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阴阳五行属中之一种,原书藏故宫,宋陈抟撰、宋邵雍述,明崇宗刻本。刻书以易经和河图洛书为本,配合人生年月日时八字,以预测人或事的吉凶,自成一家。本书所述的方法极为繁杂,成卦成象之后,还须与易经三百八十四爻相配方能断其吉凶,故自宋之后,所通者少,所用者亦少,所存文献更少,该书当是现存叙述该法最为完整的一种,故特整理出版。
婚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无不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忠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婚姻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组合方式,它的发展变化,涉及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家庭、家族、家庭公社、原始氏族与原始人群各个方面。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婚姻史的研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婚姻史》在简要叙述人类婚姻发生与发展情况之后,各章着重点在于对我国的婚姻史的探讨。读者可以结合引言的内容来思考以后有关中国婚姻的部分。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增强自身体能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人类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不断进步,文明不断提升,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考察筵席发展史,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中国宴席史略》内容有开国第壹宴、十年大庆国宴、国庆20周年招待会、近年来 四菜一汤 的国庆招待宴、中美建交国宴、宴请英国女王的国宴菜、宴请英国首相梅杰菜单、欢迎北京奥运会五大洲贵宾宴会、宴请奥巴马的国宴菜单等。
我国古代日记从唐代至清末,有其萌芽、兴起、衰落、发展,而进入繁兴、鼎盛的过程。本书就是以这样演变的过程,作为依据来进行诠次的。至于日记的起源和日记名称的由来,历来文史界众说纷纭,未趋一致,下面将作一简单介绍,并一抒笔者本人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 五四 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它初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丰富翔实的资料、严谨精辟的论断,深受学术界的推崇,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人,仍把它作为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庯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书前有乾隆五十九年遂初堂主人识。 《幽梦影》,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书锺 品 字,涉氏涉猎广泛,行文酣畅明快、人生见解独特,是明清小品文中最值得后代文人学士称道的作品。现选用世楷堂刻本为底本,书前有余怀等序,书后有杨复吉等跋。 《围炉夜话》,成书于清咸丰年间。是-本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劝世之作。以 安身立业 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方面,提示了 立德立功、立言 。本书皆以 立业 为本的含义,它与《菜根谭》《小窗幽纪》一起被后世并称为 处世三大奇书 。书前
★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作者方铭为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收录屈原、宋玉等“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作品,是继《诗经》之后,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本书结合自己的研究,吸收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做了全面的注释,文字简明晓畅,书前有前言,对屈原及楚辞做了高屋建瓴的讲解,每篇前有题解,为读者做了深入浅出的导读。此次收入“人文传统经典”,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做了细致的修订。
《汉律辑存》为清末律学大家薛允升遗作,于1900年前后亡佚。全书由两部分构成:一、以《汉书》《后汉书》《史记》为主,大体以本纪、列传之先后为序,进行辑佚。二、除采择《说文》所见律令外,主要取材于《公羊传》《礼记》《周礼》《左传》等经书,以经传记载先后为序,汉唐注疏外,又多采惠士奇《礼说》、惠栋《九经古义》、孔广森《经学卮言》《礼学卮言》等。 整理者经过系统调查及研究得知,傅斯年图书馆所藏为底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本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均据傅图本钞录而来。现以傅图本为工作本,参校文库本和北大本,酌情参照堀毅整理本,展开合校,呈现出一份相对完整的《汉律辑存》整理本,以便学界利用。同时,将清人所辑汉律令文献,作为附录收入,以展现清人汉代律学辑佚之成就。
