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基于中山市龙瑞村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 5 条评论 )
    • 孙敏|责编:马明//郭鹏 /2024-02-01/ 中国社科
    • 本书以中山市龙瑞村为个案,通过考察不同市场环境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适应,探讨集体经济及其组织在乡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城市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功能。 本书重点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变迁历史中“农民集体”与集体成员、地方政府、区域市场以及土地资本等主体的互动规则,进而揭示中国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进行自我延续与发展的集体再生产实践逻辑。

    • ¥60.7 ¥98 折扣:6.2折
    • 中国土地制度下的城市空间演变
    •   ( 159 条评论 )
    • 陈鹏 著 /2009-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党中央、国务了守历来重视节约土地和城市集约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以及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的加剧,这一宏观政策目标变得越发清晰而紧迫。 本书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力图透过一般的空间表现特征,揭示土地制度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为我国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促进我国城市的集约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一种新的分析研究思路。

    • ¥25.3 ¥39 折扣:6.5折
    • 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
    •   ( 13 条评论 )
    • 董国义 /2011-12-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董国义主编的《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一书,介绍了世界农业生产形势、谷物贸易状况,详细叙述了我国的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食物供应情况,分析了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形势,论述了我国中长期耕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状况及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水产品等主要食物类别产量趋势及需求状况,并根据我国中长期食物供应的严峻形势,提出科学消费、构建节约型农业社会、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水浇地、扩大灌溉草场、增加可有效利用的农业资源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及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战略性的考虑。

    • ¥19.5 ¥30 折扣:6.5折
    •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丛书/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
    •   ( 9 条评论 )
    • 徐慧 /2013-1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丛书: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以山东省垦利县、吉林省镇赉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为案例,分析了盐碱地产权与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结合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盐碱地经营行为、土壤培肥行为和水资源利用行为的响应研究,提出了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的管理方式。

    • ¥20.4 ¥30 折扣:6.8折
    • 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及分类治理(国家社科基金丛书—经济)
    •   ( 1 条评论 )
    • 邹秀清|责编:陈寒节 /2021-11-01/ 人民
    • 本书稿主体由六部分构成。 部分,从土地税费收入、土地出让金等土地财政收入构成出发,探寻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特征。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极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数变异系数均值和艾肯森指数等指标,定量测度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区域差异;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法系统分析土地财政区域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及区域间差异,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方法研究土地财政动态演进过程。 第三部分,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实证研究不同区域间土地财政收入与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采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厘清不同区域土地财政收入 影响因素;探索土地财政与城市化、产业结构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因区域相邻关系而产生的土地财政策略互动及空间竞争效应。 第四部分,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揭

    • ¥31.2 ¥50 折扣:6.2折
    • 农超对接.怎样做 胡定寰
    •   ( 4 条评论 )
    • 胡定寰 /2010-08-01/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农超对接"怎样做?》简介:“农超对接”就是农产品生产者直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超市,这是我国的一种新兴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不仅超市因此节约了20%-30%的采购成本,而且农户和顾客均从中受益,实现了超市、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多赢。 随着超市的迅速发展,超市经营农产品的数量不断增长,势必会创造越来越多的“农超对接”需求和机会。农民怎样联系超市?给超市直接供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手续?“农超对接”经常会发生哪些问题?“农超对接”是否需要品牌产品?这些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胡定褒研究员,作为我国资深的农业经济学家,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研究领域牵有很高声誉。从2007年以来,他直接参与了“农超对接”实践活动。严谨的理论框架加上丰富的实践,使得他在回答上述问题

    • ¥17.2 ¥28 折扣:6.1折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与探索
    •   ( 71 条评论 )
    • 董黎明,等 /2010-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集合了研究者多年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研究中的方法论探索,试图从理性思考、问题探索、个案研究等角度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的不同方面问题进行思考。 全书分为九章。其中,章至第三章主要是理论性的反思,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脉络、理论依据、定位体系、研究重点进行探讨;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内容是结合编者的研究成果,在介绍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第九章是对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趋向以及应加强重点研究的领域进行展望。

