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进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调适能力,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现代领导心理研究表明,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讨,系统阐述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领导干部的主要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等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心理健康调适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心理活力、增强心理动能提供科学指导。该书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育长时和兴主编的 领导干部履职核心能力建设书系 之一。
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干部应急管理能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特别组织编写了该培训教材。全书围绕突发事件全类型和突发事件应对全过程,从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各个环节,详细介绍应急管理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为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供实用参考。
本书共分五篇43篇文章,包括治安纠纷调解实务,如治安纠纷调解的 适用区 与 禁区 、 六步骤 掌握普通调解主动权等;民间纠纷调解实务,如帮助 公民解决纠纷,除了调解还有哪些形式等;纠纷调解的技巧与方法,固定证据才是调解治安纠纷最好的 方法 等;新时代派出所纠纷调解操作反思,如公安机关可否调解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治安纠纷等;典型纠纷案例评析以及附录公安行政调解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独立文章的形式解读派出所工作中纠纷调解中常见疑难热点问题,对派出所纠纷调解的实践工作有极强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本书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江小涓会长领衔编著的 塑造数字中国 丛书之一,立足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高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围绕数字政府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系统阐述了数字政府的来龙去脉、本质特征、时代意义、运行形态、技术逻辑、数据赋能、管运模式、安全发展和数字素养等前沿议题,既可作为启发领导干部系统性思考的通识读本、亦可作为学术研究的借鉴参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作序推荐。
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基础性调查,是工会组织的一大品牌。自1982年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会同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系统调查开始,基本上每5年进行一次。2022年1月至9月,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本书选编了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相关成果,包括1篇调查总报告、13篇专题调查报告、15篇地方调查报告、9篇产业工会调查报告和1篇网络专项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自2017年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以来我国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新情况新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反映基层和职工愿望心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工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指导开展 互联网 、 放管服 等一系列实践改革,推动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助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本书以需求导向的数字治理服务创新为理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对政府网站建设、移动政务的发展、政务热线的转型、智能政务服务的融合等领域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呈现了我国治理数字化发展与转型的实践,总结了成功的模式与经验,探讨了存在的不足,并就我国治理数字化转型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关注的领域提出了建议。
本书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以新时代中国公共组织变革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央和地方公共组织变革案例库,构建 优化协同高效 本土化自主性理论框架,系统分析新时代组织体系变革逻辑,全面提炼组织变革的中央和地方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数据要素对组织变革的赋能与重塑,客观剖析当前组织变革的运行障碍及制度根源,最终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持续优化组织变革实现路径。
......
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为研究主线和问题意识,将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之现代地方政权结构与县域社会阶层、社会背景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县政的权力结构、制度运作、社会管理与控制、县域公务员群体、相关利益群体、社会背景等历史实况;突破了传统单纯以县行政制度为主的县政研究体系和框架,将制度史和社会史、知识舆论史等研究视角及其内容相结合融会,并从大历史的视域将中国古代县政发展脉络及其古今之变贯通映衬对照,从整体与具体中把握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发展的内涵、演进的轨迹、具有的特点、得失成败及其经验教训。
社会政策事关人民福祉与美好生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新动能,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本书是第十六届中国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的参会优秀论文集。第十六届论坛以 共同富裕与社会政策创新 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从事与之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我国社会政策创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论坛,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本次大会的共识。
本书重点讲授LP、Logistic、Probit和Tobit模型,多元方差分析及SPSS应用,对应分析及SPSS应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及Stata的应用,线性回归三大基本问题及E-views应用,神经网络及Matlab应用,遗传算法及Matlab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及Amos应用,系统动力学及Vensim应用,多层线性结构模型及HLM应用等内容。
本书展示的是年度中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价结果。本报告主要分为总报告、指数分析篇、典型案例篇三部分。总报告阐述了县级政府绩效的评价背景、评价指数文献综述、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特色,系统呈现了县级政府绩效评价方案,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体分析、省份分析和区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县级政府绩效的对策建议。指数分析篇进一步对县级政府的发展成效、社会治理、政府能力等三个维度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各维度绩效的对策建议。典型案例篇围绕县级政府绩效以及发展成效、社会治理与政府能力等方面的标杆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各案例在改进政府绩效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
