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宋代著名的眉山苏氏家族为个案,通过对苏氏家族教育、经济、婚姻、祭祀等日常生活的深入细致的剖析,对照宋代其他士大夫家族,探讨宋代社会的家族特别是士大夫家族与王权之间丝丝缕缕的关系。书稿系在大量专题研究基础上完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本书分“起步”、“斯大林和贝利亚”、“谍报迷宫”、“核盾牌”、“女大公之迷”、“制度压迫”等11章,作者谈论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和过去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
本书介绍了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赞美,以及与之相反的种种传闻,和由此引发的欧洲18世纪流行的“中国热”。中国的汉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曾经影响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而中国的《易经》则引起莱布尼兹的浓厚兴趣。欧洲人关于汉字与中国文明的长久论争,最终
《光明之城》一书,是最近发现并整理出版的。全书洋洋30余万言,记述的是一位意大 利犹太商人雅各由海道前往“光明之城”亦即泉州经商的经过和见闻,时间是1271―1272年 。书中的描述,涉及泉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之丰富,远非同时代其他西方作者旅行 记所能及。如果此书内容真实,必将有助于泉州历史以及宋远史乃至中国海外交通史的研究 。此书经整理、翻译出版后,立即在欧美汉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学术界对此书的兴 趣,亦已开始。
本书以谱主苏辙为中心。苏辙行实与苏轼相共者,轼谱略述,此则详之;轼谱详,此则略述;其或事实牵涉面广,非详不足以明其原委者,轼谱详,此亦详之。至于苏辙其他方面行实,无论国家大事,生活琐屑,皆一一入录,不明者考之,疑者辨之。
《旧粤百态》内容简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清政府全面推行“新政”的时期,也是反清民主革命积极开展的时期,《旧粤百态》选取这一时期广州出版的《时事画报》和《赏奇画报》中有关广东内容的250余张“新闻画”,分作“官场做派”、“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大众文化”、“新旧交汇”、“民间习俗”、“江湖沉滓”和“工商广告”8个部分,这些新闻画描绘了清政府覆亡前夕中国社会的变局,展现了20世纪最初几年广东地区大致的社会风貌。广东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
本书是本描述了华裔人士在美国奋斗的力作,展现了高超的现代艺术创作技巧,具有民族与国界的文化内涵。
本书是基于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而撰写的一部简明而又整合的中国商代文明史,商文明的研究者传统上都是文献、甲骨、金文和考古等专注于某一些特殊材料的独立的学科里培养出来的,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但是,每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侧重于商文明的某几个或某一些特殊的方面。
《太平洋岛屿战全书1941——1945》全景式描绘了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岛屿作战史。作者以岛屿攻防立论,两栖战、地面战、海战、空战由此展开,时间、空间脉络分明,战略意图、战场态势清晰,详列各方部队、将帅、兵器、舰艇、军机,评判战术、战法,兼及岛屿地理、生态各方面。
本书以翔实的内容,配以图片,讲述了中国江南近代著名丝商南浔刘镛家族的百年盛衰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儒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