    • ¥31.1 ¥48 折扣:6.5折
    •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与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研究/博士论丛
    •   ( 4 条评论 )
    • 陈阿兴//武云亮 /2015-04-01/ 中国科大
    • 陈阿兴、武云亮等著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与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研究》从商品流通网络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出发,阐述了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发展现状、阶段及其趋势,分析了供销社“新网工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社会经济效应,探索了供销社“新网工程”的要素耦合、网络链接、发展模式及其网络融合等重要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基础总结了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促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和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的对策。 本书可供高校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农业经济管理、流通经济等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对于从事商品流通和供销社事业的经营管理者及其研究人员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26.9 ¥39 折扣:6.9折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研究:以上海为例(4) 施建刚
    •   ( 5 条评论 )
    • 施建刚 /2014-06-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基于上海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的背景,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设计、选择与完善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重点探讨了产权制度、流转收益分配、政府规制以及流转模式选择方法等关键问题,首次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套科学、定量的评估方法和判断依据。

    • ¥21.1 ¥33 折扣:6.4折
    • 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
    •   ( 50 条评论 )
    • 高明秀 主编 /2010-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又紧迫的历史任务,为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好新农村,使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服务“三农”,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本书能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和基层农村工作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运用这些政策法规加快发展和维护权益。 全书共分十一章,为便于广大农民朋友和基层农村工作者快速查阅,本书每章首先列出相关政策法规清单,在全书后分章列出问题索引,编写时力求联系实际,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易查易用。 本书适于三农相关机构管理人员、村镇干部、农民、大学生村官阅读。

    • ¥11.7 ¥18 折扣:6.5折
    • 涉农产业经济学
    •   ( 109 条评论 )
    • 周应恒耿献辉 /2023-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经济学视角提供了一个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等涉农产业体系进行科学分析的框架,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学的范围和局限,从系统论的角度考察了涉农产业体系的发展。

    • ¥21.5 ¥32 折扣:6.7折
    • 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研究
    •   ( 50 条评论 )
    • 方明邵爱云 编著 /2006-04-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上篇包括:政策指引篇:政策、村庄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村庄整治指引、新农村治理规划编制、新式农房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村庄建设管理。下篇建设实例篇。主要精选了我国现代有代表性的10个村庄建设实例,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新农村建设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广大乡镇干部和农民朋友使用。

    • ¥38.9 ¥60 折扣:6.5折
    • 复旦博学 土地管理系列:土地管理概论
    •   ( 197 条评论 )
    • 卢新海 等 /2014-03-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卢新海、黄善林编著的《土地管理概论》是为满 足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教学需要而 编写的一本教材。土地管理概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的专业导论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土地 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内容,建立浓厚的专业 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土地管理概论》在界定土地、土地制度、土地 管理体制的内涵,介绍土地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的基础 上,全面阐述了地籍管理、权属管理、利用管理、市 场管理、信息管理与土地评价等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方法。本书适合作为土地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 教材,也适合国土整治相关部门和行业的的管理者和 技术人员参考。

    • ¥23.5 ¥35 折扣:6.7折
    • 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
    •   ( 27 条评论 )
    • 方明刘军 主编 /2006-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将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统领。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亟需政策指导和理论支持。 本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汇总和梳理。文集分为"历史篇"、"理论篇"、"实践篇"等部分。 本书回顾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汇集了中央及地方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文什,归纳了各方面专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探讨,总结了各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还简要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农村建设典型案例,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 本书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者和建设者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建设事业的

    • ¥25.9 ¥40 折扣:6.5折
    •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研究
    •   ( 86 条评论 )
    • 程志强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研究》从促进农业产化发展的角度讨论土地流转制度创新问题,构建了一个涉及农业产业化契约安排和农地流转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纳入行业特征、区域经济和文化结构以及国家制度安排等因素,根据区域差异,分析了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四个地区的多个典型案例。《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研究》建立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的政策建议,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选择和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12 ¥20 折扣:6折
    •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与案例研究
    •   ( 3 条评论 )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2-12-01/ 轻工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培育乡村消费热点、带动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乡村特色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探索了路径,提供了经验。 本书中“特色产业”是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通过自主创新,培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将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使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区域经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或农业产业体系。 从2011年开始,农业农村部陆续开展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 经过多年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工作快速推进,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村

    • ¥43.53 ¥68 折扣:6.4折
    • 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
    •   ( 209 条评论 )
    • 秦红增 著 /2012-06-01/ 商务印书馆
    • 秦红增编著的《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以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为基础,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新型农民”即“文化农民”研究,以明确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的行动群体和受益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乡村教育;二是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生态、社会与文化“三和谐建设”,即通过典型个案分析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的目标、内涵、路径等问题,以期探求中国乡村转型与重塑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对中国民族地区乡村未来发展方面做了预测,认为“文化多样”是统领。只有这样,乡村才拥有与城市不同的发展优势,才可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才能在维持人类文化多样性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贡献。

    • ¥15.6 ¥26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