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现在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它的迅猛发展和重要意义使其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强大的新兴产业,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而它涉及领域之广泛、情况之复杂,使其发展规律有别于其他产业,至今仍有许多重要问题亟待人们去解决。就本书而言,体现出了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发展为着眼点,以行业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文化项目的生产与消费为主线,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内容系统,其研究视角及观点多有新意。 二是密切跟踪媒介实践,关注文化产业的*实践,同时又努力跳出现象,力求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审视和思考,探索案例所蕴涵的内在规律。 三是尽力深入剖析问题。《文化项目案例教程(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学系列教材)》案例分析以事实为基础,但并不是以流水账形式简单记录文化项目发展的
本书对日本人的娱乐、情感、生活、工作、阅读等方面都有细致入微的探讨解析,是作者长期阅读、观察、思考的记录;另一方面,这些文章虽不乏以中国人的关注角度为切入点,但仍然较多地采用日本人的自我认知的视野,来立体呈现一幅日本的生存状态的画面,所以全书行文既不失去日本的内部脉络,避免落入中国人对日本的惯性认知的窠臼,又可反映出中国人对日本的独到关切和见解。
生于1901年的华特 迪士尼,在美国开拓时代的尾声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密苏里的乡村小镇上,他亲身体验了人与自然的艰难对抗,也见证了人类的进取与探索。 创造没有自然威胁的乐园 成为这位天才创造者的毕生梦想。 1955年,*座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这里有来自欧洲的童话王国,有马克 吐温笔下属于美国少年的田园,还有飞向无限宇宙的探索旅程。蒸汽船与蒸汽机车带着人们回到文明在广阔荒野上急速拓展的黄金时代,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使这里成为美国人的精神故乡。 今日,这座 魔法王国 已像当年的开拓者一样,走出美国,去探索欧亚 新大陆 。它将一个非日常的 美国派 世界推向全球,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新奇文化体验。 东大教授能登路雅子将从文化人类学视角,为读者讲述这一历程
当你一想到爵士作曲家时,他们当中的哪一位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呢?莫顿(Morton)、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杜克·艾林顿(Duke Ellington)、比博普爵士乐队的创始人与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DizzyGitlespie)、钢琴手泰罗尼奥斯·蒙克(Thelonious Monk)、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以及鲍博·布鲁克迈威尔(Bob Brookmeyer)……介绍他们以及 多的其他爵士作曲家的作曲技法正是特德·辟斯著赵仲明编译的《爵士作曲(附光盘理论与实践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专业教材)》一书的宗旨。 自20世纪初起至今,爵士作曲已经成为了一门既有严格规则,又能充分表达人类情感深度与广度的音乐艺术。尽管长期以来,爵士音乐与爵士作曲仍然被人们神化。然而,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授爵士作曲课程长达25年的特德·辟斯教授撰写的《爵士作曲——理论与实践》一书,使得爵士作曲不再神秘。 本书包
本书以“全球文明城市: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愿景”为主题,聚焦2016年乃至更长时段上海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准确把握2015年上海文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当前上海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背景,预测展望上海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进而指出未来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和具体举措。
本书基于2018~2019年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相关信息资料与数据,梳理了 一带一路 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基本形势、主要模式和实施机制,提炼出合作共赢模式;详细分析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数字创意、电影、电视、出版印刷和文化装备等对外文化贸易行业的经济概况、文化影响与社会绩效;通过对宏观社会经济数据、上市文化公司数据、国内外重点区域和代表性文化企业案例等数据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构建了一套 一带一路 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指数,并对相关重点专题进行了深度阐释。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4》由总报告和实体唱片、音乐演出、音乐版权经纪与管理、数字音乐、音乐图书、乐器、音乐教育与培训、音响、广播电视音乐、卡拉OK、音乐评奖和排行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以及音乐对外交流等13个分报告组成。报告既从微观层面,对音乐产业的创作、表演、生产、出版、发行、营销等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和定量剖析;也从宏观层面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态势及其政策建议。它是我国首份在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指导和支持下,由高等科研院校专业项目组完成的音乐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既填补我国音乐产业无年度报告的空白,也为音乐产业相关的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权威研究资料和市场信息,为政府部门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书围绕我国“文化创新”这一重大课题,集中了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了2013年以来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艺术科研管理、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文化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的紧迫要求,是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权威的研究成果之一。
