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2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中医筋伤学
    •   ( 1273 条评论 )
    • 韦贵康 主编 /1997-06-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共分12章,插图236.总论较全面地概述了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法,其余内容从这些方面展开,分别详述了上肢、下肢、额颈、胸背、要骶及周围神经核周围血管的筋伤疾患。

    • ¥12.6 ¥19 折扣:6.6折
    • 针道师承实验录
    •   ( 26 条评论 )
    • 吴鲁辉 /2024-12-04/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作者吴鲁辉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毕业生,基本上一毕业就独立门诊工作,书不断看,所应用的理论也不断更新。看过、用过很多书,目前作者认为黄龙祥老师的针灸三大纲,即《经脉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新古典针灸学大纲》可以解释最多的的临床现象,并能指导新问题的临床治疗。《三大纲》既难又易,难在《三大纲》之前的大量阅读,思考、总结、实践,易在我们可以拿过理论来直接应用。本书是作者践行黄龙祥老师针灸理论的临床实践之作。针灸治病 先柔筋 ,柔筋或说 寻找痛症的常见应动之穴 ,黄老师推荐了《黄帝针经 经筋》以及现代的《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触发点手册》等书。柔筋前后治疗也依照三大纲根据情况选用刺血通脉法、刺脉调经法、分刺法、募刺法即可。

    • ¥19.7 ¥29 折扣:6.8折
    • 李仲愚气功灵源发微
    •   ( 2678 条评论 )
    • 李仲愚 著 /2016-10-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仲愚(1920--2003),四川省彭州市人,*名中医临床家、针灸学家。长期从事中医、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临证深求古训,博采新知,施术时能取各家之长,因时、因地、因人、因症而活法用之。精于方术,善用针灸,常以中医传统的汤液、针灸、角、砭、导引、按摩、薄贴、膏沫、浴熨等方法治疗内、妇、儿、外及五官各科疾病,尤擅长使用***招杵针、气功等法,内外合治、针药结合,治疗多种常见病及各种奇难杂证,疗效显*。多次进京给中央首长治病,多采用杵针、指针之法,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马烈光编*、钟枢才整理的《李仲愚气功灵源发微》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是李老早年皈依海慧禅师所学习的内养秘功。该功法取佛、道两家锻炼之精华,与中医哲学思想相吻合,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又有利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李老本人和他的许多患

    • ¥17 ¥25 折扣:6.8折
    • 医案讲习录·《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
    •   ( 3114 条评论 )
    • 张锡纯 /2017-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即 医案篇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共八期,该书紧密结合临床,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其为文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纵横捭阖,新意频出;而又生动活泼,亲切感人。《医案讲习录》乃张锡纯先生的医案,又名《志诚堂医案》。被誉为 所出之书,其审病也,洞见隔垣,纤微悉彻;其用药也,化裁因心,措施咸宜。故无论证之至危、至险、至奇、至变,一经诊治,莫不立起沉疴。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

    • ¥19.7 ¥29 折扣:6.8折
    • 中医筋伤学
    •   ( 138 条评论 )
    • 詹红生//马勇 /2012-08-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筋伤学》重点介绍了中医筋伤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筋伤疾病的诊治方法,突出了中医筋伤学的学科特色,同时又将现代解剖学和相关学科知识融入本教材,使本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尽量体现 精编 两字的含义,去除了已经不用的定义和诊疗方法,添加了近几年来学科内统一认可的一些新的定义和诊疗方法,使本教材的内容保持在学科前沿水平。

    • ¥19.9 ¥30 折扣:6.6折
    • 黄元御药解---黄元御医书精华·清代名医黄元御系列
    •   ( 2100 条评论 )
    • 孙洽熙主编 /2018-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黄元御(公元1705~1758年),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著名医家。黄氏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 考授御医 ,因其医术精湛,而受乾隆帝青睐,亲题 妙悟岐黄 匾额赐之,以示褒奖。 黄氏医著,结构严谨,条绪清分,文笔精炼,风格独特,内容宏富。发四圣之微旨,前后融贯,一脉相承,理必《内经》,法必仲景,尊古崇圣之特色,至为鲜明。黄氏自拟方颇多,其立方之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施之临床,多效若桴鼓。 《黄元御药解》为《长沙药解》与《玉楸药解》之合编本。《长沙药解》四卷,乃取《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此书论药释证,抉其机理,以药系方,以方言证,参病机辨证于其间,对比类同之药于其内,理法方药相贯,以彰药物功用之作,实为启迪后人、参考研习之佳作。《玉楸药解》

