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作者多年来在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教授二年级研究生泛函分析课程的讲义撰写而成,给出了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以及数学中一些不可缺少的深刻论题,包括自伴算子的谱分解和谱表示、紧算子理论、Krein-Milman定理、Gelfand的交换Banach代数理论、不变子空间、强连续单参数半群等。书中各章短小精辟,并配有习题,易于读者充分理解所学内容。 本书适合理工科专业、数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
本书为吴秀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文献史料丛书”之一,系浙江大学文科高水平学术基金资助项目之一。本卷从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生成、发展过程的政治及时代文化等大环境入手,以各时期的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报刊杂志的社论及相关文章为主,适当兼顾相关文学评论的重大事件,选稿不仅仅是反映了当时文学公共空间的营造模式,更注重隐性的有价值的东西,力图呈现现代的、开放的史料观,构建多维度立体的公共性史料。时间基本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分“政策与导向”、“中介与阐释”、“媒体与舆论”三部分。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各类中国企业广泛关心的重要议题。 德勤国资国企发展研究中心本次再版《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球竞争力进化之道》。第一版《对标世界一流——做优做强,管理提升之路》和第二版《对标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际前瞻视野,领航管理创新》,分别出版于2013年和2019年,得到了国资国企主管机构、企业界和专业服务机构同行的认可和好评,成为国资国企改革中被广泛阅读、使用和推荐的参考书。与第二版相比,本次修订后的第三版更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世界一流企业的卓越基因及核心能力,并升级了世界一流企业核心能力要素框架;在对中国企业现阶段与世界一流企业普遍差距分析的基础上,针对
"这是一个改革先驱者的故事,更是1978年底开始的中国改革的一个缩影。1978年,改革席卷中国大地,其最终目标是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具体怎么走,谁也不知道,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本书是金学名家王汝梅教授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全书从艺术、历史、语言和性文化等方面,对《金瓶梅》作了多方位解读。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材料和诸多新观点、新感觉、读者一步迈入《金瓶梅》世界。近百幅精美的手绘插图与珍贵版本书影,更将《金瓶梅》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集学术性、文献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既可随时阅读品赏,又适合珍藏。
林子青编的《弘一书信》介绍:很初搜集弘一书信的,是的挚友夏丐尊先生,他于1944年出版了《晚晴山房书简》靠前辑,共收入三百七十余通;其次是1958年,远处异国的道侣性愿把弘一写给他和几个人的一部分书信真迹编辑出版,共约一百通,书名仍为《晚晴山房书简》;其三是1961年,由新加坡广洽施资,丰子恺先生编辑出版的《弘一大师遗墨》,收入书信数十通。《弘一书信》汇集了以上的各版本内容,并编者林子青先生数十年搜集的弘一书信,共七百余通。为通俗起见,书名定为《弘一书信》,于1990年逝世四十八周年时出版。1990年版与2007年的加印都早已售罄。此次增订版,新增了百余通散落在民间的书信,由弘一嫡孙女李莉娟女士提供与整理。夏丐尊先生在《晚晴山房书简》靠前辑的序文中说:“师为一代僧宝,梵行卓绝,以身体通,不为戏论。书简即生
本书是金学名家王汝梅教授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全书从艺术、历史、语言和性文化等方面,对《金瓶梅》作了多方位解读。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材料和诸多新观点、新感觉、读者一步迈入《金瓶梅》世界。近百幅精美的手绘插图与珍贵版本书影,更将《金瓶梅》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集学术性、文献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既可随时阅读品赏,又适合珍藏。
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子书中的文评,文评中的子书”,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全书50篇,用精美的骈文写成,约成书于南朝齐末梁初。本次约请龙学家以养素堂本为底本,并吸收历代龙学家之研究整理成果,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楹联艺术集诗、词、曲、赋等文学形式精华于一体,聚形美、意美、声美于一身,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想起来意味深长。南京是楹联文化的发祥地和重要的推广地,历代南京人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很好楹联作品。邹雷编著的《南京历代楹联》收集、遴选了自楹联文化产生后至1949年以前的谐趣联、行业联、贺赠联、名胜联、佛寺联、哀挽联,并对联意和其中包含的掌故进行解读和赏析,让读者充分了解楹联内容,感受楹联文化带来的美感,让更多的人从此爱上楹联,传承楹联文化。
本书收录了《消失的地名》、《黑》、《与一片松林的邂逅》、《流水与月亮》、《一个人》、《一次旅行》等作品。
《野草》写于“五四”后期,是鲁迅先生专享的一本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配上吴冠中先生基于对鲁迅先生文字深刻理解基础之上而作的画作,堪称珠联璧合的文学艺术巨作。《野草》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使读者可以欣赏到文学与艺术的双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