与其它文化产品和服务相比,演艺产品和服务具有受科技现代化的冲击*小,资本现代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空间狭窄等突出的经济特征。同时,它艺术地承载着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核心文化价值,在愉悦的欣赏与体验中,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感知与认同,并接受情感教育、舒缓压力,因此演艺文化贸易是实现文化对外传播的智慧路径。《中国演艺市场发展报告》正是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为中国演艺对外贸易带来了新机遇之际,编写团队以中英双语向海内外呈现 十二五 这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内中国演艺市场的发展变迁,并对2016年中国演艺产业和演艺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深入剖析。以期此书能够成为了解中国演艺产业及其对外贸易的一扇窗口,在继续服务中国演艺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让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人民发现中国演
本书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产业自起步以来的发展过程,尤其关注2019~2020年中国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记录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国武术产业的面貌,展望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尝试探索和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4)》共收录1篇总报告、30篇年度品牌报告和15篇业态报告。 《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4)》对2013年中国文化品牌的发展做了宏观总结。2013年,中国文化品牌借改革红利,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文化品牌亮点频出,创新发展明显,文化产业各门类品牌竞相涌现,对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举国上下以文化制度创新为纲,加速文化品牌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4)》遴选了30个在各门类具有引领意义的文化品牌,它们包括:电影品牌、电视娱乐节目品牌、数字出版品牌、网站品牌、网络视频品牌、数字艺术设计品牌、出版集团品牌、新媒体品牌、报业集团品牌、报纸品牌、文化投资基金品牌、演艺业品牌、广电传媒集团品牌、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品牌、上市传媒品牌、印刷集团品牌、旅游演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是 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 支持的研究成果;是国家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由中国社科院立项并向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公开招标的*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这项成果作为 皮书研究 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通过年度时间维度的持续观察,实现横纵两向的动态比较,获得区域空间 边界 的变化趋势,把握文化产业区域演化发展的轨迹,实现科学性、实证性、创新性、前沿性、时效性的权威社会影响力和智库咨政力。2016年完成的《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2015)》(ISBN 978-7-5097-9179-0)已作为 上海研究院智库丛书 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在《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2015)》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框架和体系,拓展相关研究视野,以2015-2016年中
本书重点分析了文化市场的交易对象(产品和服务)、交易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易中介(各种专业化机构)以及交易环境四个基本环节,探讨了文化市场与一般市场相区别的特殊属性,希望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文化市场的分析框架,并用这个分析框架来解答目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文化市场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如果认识到版权理论既行不通又不合理,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人们立即会想到,版权保护了对卖座大片、畅销书和文化明星的投资,却扭曲了文化市场,将大量文化产品挤出人们的视野。同时,控制着版权的大型文化企业掌握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发行、推广和销售,从而垄断了文化市场。从民主和公平竞争的角度看,这种市场控制决不能容忍。因此,我们需要推测一下抛弃版权并毫不犹豫地将大型文化企业拆大化小会有怎样的效果。这样做,将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大量的艺术家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此举将复兴公共领域。
随着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文化产业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已显出趋势性特征。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起步晚、增长快,但同质化、形式化和地产化发展现象比较严重,已经形成了 数量多。质量效益不高 的发展格局。 张艳*的《中国文化产业集群治理--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认为 治理 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质量的重要支撑。如何提高我国文化产业集群的治理水平,增强区域乃至国家的软实力和竞争优势,成为当前理论界、政界以及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书从集群治理理论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多学科分析法、多案例研究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文化产业集群治理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及理论假设,并对之进行验证,*后提出改进我国
。。。
2014年,河南文化建设亮点纷呈,中原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化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本书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级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河南省l8个省辖市综合文化竞争力排序虽然有所变化,但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表明,文明河南建设初见成效,河南省的文化建设正处于持续提升和健康发展的趋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