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指南(总第60集)》针对刑事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提供指导性意见。本书分为刑法适用、司法前沿、司法实务、法律释义、案例评析等五个部分,书中引用的资料可靠性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法律指导用书。
本书根据2012年3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编写而成,以《刑事诉讼法》条文为框架,以问答的形式解读《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全书所有章节条文均包括“新旧对照与详解”、“适用解答”两部分:“新旧对照与详解”部分旨在揭示新法相较原法的增改之处,阐明新法增改的依据和意义;“适用解答”部分旨在通过具体问答的设计和必要的案例辅助,廓清新法适用中可能面临的难点、疑点和可能忽略的细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索引相关条文。本书内容简洁、精准,可供公检法司律师等专业人士工作使用,也可以作为广大社会公众和法科学生学习新刑事诉讼法的资料。
《刑事诉讼原理(第三版)》是宋英辉老师的一部力作,自版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得到学界广泛好评。书中从刑事诉讼理念、原则为起点,对刑事诉讼的要素、构造及程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详尽的讨论,是一本优秀的探讨学科原理的研究生教材。本次改版,作者补充了近年来本学科的新的法律法规及发展动态,并根据实际授课情况调整了图书体例,是本书更适合教学使用。
本套 练习题集 是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刑事诉讼法》的配套辅导用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同步练习题,具体包括概论、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管辖,回避 ,辩护与代理,证据概述,证明,强制措施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期间与送达,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 立案 ,侦查 ,起诉 ,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执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共27章以及三套综合测试题。每章练习题有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等题型,章后附有正确答案和详细的解析,便于学
《刑事司法指南》面向检察院系统,针对刑事案件的监督、提起公诉和自侦自查,在刑法理论、刑事司法实务方面全面研究、反映司法改革、司法建设、司法发展的动态与成果,追击并剖析刑事司法领域新问题。
南英主编的《刑事审判参考(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专刊总 06集)》立足于司法实践,对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中涉及的突出的法律适用、政策把握等问题作了全面梳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适合办案参考使用,对相关理论研究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本法官、检察官、公安人员、刑事辩护律师等法律工作者 的工作手册与教学、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刑事诉讼法-制度学说案例(全国法律硕士专业 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规划教材)》编著者洪浩。 《刑事诉讼法-制度学说案例(全国法律硕士专业 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规划教材)》将刑事诉讼制度 、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阐述。全书共分为 二十章,从绪论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开始,分别 探讨了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 则、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刑事诉讼管辖、刑事诉讼 强制措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据规则、刑事诉讼 证明、刑事立案、刑事侦查、刑事起诉、审判程序概 述、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与核准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执行程序、特别程序以及涉外 刑事诉讼程序等内容。每章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 “知识结构图”以简练的图表方式提示本章的基本 内容:“知识点精析”部分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刑法适用、司法实务、司法前沿、证据运用、疑案剖析五个部分,收录了*刑事司法文件的解读、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实务中争议较多的热点问题及案例,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资料翔实。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刑事司法实务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教材秉承问题与主义结合、概念与案例结合、法条与理论结合、教学与考试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注重理论性、系统性的同时,注意实践性和稳定性,既注意全面、系统、准确地阐明国家基本法和司法解释的内容,又注意吸收和反映科研*成果与司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简明、通俗易懂。本书作者根据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11月22日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公安部于2012年12月13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法院于2012年12月20日发布的《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解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2012年12月26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
《警官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内容包括: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法律监督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未经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保障诉讼参与人权利原则;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刑事诉讼法》及其立 法、司法解释,由杨雄编著的这本《刑事诉讼法教学 法条》以专题形式对法律条文加以分析比较、总结归 纳,又通过突出重点法条、提示关联法条、标注核心 语句、活练历年司法考试真题等方式,将其中的重点 内容直观地传递给广大读者朋友,从而形成对法条的 灵活记忆与深刻理解,帮助广大读者朋友们便捷、全 面、深入地掌握法律法规的真谛,提高各类考试的应 试水平,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得分能力。
法律一本通 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19年开始对刑事诉讼法一本通进行第七次改版,丰富了其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以达到 应办案所需,适教学所用 的目标。该书以2018年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条文为序,逐条穿插关联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请示答复和部分地方规范性文件,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适用,是广大师生及相关实务人士查阅、解决有关法律问题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本书以犯罪控制作为视角,研究宏观的刑事诉讼问题。也就是从犯罪学的语境出发使用犯罪控制一词,并用以观照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启动、侦查、起诉、审判等各种程序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度”是控制一词的基本内涵,作者认为,犯罪控制既是刑事诉讼中惩罚犯罪的“度”,也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度”。就国家启动刑事诉讼而言,惩罚犯罪是其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而人权保障是保证刑事诉讼不偏离既定方向的有力手段,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必须统一在犯罪控制的“力度”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