    • ¥19.7 ¥29 折扣:6.8折
    • 秦氏妇科经验辑要
    •   ( 613 条评论 )
    • 王停 /2020-10-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秦氏妇科,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世九代,传承近300年,为中原妇科流派之代表。 本书由秦月好名医工作室组织编写,全书共分秦氏妇科源流、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特色、医案以及医论医话五部分,对秦氏妇科的产生发展、学术思想、临证精华、特色用药、传世验方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力图真实展现秦氏妇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发展全貌,传承秦氏妇科学术流派的精华,推进秦氏妇科学术思想的发扬光大,让秦氏妇科优秀的临证经验代代相传。

    • ¥17 ¥25 折扣:6.8折
    • 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附:子午流注环周图
    •   ( 2793 条评论 )
    • 吴棹仙 著 /2016-10-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吴棹仙(1892一1976),重庆巴县人,*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得针灸大师许直初子午、灵龟针法秘传,享有“神针”之誉。毕生治学严谨,崇尚实践,经验丰富,医理精深,长用经方,屡起沉疴,为当代知名经方学家。1956年2月,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将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环周图》献给*主席,受到赞誉。 《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除珍贵的“子午流注环周图”外,共分上下两卷。上卷收集子午六十六穴及别络十二穴、下合三穴,分析穴位、证治、可针、可灸、忌针、禁灸,并用十二小图,依据灵枢骨度篇尺寸,分经量定穴位,说明它的基本原理。下卷主要解释“五脏五腧、六腑六腧”“终始根结”的意义,说明补泻、寒热、升降、卧针迎随、进针、催气、调和营卫等手法,并将用针脉法、针效、针害、针灸禁忌及经

    • ¥19.7 ¥29 折扣:6.8折
    • 陈文伯临证验案百例
    •   ( 731 条评论 )
    • 陈文伯 著 /2015-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陈文伯临证验案百例》是*名老中医陈文伯的临证验案约100例,包括糖尿病、肾病、肝胆病、心脑血管病、肺系病、脾胃病、结核病、皮外科病、五官科病、男女科病等疾病,体现了陈老多年临证经验的精华。陈文伯教授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是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并且是全国著名男科专家。本书对于临床医生是珍贵的经验参考。

    • ¥19.7 ¥29 折扣:6.8折
    • 中医临证技巧
    •   ( 2170 条评论 )
    • 周仲瑛 /2021-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是中医泰斗周仲瑛教授六十多年临床带教的教学心得。他认为,医院校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应以中医药为主体,应坚持中医特色,加强中医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培训,应坚持中医特色和主体地位不能丢,要在今后临床中起主导作用,要在临床实践中与中医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守正。 本书名为中医临证技巧,周老从四诊、辨证、治法、选方、用药配伍等临床环节,一一论述,旨在向初学者指明方向。本书适用于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在医院实习阶段及西学中学员在临床学习过程中使用。

    • ¥12.9 ¥19 折扣:6.8折
    • 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
    •   ( 1140 条评论 )
    • 彭宪彰 编著 /2016-10-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彭宪彰(1917 1989),又名德锡,四川省仁寿 县人。*名中医内科学家。出生于中医世家,功底深 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杂病,辨证灵活,善用 经方,每于平凡之中见奇效。其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 疗遗尿的经验,被誉为活用经方的典范?br/ 《叶氏医案存真》乃叶天士家传验案,其辨证之 精,用方之巧,较《临证指南医案》尤多神奇之处, 可谓医案中之精华,后世医者习之范本。彭老对清代 温病学家叶天士学术思想的研究造诣颇深,他从《叶 氏医案存真》的验案中于个人有所体会者选出一百案 ,引用《内》《难》仲景及汉代以下诸名家之说,以 及《临证指南医案》等文,融会己见,用浅显文体, 加以疏注、解释,畅发其中奥义,以资后学借鉴。其 中还穿插彭老平时利用叶氏之方法治病而收效显*的 典型病案。可谓相得益彰?br/ 《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

