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读物,旨在提供一幅 全景图 ,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 通过考察从文明之初到21世纪早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了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19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技术作为 应用科学 出现是相对晚近的事情,是随着工业界和政府开始资助那些能够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或改良技术的科学研究才出现的。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 欧洲
从远古到20世纪,技术改变世界的全景记录 一部人类社会技术与文明的百科全书 首次推出中文全译本 200余位国际专家联袂撰写 15位权威专家领衔中文译校团队 1000余万字 3000余幅手绘插图 牛津大学出版社30年鸿篇巨制 《技术史》(全八卷)是一部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涵盖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人类技术的历程,是目前权威性、篇幅、资料全的技术史类丛书。全书1000万字,拥有3000余幅珍贵的照片和专门绘制的插图。全书各章均由相关领域的20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撰写,内容翔实,材料丰富,观点新颖,富有思想性。英文原版图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在30余年间出齐。 全书共八卷,分别为: 技术史第I卷: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 技术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 技术史第Ⅲ卷: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 技术史第Ⅳ卷:工业革命 技术史第V卷:19世纪下半叶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史前时期的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最早证据入手,描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成就、希腊文化的黎明以及公元前6世纪爱奥尼亚科学的繁荣;介绍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色诺芬尼以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的理论,并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颇有影响的毕达哥拉斯的学说。第二部分从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辉煌开始,展现了希腊人在诗歌、艺术、哲学和科学方面的显著成就。作者清晰地描述了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普罗泰戈拉、芝诺、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以及其他许多人前所未有的贡献。同时,作者还以敏锐的眼光讨论了公元前5世纪的地理学家和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以及其他人),以及公元前5世纪(以希波克拉底医学为主)的希腊医学。第三部分集中讨论了公元前4世纪那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中创造并留存下来的38项代表性遗产,从历史沿革、遗产看点、科技特点、研究与保护历程、遗产价值五个方面为读者进行详尽的介绍,并在每一篇中配备多幅全景或特写的最新遗产留存的实拍图,深度呈现中国古代在农业、水利、交通、建筑、机械、军事、航海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技遗产,通过学术 科普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的 科学基因 和 科学精神 。《中国古代科技遗产》旨在通过多角度深入阐释科技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科技价值、历史人文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对科技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更好地界定科技遗产的概念,填补国内在科技遗产研究上的空白。
本书共3卷。《第I卷:系统科学概论》旨在通过具体研究工作的例子来展示什么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在什么样的问题中可以发挥作用,系统科学有哪些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宋代植物谱录蔚为大观,极富特色。本书将宋代植物谱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包括宋代已佚的植物谱录进行文献学考察,力图厘清谱录之间的关系;通过探寻谱录背后撰写者的事迹、相关的学术圈、思想背景等,深入了解谱录的撰写背景与编撰意图。加之追溯版本流传历程、甄选善本、辨别伪书,精确考订各谱录的成书年代、发展源流,以期更加深入地厘清宋代植物谱录的发展脉络,阐明植物谱录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对中国古代植物知识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有益补充,并呈现中国人多识以求、博物不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精神。
本书是部既有高度学术价值、又能雅俗共赏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本书汇聚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全国一流学者,撰写各自领域研究精深的专题,以百科全书 大条目 形式的专题串联起来,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历史全貌。全书上自远古,下迄当代,按照大致时间顺序分为五卷:《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每卷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想。全书共300多万字,包含天学、地学、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等中国科技史所有学科,同时配备 名词简释 、 中西对照大事年表 ,各卷末附全书总目录,方便检索使用。
《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修订版)》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篇专门讨论这个时期的第一部分,亦即亚历山大的复兴(大约是公元前3世纪);作者以亚历山大城为中心,介绍了亚历山大复兴的历史背景,希腊文化从希腊本土向希腊以外的转移,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资助的科学研究机构 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创建,以及围绕这个博物管所展开的各项学术活动;探讨了数学、天文学、力学、地理学、物理学、工程技术、解剖学、医学、哲学、宗教、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以及艺术在公元前3世纪的进展。第二篇讨论了所谓希腊文化的式微和衰退,亦即基督纪元前的最后两个世纪,介绍了多个科学中心的出现,罗马的崛起,以及最终,罗马成为了引领科学文化潮流的中心;探讨了前一篇所论及的诸学科在公元前最后两个世纪的传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这两部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