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域下刑事损害赔偿权多维研究》是一本学术专著。我国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权,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使诉讼具有经济性;二是使惩罚犯罪、保护权利目的实现。然而我国被害人刑事损害赔偿权存在诸多漏洞,同时高法司法解释又忽略了一部分被害人行使赔偿权的可能性,如被害人几乎无对精神损害进行索赔的权利。该书从实证分析角度,去验证限制被害人损害赔偿范围,不仅没有维护被害人的物质损害赔偿权利,同时还限制,甚至否定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背离了刑事立法目的初衷,超过了司法解释权能范围。因此,要恢复刑事损害赔偿权的保障功能,应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通过比较法梳理值得借鉴的域外经验,恢复刑事损害赔偿的能力功能,对其在规范层面重新定位。
《贿赂十罪认定与处理实务》有三百余个案例,一些最近判决的案例也被收入书中。这些案例都较为典型,既有案情的叙述,也有法院对定罪量刑的说明,有的案例还有被告人的上诉理由和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本书既有对有关贿赂犯罪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详细阐释,也有对有关贿赂犯罪争议问题的深入研究,还有对有关贿赂犯罪知识点的案例说明。
为了便于 及其工作人员、研究者、广大群众在工作、学习中查阅刑法的规定,准确了解刑法的修改情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刑法历次修改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以2021年3月出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刑法特刊)为基础,对2020年修正后的刑法文本进行了审定、编排,增加了法律解释,根据历次刑法修正案、涉及修改刑法的决定对刑法相应条文作了标注,形成刑法2021年审编版。同时,为了查阅方便,在分则条文中汇录了经相关司法解释确定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