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1部分,分别对染色体结构、DNA的复制形式与特点、DNA的转座、遗传密码的破译、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转、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癌症与癌基因活化、免疫缺损病毒(HIV)的分子机制等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重大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二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染色体与DNA 的基本概念,第三至四章回顾7从DNA到RNA以及从mRNA到蛋白质的生物信息流,第七至八章叙述了参与原核、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各种元件,探讨了DNA甲基化、蛋白质磷酸化、乙酰化修饰及各种不同环境因子对基因活性和功能的影响,第九至十章讨论了疾病与人类健康、基因与发育等重要生命现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十一章则讨论了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成果。此外,本书还在第五、六两章讨论了主要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技术和原理。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
“精要速览系列(Instant Notes Series)”丛书是国外教材“Best Seller”榜的上榜教材。该系列结构新颖,视角独特;重点明确,脉络分明;图表简明清晰;英文自然易懂,被多所重点院校选用作为双语教材。 第三版在第二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对人类基因研究、RNA调控、组蛋白修饰、表观遗传学、人类进化等新近研究进行重点补充和调整,其他各章节也进行了修订。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双语教学参考教材使用。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地质类教学改革的需要,将古生物学和地史学合编而成的新教材,全书分16章。 本教材以地质历史时期有机界、无机界的演化为主线,以阶段论、活动论的思想为指导,力求将原古生物学和地史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系统介绍了古生物学、地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教材内容调整方面,加强了古生物学、地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简化了古生物门类和各断代地史内容,并简单介绍了地史时期有机界、无机界的重大事件和古生物地史学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本书系统性强,内容简洁,图文配合恰当,可作为高等学校地质类院系古生物地史学教科书,也可供地学类专业的其他人员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研究中的各种研究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经检测和试用过的现代方法及其大量的改进方案,其中涉及到某些创新的研究方法。全书共分10个部分、60章,有100多幅图件,共396页。 该书是目前世界上介绍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研究方法的“大全”。书中不但论述了大量经典的研究手段,并加入了现代的研究技术,而且详细论述了一些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派生出来的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均由该领域的专家撰写,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讲述了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该书是从事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书。通过该书可充分了解从事古植物学的孢粉学研究的主要现代研究技术。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可以运用该书所介绍的各种分析方案和技术,从而为高水平科研成果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卫生部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十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核酸序列分析,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真菌与其他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胚胎植入前的分子生物学检验等。本版教材着重于临床应用,在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到临床检验的重要技术及其应用,并了解进展和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检验诊断这门学科,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打好基础。
本书共包括四个部分。部分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在核酸序列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序列格式转换、结构功能分析、克隆与引物设计等;第二部分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在蛋白质序列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结构预测、三维分子显示等;第三部分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在序列比对中的应用,包括BLAST、本地BLAST、多序列两两比对与进化树分析等;第四部分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在文献管理与引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文献管理、参考文献的引用等。本书主要面向生物、医学专业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其他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