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伟编写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理论、消费者保护机构、消费者权益等基本理论的内容。中篇为特殊行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包括金融消费、医疗消费、电信消费、房地产消费、旅游消费等内容,第三篇为消费争议解决机制,对消费者保护的具体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德文原著于2012年由德国贝克出版社推出,是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诺伯特·霍斯特在古稀之年为普通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通识小书。作品关注的主题是刑罚的目的,换言之,惩罚的意义是什么?哪些行为应当受到惩罚?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检视了与之相关的、最为重要的立场。根据作者的分析,无论是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主张还是功利主义者的预防论,都无法通过理性的审视。相反,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一种以普通公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刑罚威慑理论。全书论述简明清晰,作者以一种普遍可理解的书写方式处理了一个哲学与法学之间颇具争议性与紧张关系的话题。
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范进学教授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强宪法实施、教育和监督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集中关注其中的宪法监督问题。本书在既有制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外相关制度经验,试图厘清宪法监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宪法监督的主体、拓展宪法监督的内容和对象、提出在宪法监督制度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方案,并设计宪法监督的程序,为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提供借鉴。
卓冬青等编著的《婚姻家庭法》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本次修订,除了结合《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11年8月13日起实施)外,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011年4月1日起实施),对第三版的婚姻关系法和涉外婚姻家庭继承法律适用的内容进行较大的修改。本书经修订后,观点更新颖,引证法律更充分,章节布局更合理,语言表述更简练。《婚姻家庭法》从婚姻家庭的理论、婚姻关系法、家庭关系法、继承关系法、涉外婚姻和区际婚姻家庭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等方面,对我国婚姻家庭法进行系统阐述。同时,对一些法律尚无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社会现象也进行了分析。《婚姻家庭法》体现了婚姻家庭法立法的*要求和司法的*精神,也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做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第2版)》以我国《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为依据,紧密结合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借鉴外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婚姻家庭继承立法与司法实践,吸收国内外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论述了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识。
《法的门前》是美国各大学法学院比较通用的一本法律教科书。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本书旨在展示美国的法律过程,不只通过描述,而且通过让读者置身于你来我往的争辩之中,而强调法律讲论的重要意义。本书模拟了美国法律过程的实际运作,打开了进入法律和社会的大门。本书所提供的法律规则、原则和案例,都是社会科学、历史和文学等知识语境中的论辩和讨论素材。本书曾在华夏出版社出版本书第8版中文本,倍受关注,多次加印。本次申报的是原作者从已经出版的9版的内容中精心选择重新编撰的精华本。由作者与本书的翻译者邓子滨重新整理,在获得作者重新授权后安排在北大出版社出版。本书更新诸多图片,也克服了原版字数过多,篇幅过大的缺陷,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卡尔·拉伦茨著范雪飞、吴训祥译的《法律行为解释之方法——兼论意思表示理论(当代德国法学名著)》之重点,更多的不是对现行法律状况进行阐释,也较少对具体情形进行决疑论分析,而毋宁是阐释指导性原则的变迁和对相关问题进行概念性把握。本书在考察时,着眼的是现行德国私法,考察的结果也欲仅仅直接适用于德国私法,但是它必然会超越德国私法的范围,因为接下来所要探究的问题,如意思与表示的关系、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关系等,是“永恒使命”(ewiger Aufgaben)意义上的永恒法学问题,此类问题不限定于某种单个的实证法,也几乎不可能被人们所穷尽地解决——本著作也没有把它穷尽的解决。
本书对我国新出现的大调解制度的经验,运用了上海和绵阳等地方的实证性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对于现在各地法院出现且重视的审前程序的调解、诉调对接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指导实践,同时对调解制度原本基础的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了澄清。
刑法学研究应该实现语言论转向,刑法解释本来采取着并且应该采取客观解释的立场。对刑法的客观解释是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结合,是语义解释和语用解释的结合。语义解释划定了刑法文本意义的大致范围,是客观解释的基础;语用解释补充、完善了刑法文本对当下案件的具体意义并使其明确化,保证了客观解释的实现。语义解释应遵循语篇原则,解释者须往返穿梭于刑法文本的部分和整体之间,在字、词、句、段、篇之间循环,以求得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的基本意义;语用解释是在特定语境中确定刑法文本的具体意义,解释者须在认知图式和刑法文本、法律规范和案件事实、判决结论和大众期待之间进行语篇外循环,使刑法文本的具体意义得以产生。
