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是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它涉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等范畴,而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作为国际安全的基础,也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际安全、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国际安全中的裁军、军控与防扩散,以及非传统安全议题等。
让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循证据法。本书主要分为如下七个部分:第一章 证据法与知识论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第一节 知识论的必要性,第二节 知识论的冗余说,第三节 知识论的基础性与认识方法的法定化。第二章 事实、命题与信念,第一节 关于事实的理论争议,第二节 真 与法律规范,第三节 命题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信念的功能。第三章 命题确证,第一节 命题确证的优先性,第二节 印证模式 之争论,第三节 事实证明理论之重构。第四章 信念确证第一节 知识是否优于信念,第二节 探究与美诺悖论,第三节 认知目标与证明标准,第四节 信念规范。第五章 信念与理由,第一节 我国证据法学理论不足,第二节 证据主义,第三节 证据诠释,第四节 敏感条件与安全条件。第六章 公共知识与司法认知,第一节 公共知识的界定,第二节 公共知识的功能
本书是 一带一路 倡议与中国国家权益问题研究 丛书中的一本,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也是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书作者是武汉大学法学院王阳博士。本书也是杨泽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规则体系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海洋的流动性和整体性使海洋问题突破海洋政治边界,海洋问题日益演变成为区域甚至全球性问题,本书重点从海洋治理的法律问题入手,结合海洋法制度的最新发展,探讨全球海洋治理对海洋法律机制和海洋法律规则的影响,讨论海洋法制度对海洋治理新议题的规制,并对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区域能源合作是当今世界能源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区域能源合作的进程中,完善的法律模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区域性组织,它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六国组成。目前,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稳定发展,推动各成员国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的主要支柱,它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能源合作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前,机制化与制度化建设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的一个重点,组织的制度规则及机构设置也在其机制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 br 本项研究立足上海合作组织区域能源合作发展的
本书是高永富教授几十年来专注于中美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研究的论文集,所收录文章均已公开发表。文集涉及历史上(2010年之前)的诸多中美贸易争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研究,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2)美国对我国 特别保障措施 的立法与案例研究;(3)美国贸易301条款与反倾销法的立法研究,以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4)中美反补贴争端案例研究,如中美铜版纸反补贴争端;(5)美国 购买美国货 条款研究,批评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并探究了我国的反制措施;(6)中美贸易涉及的WTO规则研究,指出美国国会的有关货币立法违反WTO规则;等等。
自 1787 年提议和起草《联邦宪法》,到 1789 年正式批准,对于是否应该批准《联邦宪法》曾有一次紧张而重要的大辩论。麦迪逊、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在一系列文章中表达了支持它的主张,后被称为“联邦论”。而反对批准的论证则由多个作者以多种形式表达,其中多数人使用了假名,后来这些文章以“反联邦论”闻名。本书是反联邦主义者所写的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评论文章与信件的合集,涉及联邦权与州权、宪法解释权、审判权、税法、常备军、参众两院与总统的权力分割、权利法案的缺失等等,是理解美国《宪法》与制宪历史的重要文献。
本书主要阐述东京审判期间中国检察官团队的工作与贡献,包括确定审理日本战犯罪行的起始日期、提出受审战犯的名单、参与起草《起诉书》、查访收集众多证据、邀集关键证人出庭、法庭起诉陈词、汇集整理文档,等等。本书力图论出有据。在引用大量庭审记录、国际条约、外交函电、媒体报道和当事人事后回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不仅为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更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东京审判的概貌和意义。
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国际贸易概念本身在迅速扩大,由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展到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急剧扩大并复杂化,与其他课程产生许多交叉、重叠。本书仍以传统的国际商法为基础,即以国际货物买卖关系为主的国际商事关系和国际商事组织关系为主要内容,以私法规范为主。适用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专科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和对国际有兴趣的读者。
本书分为三章,从国际仲裁、海外诉讼和企业风险控制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我们相信这本凝结了金杜争议解决部全体同仁心血的作品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提供参考和帮助。
本著作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基于贸易网络结构、RTA网络结构和RTA深度之关税壁垒三个维度考察 一带一路 RTA网络化形成及其贸易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br 第一,文献综述。本著作将 一带一路 RTA网络化形成及其贸易效应的相关文献分成三大部分进行综述。 br 第二,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RTA网络的现状及特征。 br 第三,贸易网络与RTA形成。 br 第四,RTA网络的贸易效应。 br 第五,RTA深度之关税与贸易网络的关系。 br 第六,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br 本著作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经济学领域来研究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RTA网络化形成及其贸易效应,并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理论预期结果进行验证和预测分析是本著作最具特色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理性。”历史上没有一部的法典不以完备的思想为基础,只有先了解法律思想,才能具备法律精神,进而提升法律的价值。 英国当代法理学罗伊德勋爵撰写的这部法学基础著作,告知人们如何运用缜密的思想,分析法律的理念;检讨古往今来不同社会对于法律的看法,进而研究法律观念与社会观念的交互作用;讨论法律在未来迫切需要处理的难题,是一本重要的法理学经典读本。
本书从上海法院2017 -2018年受理及审结的数千件知识产权案件中精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指导性的案例。每个案例均设提要、案情、审判、评析四大部分。每个案例在提要部分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在案情部分介绍基本案情,在审判部分详细介绍审判理由和判决结果。评析部分是在概述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判决的法理和法律依据。本书是中英对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