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影像记忆》是一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作品。 本书通过图片影像方式集中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主题图书,内容精心选编自新华社公开播发的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或资料图片。全书把握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总基调,通过新华社独特、权威的历史资料图片百余张,加以精心编排整理,分为七个部分,展现了解放初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并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场景。同时,本书还重点收录了志愿军英烈图谱、与战争相关的文艺作品、文物遗迹等图片,呈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铭记,阐释了鉴往知来的现实意义。
机器拥有生死决定权,意味着什么? 当 捕食者 无人机与谷歌汽车拥有同样的自主性,当一个能够捕获自己目标的武器遭受 黑客攻击 ,将会发生什么?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是目前,可自主攻击目标的武器技术已经问世。 《无人军队:自主武器与未来战争》广泛研究了自主武器的诞生、禁止自主武器的争论以及相关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这本书走在关于 改变战争游戏规则 辩论的前沿,涉及军事历史、全球政策和尖端科技等多个领域,强调我们必须利用技术使战争变得更加精确和人性化,同时不能放弃人类的判断。在做出生死攸关的决策时,没有什么能够替代人类。
近年,恐怖袭击事件频发,恐怖组织也呈现网络化、扁平化和碎片化趋势。全球反恐形势纷繁复杂,十分严峻。 了解恐怖运动如何被铲除的历史规律和经验,可以加速终结恐怖组织,减少不必要的恐惧与过度反应。因此,本书系统分析了历史上的恐怖活动和组织,归纳出六种终结模式: 一、斩首 群龙无首,混乱直至溃散; 二、谈判 组织被纳入合法政治进程; 三、成功 达成目标后,解体或停止暴力; 四、失败 自我挫败,陷分裂,失支持; 五、镇压 遭国家运用武力打压、粉碎; 六、转型 转变为犯罪、叛乱、战争等。 全书还涉及恐怖主义概念的四大特征,恐怖活动的三种战略行为体,恐怖主义达成战略目标的四个条件,恐怖组织内部瓦解的四类情形,恐怖组织失去民众支持的三个原因,恐怖组织的五大战略手段,等等。 通过大量案
本书挑战了古巴导弹危机的传统叙事,凭借白宫新解密录音、苏联克格勃档案,以及军方报告和大量当事人的回忆,沙希利·浦洛基教授扩展了旧有的叙事框架,纳入赫鲁晓夫、卡斯特罗等关键参与者的视角,勾画出这场危机的完整画面;深入关键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决策反复变化背后的惊心与焦灼; 透过普通官兵的眼睛,从下层视角观察危机的历史,在无数个不起眼的细节中,追问危机得以解除的真正原因。 相比于为避免战争所做的正确决定,出于误解和恐惧而犯下的无数荒诞、愚蠢的错误,才是值得 借鉴的教训。
实现太空威慑是美国太空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在第二太空时代,美国将太空威慑作为国家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通过太空威慑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维护美国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太空威慑战略也因此成为其宣示太空力量、应对外界挑战的关键政策,同时发挥着引领美国太空能力建设、明确美国太空作战时机的重要作用。本书以威慑理论为基础,广泛梳理分析美国的政策文本和相关实践,按照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从理论框架,历史演变,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方法,战略工具,战略的困境、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对第二太空时代的美国太空威慑战略进行研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对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指示精神,密切配合各级党委、纪委、党校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党性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警示教育,中共中央党校有关课题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反腐倡廉警示读本:高官腐败案例剖析》一书。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宝生分别为《反腐倡廉警示读本:高官腐败案例剖析》作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