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归纳了糖尿病的临床证治,是仝小林院士临证多年的诊疗心得。本版以第1版、第2版为基础,在上篇理论研究部分,针对糖尿病中医理论体系,紧密结合糖尿病领域最前沿研究进展,更新了相应中医糖尿病理论认识,从现代医学角度进一步阐释糖尿病中医理论,增加科学性;中篇临床验案部分,对一些章节病案进行合并,或增加了新的典型病案,以及对原有病案的跟踪随访,旨在为糖尿病及内科疑难杂病治疗提供临床指导。同时,本版还增加了近年来仝小林院士团队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本书是系统论述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脾胃病临证经验的学术著作,全书分六篇。第一篇为医论篇,“纵论”从脏象、病因病机等方面纵论脾胃的生理病理;阐述了脾胃病的诊治要论,尤其对食管病、残胃炎等常见而又较为疑难的疾患,详细介绍了作者自己独特的经验,“三脘”腹诊颇有临床参考价值;对胃病用药选择、刚柔配伍,以及胃病夹湿、夹瘀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介绍了与脾胃有关的疾患如肝胆胰等一些常见病及难治病的诊疗特点及经验;对历代前贤诊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第二篇为医话篇,介绍作者临床诊治、用药等经验和体会,有助于拓宽思路。第三篇为歌括篇,收录脾胃(消化系)病诊治歌括 12 首及舌诊简歌1首,是对脾胃病症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的概括,言简意赅。第四篇为医案篇,选择了
《中医湿病证治学》是凝聚了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及其编委会近20年心血的我国第一部中医湿病专著。2013年本书第2版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第3版也在广大读者需求声中应运而生。全书分上、中、下篇和附篇。上篇全面阐述了湿病的概述、病因病机、诊断、常见证候、治疗及湿病的研究进展、湿病的预防与护理;中篇分内科、妇科、儿科、皮科、外科、五官科等,集中介绍常见湿病证治;下篇为名家论湿精粹,首先介绍了中医名家干祖望、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何任、张琪、李今庸、萧熙、康良石、杨春波先生治疗湿病的宝贵经验,然后具体介绍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湿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附篇介绍湿病常用中药、湿病常用中成药、方剂索引。第3版新增了湿地、雾霾的相关内容,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健康之本的思想。
本书为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 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中的一种,由东直门医院徐荣谦教授主编。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中医儿科学基础,共分三章。*章为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第二章为中医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第三章为中医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特点。 下篇临证辨治,共分十章。分别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时行疾病寄生虫病、小儿杂证、小儿急证及新生儿疾病等共计58种疾病。 徐荣谦主编的《刘弼臣实用中医儿科学(精)》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医儿科学基础,重点阐述刘弼臣教授所倡导的 少阳学说 ;下篇为临床篇,按五脏证治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以及时行疾病、寄生虫病、小儿杂证、小儿急证、新生儿疾病十章进行编写,同时对每一入选病案进行客观的点评,以达发微明理,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丛书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本书是在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陈群教授主持下编写的关于中医诊断学的修订著作,全书以融古通今的方式,增加了书的实用性、科学性、易读性、厚重性,方便中外学者对中医诊断的理论与方法、历史与进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全书内容分为三篇:绪论与发展历史的回顾、诊法与辨证、现代研究概况;共 12 章,分别为概论、发展史略、诊法、辨证、辨证方法的综合应用、临床各科诊断概要、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病案书写、诊法的现代研究、辨证的现代研究以及计算机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等。
《通俗伤寒论》是清代名医俞根初著,经何秀山选按整理后,又经其孙何廉臣校勘增订 ,后由曹炳章重为参订,将原书增为四编、十二卷 、十二章。俞氏生活地方地处江南卑湿,外感湿邪为患,多夹杂证,该书以外感病立说,折衷仲景之学,参以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吴有性、张介宾等医家的医学理论,以六经辨证的理论用于各种外感病(包括寒、温两类感证)的论治,参以八纲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详细论述了外感病的诊断方法、辨证原则、方药配伍及病后调理方法。内容包括伤寒要诀、病理诊断、证治各论(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伤寒坏证、伤寒复证)、调理诸法。全书内容系统,论述详明,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被后世称为绍派伤寒的奠基之作。本次整理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的1934年《何氏医学丛书》上海六也堂书局铅印本
本书系国家 十一五 重点图书,由夏桂成教授主编。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集中阐述了夏老的补肾调周理论。各论涵盖中医妇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除辨证论治外,特设临证经验和验案举例两部分,全面收录了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几十年临床工作的学术经验,反映了近几十年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学术成就,是中医妇科临床工作者有益的参考读物,亦可供中医妇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参考。 夏桂成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事业已有60载。在从医生涯中,他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刻苦钻研,不断实践,逐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并不断修正完善。其精湛的医术,厚重的理论,在妇科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北京中医药大学肖承惊教授主编全国第1版妇科研究生教材时,高度评价了夏师的学术影响,认为 其对理论的探索从《周易》阴阳消长转化观点出发,根
列入胡希恕医学全集。本书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解《伤寒论》原文,下篇讲解《金匮要略》原文,其特点是以八纲释六经及方证,并结合临床解读,易于理解和应用。
本书精选出了目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基本能反映熊继柏教授学术思想、临证思维与临床经验的临证实案,内容涉及内、外、妇、儿、急症、疑难怪病等将近100多个病种。希望熊继柏教授的丰富临证经验可以为广大有志于成为合格中医、好中医、名中医的中医学习者和从业者能够分享。
