该书以民国三十八年(1948)版《戏典》(主编为南腔北调人)为底本,可为京剧爱好者提供收藏珍品,为京剧史研究者提供手的史料。
《京剧漫画》是由吉林京剧名票张纯保先生创作的漫画集,收录了张先生三十多年来的 100 幅漫画作品。张纯保先生酷爱京剧这一国粹艺术,唱念做打都有研究,擅长表演花脸戏。票戏之余,张先生把自己擅长漫画的爱好与京剧进行了非常自然而又绝妙的结合,他将京剧的故事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京剧来到漫画中,漫画回到京剧里,他同时赋予了这两种艺术新的生命。由于他对京剧艺术涉猎较深较广,漫画技艺精湛,这使得他笔下的京剧故事、京剧人物生动鲜活,漫画有趣而诙谐。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尚长荣先生为本书作序。
京剧究竟好在哪儿,这事说清楚了吗?京剧到底是国粹还是国渣?京剧何以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我们对京剧的理解是不是一直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有关京剧,本书试图回答的就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始终未能获得清晰答案的问题,在通俗生动地阐释了京剧是一场“了不起的游戏”的背后,提供的是我们今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重新认识的新路径。著名导演郭宝昌一生挚爱京剧,对京剧舞台、源流、掌故都深有研究,是著名票友;又因电影导演的专业熟读西方文艺理论,这让他对近百年来有关中国京剧含混不清的美学定义产生了质疑和思考。经过多年的沉淀,他和学者陶庆梅最终写成了这部以全新视角透视京剧本质的著作。本书不仅从中国文化的内部梳理出了京剧独特的美学特征,摆脱以往用西方文艺理论和概念解读研究京剧的套路,更是深植于京剧
《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汉柬对照)》选取京剧中一百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戏曲故事,在每个故事配以经典舞台剧照作为插图,汉语和柬埔寨语两种不同语种呈现。中文故事翻译成柬埔寨语,翻译时尽量保留中国韵味,表述方式上也更加统一规范。
《中国抒情方式:京剧简识》是通俗地讲解京剧的种种知识以及欣赏要点的艺术普及读物。从京剧鉴赏知识着手,培养读者 听戏的耳朵 和 看戏的眼睛 。在描述京剧的来源、构成和流播之后,结合对古代诗歌、国画形式特点,介绍写意艺术观的哲学背景和文论源头,进而阐述中西文化及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的差异,启发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 之精义。
这本书是一位七旬老戏迷撰写的第四部京剧品戏力作,是京剧知识系列读物“凡人品戏三部曲”的煞尾之作, 共收入22篇文章,内容包括菊坛轶事、传统剧目赏析、观剧之法等。此书足对《凡人品戏一一又一村集》的补充, 中心内容仍足如仙品戏,告诉人们怎杆才能明明白白地行戏。作者功底深厚,学识渊博,对京剧有较深的感悟。全书内容深刻,风格质朴,知识性、趣味性兼具,文笔简练,读之不忍释卷.
本书收录刘曾复先生手绘净、丑行当的各派谱式近700幅,包括六分脸、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揉脸、抹脸、破脸、神怪脸、仙童脸、僧道脸、豆腐块粉脸、筝形粉脸、腰子形粉脸、银锭形粉脸、窝头形粉脸等等,几乎涵盖清末民初以来出现的所有重要谱式,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京剧舞台近百年来递嬗、沿革的轨迹,是刘老一生研究、摹绘京剧脸谱的总结。 刘老自幼嗜戏如命,又得各位前辈大师的亲炙,忠实地记录了钱金福、杨小楼、郝寿臣、侯喜瑞、金少山、王长林、范宝亭、许德义等众位前辈的脸谱谱式,同时融入刘老研究生理、解剖学的心得,遂创立了以七分脸谱式为其特色的刘派脸谱,此一法式已为脸谱界诸家所宗,难怪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生前对刘老在脸谱方面的造诣钦敬有加。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