作者夙有改良风俗之志,认为要理解并改良当时的风俗,不可不先述古俗。书中将黄帝以前至明朝的历史,分为浑朴、驳杂、浮靡、由浮靡而趋敦朴四个时代,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古俗, 正风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国粹者之所许也 。《中国风俗史》初版于1911年,是中国社会史部专著,具有开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校勘之学是古典文献学的基石,而对于儒家经典文本的校勘, 是经学乃至中国古典学术的核心内容。儒家经典相沿有“五经”“九经三传”诸说,南宋之后,十三经的组合方式,逐渐形成固定搭配,《十三经注疏》遂成为士人阅读的 基本文献,影响深远。然而由于经疏文字率而搭配,相互迁就改易,人为造成经典文本的混淆。宋板《十三经注疏》在宋、元、明三朝不断刷印,但后印本多有补板、修板,字迹漫漶,明代又据之翻刻为闽本、监本、毛本诸本,文本讹误 甚。清代 学者阮元广罗善本,延纳学界菁英,纂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备列诸本异同,广采清儒校经成果,堪称经典文本校订的典范之作,迄今恐尚无出其右者。阮元本身即为清考据学巨擘戴震门生,《校勘记》参与者还包括段玉裁、顾广圻等清代考据学派的重要学者。《校勘记》是现代经学研究绕
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有“中华文化之宝库,中外学术之重镇”之誉。自1909到1949年间,从国立北平图书馆走出来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群体。本书上篇是综合研究,本课题除了采用个案分析,主要从群体研究的角度对“平馆学人”进行考察。下篇是从古籍保护视角开展的专题研究,“平馆学人”对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古籍特藏开展了大量的整理、保护与研究工作。通过全面的研究,这一群体的学术贡献为世人所认知,学术形象亦 为丰满鲜明。
★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作者方铭为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收录屈原、宋玉等“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作品,是继《诗经》之后,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本书结合自己的研究,吸收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做了全面的注释,文字简明晓畅,书前有前言,对屈原及楚辞做了高屋建瓴的讲解,每篇前有题解,为读者做了深入浅出的导读。此次收入“人文传统经典”,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做了细致的修订。
三津之地,旧称直沽。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其域在汉属勃海、渔阳二郡,隋属河间、涿郡、渔阳三郡,唐为幽、沧二州地,宋为清、沧二州地,元属大都、河间二路。明建文初,燕王朱棣启“靖难之役”,经三汊河口袭取沧州。越三载登基,遂敕名其地为天津,喻“天子津渡”之意也。永乐初年,置天津三卫,属河间府。清初设关,置总兵镇守。雍正二年(一七二四),改天津卫为州,至九年(一七三一)升府,领州一县六。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天津开埠,渐成列强争逐贸易之洋场,今则归然为中国之直辖市矣。然则自建卫以迄于今,都六百余年,考之地理河渠,其所以为重镇者实有二端:一则处畿辅要冲、海疆门户,此地不守,鼎湖危殆,故又称之“津门”;二则处漕运枢纽,南接淮泗,北达通州,东昊之稻、长芦之盐,或经海路,或付漕舡,皆
为全面配合统编版语文新教材高一下学期“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的需求,中华书局特别推出《红楼梦》(注解本)。1998年,我们出版了《红楼梦》注释本,由著名红学家启功先生主持,北师大著名教授张俊、聂石樵、周纪彬、龚书铎、武静寰校注。《红楼梦》(注解本)即以注释本为基础重新修订而成,保留了启功先生的序言。 他们精选一百二十回完整故事本“程甲本”为底本,审慎准确,不随意改动底本文字,使得这一版本成为研究《红楼梦》的宝贵资料;为了让读者完整地阅读文本,本书采用回后注的方式,注释约有3600条,详尽丰富,避免繁琐的考证。同时,我们约请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著名红学研究专家苗怀明教授撰写了《红楼梦》导读,精细到位,完全配合“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中的六条“阅读指导”从先至后依次展开。 另外,本书还包括《
......
本书为袁珂先生在系统研究《山海经》基础之上,经过校勘、考辨、注释,为读者与研究者提供的一部传统文化典籍经典之作。《山海经校注》自出版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于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是研究中国上古图腾社会珍贵史料、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著作。与一般校注类著作相比,作者以其深厚的神话功底,旁征博引,对《山海经》中相关神话的解读颇有独到之处。注释除引经据典外,还注重《山海经》本身的内证、新近文物出土的学术成果,以及金文和甲骨文等方面的运用,不但解释了中国远古神话的问题,而且对于 加清晰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随文所配插图, 弥补了古本《山海经》有图,而今已亡佚的缺憾。为满足不同作者的阅读需求,此次编辑出版简体横排本。
婚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无不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忠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婚姻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组合方式,它的发展变化,涉及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家庭、家族、家庭公社、原始氏族与原始人群各个方面。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 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婚姻史的研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婚姻史》在简要叙述人类婚姻发生与发展情况之后,各章着重点在于对我国的婚姻史的探讨。读者可以结合引言的内容来思考以后有关中国婚姻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