陈秉钧( 1840 1914 ),字莲舫,别署庸叟,又号乐余老人,清末上海市青浦县人。世代业医,名医辈出,陈莲舫为第 19 代传人,后自称为 十九世医陈 。曾奉召入京城为德宗诊疾,敕封为三品刑部荣禄大夫,充御医,受命当值御药房。其家学深厚,博古通今,精通内、外、妇、儿诸科,尤其是*外治法多有奇效。 本书收入陈莲舫代表作 5 种:其中《加批校正金匮要略心典》《加批时病论》是其课徒之作,对研习经典文献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女科秘诀大全》荟萃各家之说,论述简明扼要,博古达今,是学习中医妇科的之书。《陈莲舫先生医案》《陈莲舫先生医案秘钞》记载了先生细腻周到的诊疗经验、精准平和的用药特色,对临床颇有参考价值。
本书分绪论、上篇、下篇和附篇四部分计24章系统全面论述了中医诊断学学科内容,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书的特点是: 1.系统全面,正本清源: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医诊断文献,从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技术和科研成果,既考虑正本清源又考虑到现代中医诊断学科体系的衔接,同时充分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医诊断发展方面的运用。 2.突出思维,体现临床:本书实用性强。把握中医临床诊断的思维,为临床各科提供诊断的技术和方法,实用,够用,好用,可作为临床各科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3.传承创新:本书基于中医理论系统研究,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成果,处理好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科研的关系,对现代成果进行评价、甄别,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诊断学。
黄仕沛,1945年出生,广东南海县人。祖辈五世业医,其父黄继祖为广州市名老中医,精于温病。20世纪60年代初就读于广州市中医学徒班,并随父侍诊习医。1965年取得中医师资格,1983年起连任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副院长、院长。2000年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 广州市名中医 。2004年调至广州市越秀区政协任专职副主席。退休后任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南院名誉院长。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广州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20世纪90年代起 觉今是而昨非 ,转而专攻仲景之学。临床上独尊经方,以大剂称著。《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是2011年6月1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方证相对医案、师门对话录、黄仕沛老师 临床感悟 以及附录经方学验 华山论剑 。通过不同侧面展示了黄老的经方理论和临
本书是一部总结“颜氏内科” 学术流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关于疑难病诊治的学术经验专著。第一篇,提纲挈领介绍了颜老诊治疑难病临证思维特点, 第二?三篇,着重介绍颜老创立的“衡法” 理论与实践及倡导的“瘀血” 学说理论与实践, 第四?五?六篇, 分别为颜老诊治疑难病的医论?医话及医案选,全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内容丰富翔实,充分展示了颜老在诊治疑难病中的临证思维特点及处方用药经验,体现了“衡法” 及“瘀血学说” 在诊治疑难病方面的优势和独到之处,不仅有学术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是集唐宋金元4个朝代22位著名医学家著作而成的丛书。唐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展迅猛,中医药学也同时得到巨大的发展。在继承古代医学成就的基础上,学术争鸣,新的学派不断涌现,使中医药学特别是在方剂学及临床各科都有长足的发展,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巨大贡献。
邹云翔教授是我国近百年来的中医学大师,医术高深,精于内、妇、儿科,善治疑难杂症和温热病,尤对肾病与老年病有专长。他认证精准,知常达变,见解独特,疗效卓著,故对急难病诊治每起沉疴,治人无数。人称 仲景功臣 、 杏苑巨擘 、 医林翘楚 、 大医精诚 、 一代名医 、 一代宗师 等。他行医从教七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祖国医学事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和创立、发展中医肾病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邹老90寿辰时,原江苏省*书记江渭清祝词: 一生奋斗,服务人民,光荣业绩,妙手回春 ,是对邹老一生的评价。 其独到的治肾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证辨治经验已薪火相传,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扬,其女儿邹燕勤教授与外孙女婿王钢教授作为他一脉相承的继承人,已成为全国肾脏病界著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邹云翔实用
刺络放血疗法是传统针灸技术之一,以其疗法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而被广泛用于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疾病。本书由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倾力打造,并随书赠送光盘,便于读者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无周仲瑛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大家、国医大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先后提出了审证求机论、辨证五性论、知常达变论、复合施治论等理论观点,系统总结了内科临床辨证论治的规律。 全书突出中医特色,浓缩名医经验,贴近临床实际,体现时代特征,以期为读者提供一部优秀、实用的中医临床参考书籍。
本书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指导中医内科各级医师诊断治疗行为的医疗文件。包括内科四十余个常见病种。
本书是对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术思想、临证体悟、个人经验的收集整理。全书共分以下几部分:前三部分是刘老在不同时期讲解《三部六病》的学生笔记;第四部分是刘老口述的回顾性医案和学生跟随刘老门诊记录的验案汇编;第五部分是刘老的医话、医论及学生的临证见闻;第六部分是历史资料和学术传承,简要罗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和图片、手稿;附录部分包括刘绍武传记和刘绍武学术思想研究及文献资料等内容。
本书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指导中医内科各级医师诊断治疗行为的医疗文件。包括内科四十余个常见病种。
本书是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研究中医气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学术专著,上篇为基础理论篇,主要论述气血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气血的病因病机与病理,气血的辨证与治则、治法,以及颜德馨教授对气血学说的认识与发展,下篇为临床应用篇,重点介绍颜德馨教授应用气血理论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分别从概述、病机探析、审机论治、病案举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地阐明了气血失常的证候和疾病的辨证施治规律,全书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内容丰富翔实,系统地反映了中医气血研究的沿革与进展,从气血角度拓宽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新领域,体现了气血证治方法的优势与独到之处,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