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著的《19世纪三国演义英译文献研究》介绍:1807年,随着 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来华,中国古典小说开始大规模地踏上西行之旅。在“四大名著”中,19世纪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译介 为重视。 近几年,学界开始关注这批用英语撰写的《三国演义》文章,只是由于相关资料或者刊载于《亚洲杂志》《中国丛报》《中国评论》《教务杂志》等罕见的英文报刊,或者发表在《拾级大成》《中国对话》等早期汉语教材,而这些英文报刊或汉语教材主要收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等欧美各地,搜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 的相关研究错漏百出,举步维艰,作者近十年来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海外大学访学,期间搜集到20余种罕见的19世纪英译《二三国》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
王燕著的《19世纪三国演义英译文献研究》介绍:1807年,随着 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来华,中国古典小说开始大规模地踏上西行之旅。在“四大名著”中,19世纪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译介 为重视。 近几年,学界开始关注这批用英语撰写的《三国演义》文章,只是由于相关资料或者刊载于《亚洲杂志》《中国丛报》《中国评论》《教务杂志》等罕见的英文报刊,或者发表在《拾级大成》《中国对话》等早期汉语教材,而这些英文报刊或汉语教材主要收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等欧美各地,搜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 的相关研究错漏百出,举步维艰,作者近十年来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海外大学访学,期间搜集到20余种罕见的19世纪英译《二三国》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
王燕著的《19世纪三国演义英译文献研究》介绍:1807年,随着 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来华,中国古典小说开始大规模地踏上西行之旅。在“四大名著”中,19世纪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译介 为重视。 近几年,学界开始关注这批用英语撰写的《三国演义》文章,只是由于相关资料或者刊载于《亚洲杂志》《中国丛报》《中国评论》《教务杂志》等罕见的英文报刊,或者发表在《拾级大成》《中国对话》等早期汉语教材,而这些英文报刊或汉语教材主要收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等欧美各地,搜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 的相关研究错漏百出,举步维艰,作者近十年来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海外大学访学,期间搜集到20余种罕见的19世纪英译《二三国》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
王燕著的《19世纪三国演义英译文献研究》介绍:1807年,随着 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来华,中国古典小说开始大规模地踏上西行之旅。在“四大名著”中,19世纪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译介 为重视。 近几年,学界开始关注这批用英语撰写的《三国演义》文章,只是由于相关资料或者刊载于《亚洲杂志》《中国丛报》《中国评论》《教务杂志》等罕见的英文报刊,或者发表在《拾级大成》《中国对话》等早期汉语教材,而这些英文报刊或汉语教材主要收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等欧美各地,搜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 的相关研究错漏百出,举步维艰,作者近十年来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海外大学访学,期间搜集到20余种罕见的19世纪英译《二三国》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
本书四色印刷,是英语教学专家针对3—12岁幼儿及小学生编写的英汉双解词典,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收录5200个词目和词组,数量为同类型词典之冠。例句丰富,每一条目均有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精选彩图约1600幅,图文并茂,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并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设有实用口语专栏,包括5大生活主题,为同类词典之独有。特设“用法”栏和“注意”栏,提供相关语法知识,分析学生常犯的错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词语。通过列举相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增加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共有7大附录,涉及17个主题,覆盖日常用语和生活化的主题。附赠活用词典练习册,使用词典之前先做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查阅词典的方法学会善用词典。
根据1亿词次的“国际语料库”编写而成 收录美国英语单词和短语40000余条,兼收英国英语和加拿大英语的重要单词和词义 英语释义用2000个常用单词撰写,简明易懂 “引导词”帮助读者迅速找到所查之义 “语言描述”详解英语语法、调汇、拼写及发音方面的难点和重点“用法说明”有的放矢地提供单词的用法信息“习语索引”列出正文中出现的所有习语,方便读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