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现在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它的迅猛发展和重要意义使其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强大的新兴产业,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而它涉及领域之广泛、情况之复杂,使其发展规律有别于其他产业,至今仍有许多重要问题亟待人们去解决。就本书而言,体现出了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发展为着眼点,以行业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文化项目的生产与消费为主线,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内容系统,其研究视角及观点多有新意。 二是密切跟踪媒介实践,关注文化产业的*实践,同时又努力跳出现象,力求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审视和思考,探索案例所蕴涵的内在规律。 三是尽力深入剖析问题。《文化项目案例教程(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学系列教材)》案例分析以事实为基础,但并不是以流水账形式简单记录文化项目发展的
本书对日本人的娱乐、情感、生活、工作、阅读等方面都有细致入微的探讨解析,是作者长期阅读、观察、思考的记录;另一方面,这些文章虽不乏以中国人的关注角度为切入点,但仍然较多地采用日本人的自我认知的视野,来立体呈现一幅日本的生存状态的画面,所以全书行文既不失去日本的内部脉络,避免落入中国人对日本的惯性认知的窠臼,又可反映出中国人对日本的独到关切和见解。
生于1901年的华特 迪士尼,在美国开拓时代的尾声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密苏里的乡村小镇上,他亲身体验了人与自然的艰难对抗,也见证了人类的进取与探索。 创造没有自然威胁的乐园 成为这位天才创造者的毕生梦想。 1955年,*座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这里有来自欧洲的童话王国,有马克 吐温笔下属于美国少年的田园,还有飞向无限宇宙的探索旅程。蒸汽船与蒸汽机车带着人们回到文明在广阔荒野上急速拓展的黄金时代,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使这里成为美国人的精神故乡。 今日,这座 魔法王国 已像当年的开拓者一样,走出美国,去探索欧亚 新大陆 。它将一个非日常的 美国派 世界推向全球,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新奇文化体验。 东大教授能登路雅子将从文化人类学视角,为读者讲述这一历程
本书基于实证,探索了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与实践推进举措,涵盖的案例遍及北美、欧、亚三洲,从而将研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到跨地域的全球层面之上。每个案例都由熟知其始末的本土学者或规划师撰写,以确保探索的深度和准确性。案例整合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之中,用以对比和呈现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的城市文化创意发展途径及其经验启示。著作旨在分享和传播文化、创意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关联的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策略,以推进我国城市规划的文化思考和创新实践。? 对于城市规划师、政策决策者和城市开发管理者以及创意人士而言,它是一本糅合各方前沿视角的深度读本;对于有意一睹欧美亚创意都市风尚的旅行者来说,它又是一本有趣的解码书。
如果认识到版权理论既行不通又不合理,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人们立即会想到,版权保护了对卖座大片、畅销书和文化明星的投资,却扭曲了文化市场,将大量文化产品挤出人们的视野。同时,控制着版权的大型文化企业掌握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发行、推广和销售,从而垄断了文化市场。从民主和公平竞争的角度看,这种市场控制决不能容忍。因此,我们需要推测一下抛弃版权并毫不犹豫地将大型文化企业拆大化小会有怎样的效果。这样做,将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大量的艺术家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此举将复兴公共领域。
与其它文化产品和服务相比,演艺产品和服务具有受科技现代化的冲击*小,资本现代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空间狭窄等突出的经济特征。同时,它艺术地承载着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核心文化价值,在愉悦的欣赏与体验中,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感知与认同,并接受情感教育、舒缓压力,因此演艺文化贸易是实现文化对外传播的智慧路径。《中国演艺市场发展报告》正是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为中国演艺对外贸易带来了新机遇之际,编写团队以中英双语向海内外呈现 十二五 这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内中国演艺市场的发展变迁,并对2016年中国演艺产业和演艺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深入剖析。以期此书能够成为了解中国演艺产业及其对外贸易的一扇窗口,在继续服务中国演艺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让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人民发现中国演
本书围绕我国“文化创新”这一重大课题,集中了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了2013年以来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艺术科研管理、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文化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的紧迫要求,是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权威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产业自起步以来的发展过程,尤其关注2019~2020年中国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记录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国武术产业的面貌,展望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尝试探索和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作者拥有30多年的旅游教育和旅游规划实际工作的理论及经验。作者以旅游区规划建设的丰富案例实践解析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主线,对旅游文化创意和规划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对从事旅游规划和旅游区规划建设的工作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城镇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3版)》由王亚南、高书生主编。 《中国城镇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3版)》内容简介:2011年,中国城镇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增长20.10 %,高达乡村总量增长的 5.46倍;人均增长14.02%,高达乡村人均增长的1.73倍。以人均值衡量,城镇文化消费增长明显低于产值增长,略微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明显高于总消费增长,显著低于积蓄增长。文化消费城乡差距比上年扩增5.49%,城镇文化消费地区差距比上年扩增0.15%。 有29个省域城镇文化消费总量增长超过10%,其中18个省域增长超过15%,13个省域增长超过20%;有21个省域城镇文化消费人均值增长超过10%,其中10个省域增长超过15%,5个省域增长超过20%。正是绝大部分省域城镇文化消费需求高增长,造成了全国总体城镇文化消费需求的高增长。 2011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北京市正围绕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定位,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迈上建设国际的和谐宜居之都新征程。随着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崛起,北京市产业格局势必会出现大的调整,而在这一轮调整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科技创新、文化基础和传播、可以对外交流的特质也成为实现产业功能的支柱产业。 截至2013年底,北京文创企业达54700家,其中非公企业48983家,占90%;规模以上企业约8000家,非公企业达6058家,占76%。2012年,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标准,全市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2%,居全国首位。2013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10022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增加值2407.6亿元
我国自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文化产业作为此重大战略研究的切入口,有利于驱动多方面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扩际影响力,进而展现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首先,本书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靠前外文化产业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中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云南省为例,通过SWOT分析、多维导向性发展模式分析等方法,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靠前省市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并提出完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制度、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发展的融合、拓宽多元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渠道等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其次,本书分析了文化产业安全的和构建原则,阐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文化产业预警的重要意义,并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