市场综合监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合理配置各层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职责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本书分十章,考察分析了中国市场综合监管的历史沿革、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治理工具,论述了市场准入制度、信用监管、反垄断监管、市场秩序规范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市场综合监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是该领域具有前沿性的成果。
本书主要研究公共管理环境、公共部门角色及职能定位、公共管理人员道德修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管理法治与监督、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第三部门、公共危机管理、公共管理的变革与创新等内容。《BR》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系完整。既包括基本概念界定、基础理论探讨,也包括公共管理实务的研究。第二,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研究**的公共管理问题。第三,便于学习和教学使用。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多数章后还安排了案例,方便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
本书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置于供需双方的角度,关注异质性社会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之间的互动,认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追求总量均衡和效率提升。从需求而言,需要满足农民、市民以及流动在城乡之间的农民市民化人群(简称“准市民”)三种异质性社会群体“共同和有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从供给而言,针对不同公共品属性的公共服务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同时,作者还从理论上提出完善政府供给,引入社会供给,消除制度壁垒等多重措施建构解决制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政策框架,并以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实践案例作为实证研究,既分主题,也兼顾区域,调查了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小(城)镇在新型
本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聚焦国家与互联网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实践经验,采用质化与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网络内容治理、信息隐私保护和国际网络治理等重要实践议题,对大数据时代网络治理的现实挑战、发展特征和治理逻辑进行探索,尝试推动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该书既对中国互联网治理的现实进程进行了年度盘点,又为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健全提供了理论支撑。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组织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 政治学虽然烙有明显的西方学理印记,但是处于转变时期的中国需要其现代的观念、制度设计和生活指引,这就要求人们在从事政治学研究时,必须将西方学理、中国传统与当下需求紧密集合起来。本书循着政治结构分析的进路,从勾画政治学轮廓入手,对政治生活的价值层面、文化构成进行叙述,接着对政治制度、政策过程进行解析,再就是对政治组织与政治生活进行描述。此外,每章后都提供了可进一
朱见深,明朝第八任皇帝。父皇的沉浮铸就了他的不幸,陪伴他的养母和宦官是他 依赖的人。他一生任用的宦官,既有乱政的汪直,也有正直的怀恩。政坛上,他默默无闻,无所作为,却也无意间“缔造”了一个充满活力、极富特色的明朝新时代。主要同时讲述了明宪宗清理天顺末年叛乱、平复两广平复荆襄流民,并对河套进行清理,驱赶鞑靼部落等内容,给读者还原了一个从中起到或开拓、或中兴、或傀儡作用的帝王形象。后期并宠同年汪直、梁芳等人,明宪宗宠信太监,使其监督军务,提督京营,并操纵官吏任免,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官不聊生。成化十八年(1482年),因群臣屡谏,始罢废西厂。不过明宪宗仁厚,善于纳谏,罢逐汪直等小人,重用李贤,国库充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明宪宗朱见深驾崩,时年41岁,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
全球治理是冷战后兴起的国际关系热点问题,深受各国学术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网络安全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已深刻认识到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性,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已成大势所趋,确保全球互联网安全运行是在网络空间为全世界提供 公共物品 的要求。将网络安全纳入全球治理的视野和框架,成为具有高度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新兴课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转折点,全球治理陷入困境;新冠肺炎疫情更使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遭受重创;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中国主张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下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
有效的案例教学应如何开展? 案例讨论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什么样的案例才是好案例? 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 案例写作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林恩的《案例教学指南》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富有启发性的阐述,是一部经典的案例教学法著作。全书从案例教学的发展与目标、案例教学的技巧、案例的选择与使用、案例的写作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了案例与案例教学问题。作者还在图书末尾附上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分析样本,供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非常注重在宽广的学科背景下探讨案例与案例教学方法,因此,本书广泛适用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法学、医学等适合案例教学的各个学科,是案例教学方法领域一部集理论指导意义与实际运用价值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林恩的《案例教学指南》一书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它
本书按照 政策目标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 政策调整 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多维共轭RE因子评价体系,提出时间-空间-产业等多维模式下的评估理论与方法;从应用层面上研究了国家-地区-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及运行效果,提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节能减排政策的措施和建议。
本书对2021年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回顾。2021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完善行政组织体系、深入推进 放管服 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法法典化、建设数字政府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行政法理论界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程序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组织法等领域继续研究,聚焦卫生法治、教育法治、科技法治、行政争议解决领域一系列重点、热点问题,研究体系和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和丰富。同时,书中持续关注北京市行政法治发展取得的年度成效,展望 十四五 时期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