    • ¥19.7 ¥29 折扣:6.8折
    • 金匮要略
    •   ( 352 条评论 )
    • 张永泰, 李秋贵整理 /2022-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总结了汉以前以前中医临床经验,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金匮要略》也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金匮要略》共3卷25篇,第2篇至22篇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科病证脉治,论述精要,为读者提供了辩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本次出版是以明赵开美影宋本为底本进行校勘。

    • ¥12.2 ¥18 折扣:6.8折
    • 熊寥笙历代伤寒名案新注
    •   ( 888 条评论 )
    • 熊寥笙 著 /2016-10-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熊寥笙(1905—2010),重庆名老中医,从事中医70余春秋,医理精深,医技精湛,医德高尚,重庆中医界有口皆碑。他一生喜读《内》《难》二经,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对温病惊、厥、闭、脱等危重症的辨证及治疗论述尤深,善用经方治病。当年找他看病的患者排成长龙,熊老双手号脉,每天诊病百余人,在中医院里堪称一*。 由熊寥笙主编的《熊寥笙历代伤寒名案新注/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共选历代名医50家、近130个理法方药完整的伤寒医案.按《伤寒论》的方剂为次归类列证,总计75汤证,多则一证六七案,少则一案。每案之末,熊老以自己研究的心得。详加注释,会通案中脉因证治,阐明其辨证之要,立法之据,选方之意,用药之义。注文立论确切,重点突出,文笔简洁,通

    • ¥19.7 ¥29 折扣:6.8折
    • 刘寿山正骨经验/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2辑)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69 条评论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编 著 /2006-02-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刘寿山老先生从事中医骨伤临床与教学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教学经验,并以手法取效而闻名,故持有“七分手法三分药”之说。他对接骨、上骱、治筋各备八法,手法独特,疗效显著;对软组织损伤治疗强调中医整体观,更具独到之处。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正常人体的筋、骨及手法、诊断、用具、用药等;下篇介绍全身各部位骨折、脱位、伤筋及内伤四类疾病的整复手法、按摩、方书插图300余幅,文图并茂,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于1966年出版,1992年修订,本次重刊出版。

    • ¥14.8 ¥23 折扣:6.4折
    • 杏林叟八秩心悟
    •   ( 4 条评论 )
    • 石志乔 /2024-12-04/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石志乔,基层名老中医。六七十年代在601部队医院工作,2017年评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2018年评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2022 年评为第7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22年被评为第4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并建设传承工作室。本书精选其临床医案医话,医案精选基层临床案例,有一定深度、复杂性或难度,有分析,也有临证思路的讨论,对于基层临床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参考著作。

    • ¥19.7 ¥29 折扣:6.8折
    •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韩冰
    •   ( 700 条评论 )
    • 佘靖 /2007-1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有着系统整体的哲学思想,内涵浓厚的理论基础,行之有效的辩证论治方法,丰富多样的干预手段,以及注重临床实践的实务风格,既是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宝贵历史积累,也是未来系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代著名临床家——韩冰的临床经验,并介绍了其从医过程,是现代中医学术发展概况的反映,它带有浓浓的时代色彩。本书的*特点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医家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独特经验不厌其详、大篇幅地介绍。医家的用药、用方特点重点介绍。写出了真正临床有效的东西,写出了“干货”。本丛书的编辑出版是对现代著名临床经验的梳理,也为人们学习、继承乃至发展中医学术奠定了基础。

    • ¥14.3 ¥21 折扣:6.8折
    •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   ( 2303 条评论 )
    • (宋)许叔微 著,张贵增段牡薇 点校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分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部分,点校的底本分别为:《伤寒百证歌》底本为清光绪七年吴兴陆氏十万卷楼丛书本、清咸丰二年壬子藏修书屋刻本;《伤寒发微论》底本为清光绪七年吴兴陆氏十万卷楼丛书本;《伤寒九十论》底本为清成丰三年癸丑木活字排印琳琅秘室丛书本。三部分的主校本为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参校本为l99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和200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许叔微医学全书》。 点校的方式:原书繁体字改为简体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原则上径改,特殊情况者予以保留。竖排变横排。原书的“右”改作“上”,并根据读者阅读习惯,加以标点符号。原书中的错漏之处径改之。需要告知读者的是,许叔微原著中所引用的《伤寒论

