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依据《庄子》本文及相关史料,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素材、深入构思;以散文形式、写实手法,全面展现传主的生命历程、思想轨迹、性格特点,阐明传主哲学、文学方面的成就及其在外的深远影响。丛书编审委员会审读认为,“该书以全新的视角、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生活于两千多年前的庄老夫子”,“这是一部相当出色、极具个性特点的上乘之作”;“这是现今庄子研究最全面深入和真切生动的著作”,“带有开创和庄重深入的集大成式文化研究成果”,“这样的作品,实在是难得而珍贵”。
他与傅斯年等人共同创办的《新潮》杂志,使之成为当时继《新青年》后倡导新文化运动 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他起草了“五四宣言”,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 之一; 他是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改组旧清华,为现代化的清华大学发展奠定了方向; 他亦是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十年“重建”,遂使中大有“民国 学府”之称谓; 他是罗家伦。 在这部由罗家伦的女儿用真情实感编写的亲情回忆录《我的父亲罗家伦》里,作者(罗久芳)用丰富的材料全面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一生:北大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运动、留学欧美、收获爱情、实践教育、从政报国,其间交织着爱情和亲情,以及那一代人的教育理想,和中国富强之梦。 《我的父亲罗家伦》由商务印书馆编著。
《复旦名师剪影(医学卷)》由复旦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老教授协会、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著,《复旦名师剪影(医学卷)》中的复旦医学教师都是全国有名的大师、名师,曾经在各学术领域里独领风骚,为我国现代医学和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中国人的健康都受惠于他们的工作,相信医学界的同仁们看到他们的名字都会肃然起敬。然而,给人留下更强烈更深刻印象的,是他们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内容简介: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的历史学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通鉴载道:司马光传》不是普通写司马光的书,力求写出一个真实的我的司马光,而避免重复他人的司马光。我的司马光是北宋特殊政治、文化氛围中的司马光。比如,常有人说,宋代士大夫最有气节。不错,但可别忘了,那是因为有“不杀读书人和言事者”的政策兜底。司马光以气节名世,屡与皇帝当面斗气、顶牛,若非北宋,不可想象。他是北宋社会风俗画的一部分,只有在这幅画中他才是“真”的“活”的。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聚焦于少年陈景润的人生轨迹,真实反映了少年陈景润在福州、三明等地成长的故事。该书从真实史料出发,讲述了少年陈景润是如何凭借良好的家教、恩师的提点、自身的好学,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克服种种苦难,最终踏入厦门大学的校门,实现了其研究数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