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 二拍 ,作者凌蒙初。与 三言 合称 三言二拍 。刊于明代崇祯年间。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本书重要内容,则是大胆地暴露、揭发了封建统治头子们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 本书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的作品。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已大量发展起来。一般地讲,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于这个阶段。作为市民文学特点的话本文学,自然会把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到作品中来。像《施润译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等篇,都透露出一些消息。 本书收录了四十篇风格名异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多*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 说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 各种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 《醒世恒言》因为刊行较晚,文人创作的成分较多,修订润饰之处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共60回。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备受磨难,本着忧国忧民、激愤忾悯的情怀,其诗作较真实地描述了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面貌,反映了民间疾苦,有“诗史”之称。杜诗艺术成就极高,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千家注杜”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共8册)》,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
《诗疏平议》是“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系列之一。《毛诗正义》为唐人孔颖达所撰,黄焯先生认为此书“意在申毛,而每失毛旨”,“故清儒说《诗》,多纠其失”,黄焯先生“集诸儒箴孔之说,以补孔之所未逮”,是为《诗疏
北宋 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 安石诗文选辑。王安石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本书精选王安石代表性诗文多篇,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力求全面完整地反映王安石的诗文特色。
北宋 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 安石诗文选辑。王安石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本书精选王安石代表性诗文多篇,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力求全面完整地反映王安石的诗文特色。
......
......
《孟浩然诗集(上下)》择通行的明刊本为底本,参考它本,加以简单的注释,选择历代汇评,以精当典雅为准。此外,散见于史书、类书中孟浩然诗作、散句,近人有辑佚之功在前,予以保留。唐人王士源序、孟浩然传、诸传本提要也一并作为附录。全书收诗计二百六十余首,书影数篇。
《孟浩然诗集(上下)》择通行的明刊本为底本,参考它本,加以简单的注释,选择历代汇评,以精当典雅为准。此外,散见于史书、类书中孟浩然诗作、散句,近人有辑佚之功在前,予以保留。唐人王士源序、孟浩然传、诸传本提要也一并作为附录。全书收诗计二百六十余首,书影数篇。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套装共6册)》包括:《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一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二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三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四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五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六册)》共6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套装共6册)》所有诗文词都按写作时间先后考证其确切或大致作年,并加以新的笺证和注释,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关人物时事及典故、俗语词的准确意义详加笺释。后载新著辛弃疾年谱二卷,在对辛弃疾生平研究多年心得的基础上,参据出土资料、族谱、金石资料,并勾辑前人未见的其它文献资料,完整准确地记录辛弃疾一生的真实面貌。附录两卷,收载有关辛弃疾生平的传记资料、序跋及同时友人的赠酬文字,对辛弃疾集版本的考证文字以及引用书目和篇目索引等。全书共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