国际人道法,主要是关于战争或武装冲突的行为规范。打仗本是你死我活,残酷无比,但居然还讲法律,还有规则,且还是所有国家及交战方都必需遵守的规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也正是人类理性闪亮的一面。 本书通过解读国际人道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来了解该法律体系的保护机制及一些重要问题,如作战方法、手段,以及武装冲突的性质,并涉及如何惩治战争中严重违反人道法的行为。
本书从人力资源工作实务出发,针对现行的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主要条款,对劳动合同签订、条款书写、履行与变更、解除与终止、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劳动纠纷的处理等方面,以及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各环节的操作上。就如何来避免各类劳资纠纷的产生,分别做了阐述,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技巧;同时,引入一些经典案例并加以分析,找出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此外,《劳资纠纷节点分析与应对》用通俗的语言来解读企业可能闯入的违法与败诉误区,帮助企业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等环节中进行合法操作,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上,规避可能发生的败诉风险,力求能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公司法实战智慧(二)》由广州市律师协会企业与公司法律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写,是在2016年出版的《公司法实战智慧》基础上的又一成果。本书中的实务案例和理论文章,多来自广州律师为公司和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实践,由本书编委分组编辑完成。本书的框架结构由各位作者撰写的应用法学研究文章及大量与理论文章相配套的案例构成。文章和案例结合了本届公司委多期沙龙的研究主题,是广州律协公司委的综合研究成果的结晶。书中部分案例来自于广州律师的积极投稿。本书既有较深的理论阐述,又在程度上反映了广州律师在公司法律实践中的成果,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实务好书。
《私法中的人》作者星野英一,人虽是肉体的存在,但其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具备理性和意思的,可谓是伦理的存在。人作为肉体的存在,虽然为了生存首先不得不从事严酷的劳作,但是人的生活并非至此为止。人类在寻求日常食物的劳作之中,只要能有些许余裕,便会再去寻求余裕,去追求美,这样,艺术的世界终于诞生了。而且,人类要寻求人生的意义,此时就要追求世间有形物质之永恒,触及到宗教的世界。无论怎样,对人而言,生之价值不可或缺,从此意义上而言,精神世界是具有价值的。
“中欧信息社会项目”是中国政府与欧盟之间的合作项目,旨在根据中国信息化工作的 政策和实施战略,加强中欧交流与合作,通过信息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书系统介绍了欧洲的数据保护法律制度,涵盖了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进展情况。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集中阐述了公司应如何遵守欧洲的数据保护法律。考虑到欧洲数据保护法的复杂性,为使读者能够很快形成全面的系统认知,作者首先概述了其主要法律文件和制度:其次,对其中的基本法律概念、法律适用以及国际数据传输问题进行了专门分析:最后,就公司如何应对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数据保护问题,作者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建议。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的附录部分为读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本书对我国数据保护的立法和公司实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何种程度上婚姻是一种契约,婚姻能给夫妻双方提供什么,婚姻契约的强制履行困难是什么以及强制履行失败的结果是什么? 在本书中,作者们鉴于“动机”在家庭法中的关键作用,采用了经济分析的方法对结婚和离婚进行分析。他们强调了错误的立法设计会带来与立法初衷相反的结果,同时证明了为促进夫妻双方长期的忠诚行为家庭法需要提供动机。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讨论了对结婚、同居和离婚的经济分析的成果。这些文章围绕四个主题展开:关于婚姻的契约考察;关于离婚的约束框架;有关婚姻和准婚姻的交易与承诺;关于自由离婚法所造成影响的实证研究等。
税收法律实务教程的核心内容由个案组成,覆盖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重点、难点、疑点;并围绕案情提出问题力图激发学生讨论、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案件的若干种可能性;以简明扼要的解题思路代替标准答案,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提示,从而*程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相关法律链接则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 《税收法律实务》第四版,主要根据第三版出版(2011年)以来新的税法领域的规定更新相关内容,比如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方面的一些新规;并替换增加一些*领域的案例,比如PE融资方面的一些案例、房地产方面的一些案例等。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律师、公证事业在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同时,其本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律师、公证工作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律师、公证员队伍不断壮大,律师和公证事业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律师和公证制度,获得律师和公证员队伍的有效帮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的编写从这一目的出发,在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律师和公证制度的同时,力求反映律师和公证事业的*发展动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同时,注重发展其基本职业技能。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执业律师和执业公证员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