    • ¥19 ¥28 折扣:6.8折
    • 黄一峰医案医话集·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   ( 313 条评论 )
    • 苏州市中医院 /2020-04-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旨在搜集、整理我国近现代著名中医生前遗留的著述、文稿、讲义、医案、医话等。这些文献资料,有的早年曾经出版、发表过,但如今已难觅其踪;有的仅存稿本、抄本,从未正式刊印、出版;有的则是家传私藏,未曾面世、公开过,可以说都非常稀有、珍贵。从内容看,有研习经典医籍的心悟、发微,有学术思想的总结、阐述,有临证经验的记录、提炼,有遣方用药的心得、体会,篇幅都不是很大,但内容丰富多彩,且都带有鲜明的名医个人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足资今人借鉴。 江苏自古人杰地灵,中医药历史底蕴深厚,历代名医大家辈出,学术流派纷呈,医书珍籍充栋。我们这次推出的《名医遗珍系列丛书?q江苏专辑》,就集中收集、整理了肾病宗师邹云翔、肝病大家邹良才、丹阳贺派鼻祖贺季衡、张锡纯入门弟子黄星楼

    • ¥17 ¥25 折扣:6.8折
    • 首都国医名师佘继林儿童哮喘诊疗思路与临证经验
    •   ( 303 条评论 )
    • 刘玉超, 丁丹丹程五中 /2020-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总结佘继林老师诊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学术思想、特色经验,发挥中医药在诊疗本病的特有优势,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走出一条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创新之路,造福于儿童健康。通过对其儿童哮喘中医医文医案的整理与出版,有助于年青医师了解、掌握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理论及提高临床水平,有助于中医儿科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当代临床服务。

    • ¥19.7 ¥29 折扣:6.8折
    • 养生四要
    •   ( 758 条评论 )
    • (明)万全 著,范崇峰 校注 /2016-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养生四要》是明代医家万全著,养生学著作。全书五卷,分别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及养生总论。万全提倡以寡欲而守性,以慎动而保气,以法时而和阴阳,以却疾而慎医药,从而固本保枝,辟邪防毒,以此长养性命,故称养生四要。本次整理以乾隆四十三年(1778)张任大、张任佐重印康熙五十一年(1712)视履堂刻本为底本。

    • ¥17 ¥25 折扣:6.8折
    • 养阴法临床应用技巧--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
    •   ( 911 条评论 )
    • 张哲 主编 /2014-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张哲主编的《养阴法临床应用技巧》是《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之一。《养阴法临床应用技巧》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养阴法概述,分别介绍了养阴法的历史源流、治法分类、常用药物和方剂以及养阴法的应用注意。第二部分为养阴法的临床应用,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对养阴法在各个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释,颇具临床价值,对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15.5 ¥25 折扣:6.2折
    • 素灵微蕴
    •   ( 709 条评论 )
    • (清)黄元御 著,杨枝青 校注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素灵微蕴》为清乾隆时期名医黄元御著,成书于乾隆五年(1740)。全书分四卷,凡二十六篇。卷一、卷二为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十篇,卷三、卷四为病解十六篇。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年(1830)庚寅闰月宛邻书屋初刻本为底本。

    • ¥17 ¥25 折扣:6.8折
    • 慢性胃炎百家百方·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
    •   ( 138 条评论 )
    • 袁红霞杨幼新杜昕编著 /2020-04-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慢性胃炎百家百方》一书以方剂学为基本内容,分为 上篇 与 下篇 两部分, 上篇 部分的内容包括疾病的历史源流、名家的认识、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作者的见解。 下篇 部分引用各代治疗脾胃病的验方,内容包括方源(方名和处方来源)、药物组成、方义,?L集各代尤其是近现代杏林名家验案并于后而加按语。 全书论据及证治,始自《内经》、《难经》,下及百家,并融合了著者的临证体会,密切联系临床实际,颇切实用。

    • ¥18 ¥29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