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种侵权法的理论诠释》致力于探索和构建社会普遍信任机制下来来财产利益的民法保护理论体系。对那些形成于过去、实现于未来的预期利益来说,财产法的规制路径有无限扩张财产类型的危险,侵权法的规制路径则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杨彪运用法教义学的方法系统地讨论了可得利益损害赔偿问题,对侵权法范畴下的诸多理论争议进行了梳理和澄清,并主张通过动态归责体系来协调损害救济与风险分担的关系,对可得利益的理论框定、模式选择、规范设计、类型区分、司法运作以及立法改进等疑难问题给出了契合转型中国复杂情势的解答。本书为现代财产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充分的知识注解和学理支持,展现了未来世界治理的民法图景,对推进中国侵权法乃至整个民法的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随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陆续扩充本丛书品种,目前已有61种之多,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2011年3月基于市场需求推出第二版*批,2012年6月推出第二版第二批,2013年10月推出第二版第三批。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