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考试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和教育质量。深化新时代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破除“五唯”顽俸痼疾,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考试评价观,明确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的发展焰势和历史使命。本书旨在梳理教育考试评价的发展历程,探讨教育考试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并突出实践性特点,融性、经典性、理论性和现实性于一体。全书共分为8章,以凝练出的“教育考试评价八大走向”作为理论框架和章的命名,即历史性、综合性、多样化、科学性、过程性、公平性、化、信息化,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有关教育考试评价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结构,进而在探讨其各自实质内涵,明晰当前实施困境,指向未来光明前景的基础上,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把遲教育考试评价的主要问题、成熟理论和未来走向。
为了系统梳理城市运管服平台工作成果,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教材,确保各级平台建设有章可循,去年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立项编制《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桩基的分类、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群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桩基检测、桩的设计工程案例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 63—2007)的部分内容,每章后均编有思考题,方便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形象、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结构概念,通过对工程实例中的结构概念辨析帮助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环节。本书是对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其特点可概括为:在章节编排上采用了“菜单”式结构,多数章节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因此读者可依据个人兴趣而非各章的顺序来阅读。通过浏览与本书配套的网站,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书中内容,该网站的网址是.structuralconcepts.org,网站的内容定期更新。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结构概念的应用,从而帮助读者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书中通过实物模型和工程实例列举了二十余个结构概念。对于每个概念,首先用一段简洁的文字予以描述,然后介绍了相关理论背景,包括算例和思考;之后用照片的方式给出了演示模型,以使概念可视化;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概念的应用情况,对于某些
作为《国际建筑设计教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构造与材料》将为你阐述“制造”建筑的概念,以及用来形成和定义空间的材料支撑建筑的结构(或框架)就好比身体的骨骼,而结构所承托的材料就好比形成人体形状与特性的组织与皮肤这样.构造技术与材料就成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它们创造了形状、形式与空间的各种可能性在材料被用来建造建筑或空间之前.建筑师需要了解材料的特性与它们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构造与材料》介绍了传统的与现代的材料,包括石材、砖、混凝土、木材、钢材、玻璃及复合材料此外.对建筑建造与材料的未来也做了展望.特别关注了可持续性建筑材料与新型材料《构造与材料》每一章从背景出发,讲述了一种特殊的材料(或者多种材料),并收录了在建筑材料运用方面出类拔萃的大师们.如安东尼高迪、安藤忠雄、密斯·凡·德·罗的作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总论卷》全面回顾新中国中小学教材50年的发展历程,展现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发展的历史全景。主要内容包括:各套教材编写的历史背景;教材编写依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演变过程;各套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人员组织和编写方式。
庞薰琹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和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开创者。他广泛涉足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设计艺术教育和装饰艺术研究等领域,并取得了卓著成就。庞薰琹的艺术实践是百年来中国现代绘画与现代设计开篇的缩影,无论是组织领导“决澜社”艺术运动,或是开创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他的艺术探索始终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本书在研究庞薰琹个人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成就的同时,也以他的艺术经历为线索,对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启与形成,对中国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在中西融合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文化特点等展开研究。 庞薰琹将自己的艺术理想坚实地建立于中国本土文化、中国现实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他的艺术探索及理论研究开启了中国绘画与现代设计的东方之路。
大五人格利用五种特质涵盖描述人格的所有方面,这五种特质是指宜人性、尽责性、外向性、进取性、情绪性。大五人格是近代性的人格测评工具的领头羊。它完全依托个性心理和心理测量科学,客观分析人们在行为、动机、态度和期望方面的个性差异和特长特点,尤其关于人在工作场合的表现和合作。 倍智人才研究院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对大五人格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每个人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人格特点和性格画像,据此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更好地在这个注重合作的时代成就自己
为了推动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开展,规范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2005年2月,我们和河北省建筑业协会共同编写了《建筑业企业QC小组活动基础教材》(以下简称“旧版”)。该书的出版,对普及QC小组活动知识,特别是在培训QC小组骨干、考评QC小组活动诊断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建筑业的深化改革及管理观念的更新、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广大建筑业企业对普及QC小组知识及提高QC小组活动的方法、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形象、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结构概念,通过对工程实例中的结构概念辨析帮助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环节。本书是对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其特点可概括为:在章节编排上采用了“菜单”式结构,多数章节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因此读者可依据个人兴趣而非各章的顺序来阅读。通过浏览与本书配套的网站,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书中内容,该网站的网址是.structuralconcepts.org,网站的内容定期更新。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结构概念的应用,从而帮助读者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书中通过实物模型和工程实例列举了二十余个结构概念。对于每个概念,首先用一段简洁的文字予以描述,然后介绍了相关理论背景,包括算例和思考;之后用照片的方式给出了演示模型,以使概念可视化;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概念的应用情况,对于某些实例
《结构动力学》在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介绍本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注重读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发展方向的指点。 《结构动力学》通过对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和分布参数体系的系列介绍,使读者系统掌握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结构动力问题分析中的数值分析方法、离散化分析和振动分析的系列介绍,使读者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结构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结构动力学》可作为大土木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从事土木工程研究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书。
本书是《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之一,全书主要以建筑企业为对象,结合建筑企业管理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建筑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并根据当前建筑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新的专业内容,用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企业管理概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企业投标及合同管理、建筑企业计划管理、建筑企业生产管理、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建筑企业一体化管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筑企业物资管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建筑企业信息管理和建筑企业国际工程管理。本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可供一般高校、高职高专学校、成人高校的土建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建筑企业管理的人员和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学习之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桩基的分类、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群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桩基检测、桩的设计工程案例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的部分内容,每章后均编有思考题,方便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