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习题集根据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实际需求,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而成,可与王斌主编的《机械制图与CAD基础》教材配套使用。本习题集包括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部分共10章内容,对传统的习题内容做了适当精简,并增加了计算机绘图内容和形体构造方法与设计的习题,还增加了一些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题目。
本教材主要内容有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法与三视图,基本体、切割体和相交立体的视图,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表示法,常用机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和透视投影等,并有配套使用的习题集。 本教材教学性强,内容注重系统性、实用性,编入了我国*颁布和现行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本书涉及的国家标准目录。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以及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培训教材。
《复合材料制品成型模具设计》共7个项目,重点讲述了复合材料和塑料的基本知识、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基础、手糊成型模具设计、压制模具设计、挤出成型机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等内容。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模具装配图实例,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各种复合材料模具的设计过程及工作原理。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材料工程类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复合材料模具设计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用书。
本手册是机械设计通用工具书,内容包括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常用国家标准、规范和设计参考资料。全书共有8章,即:常用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及传动件精度,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润滑剂,连接,滚动轴承,其他常用机械零部件,常用电动机。 本手册可供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师生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使用,也可供广大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及中等专科学校师生使用。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书后增加了有关标准的附录。其主要内容有:制图基本知识;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路桥工程图。 本书是根据*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充分总结了同类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教材中兼顾了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培养两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制图基本知识、进行制图基本训练的同时,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提高。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近机类、机械交通类相关的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技术资料。与本书配套的《机械制图习
本教材根据*颁布的 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 编写,结合编者多年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教学经验,以及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实践,借鉴了项目化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扎实的绘图能力及读图能力,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书在内容选取与项目设置上,以任务为主线,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结构与重构,着重突出以下特点: 1.将主要知识、应会的能力融于任务实施过程中。2.教材基本以图样的识读与绘制作为任务名称,突出了学习目的。3.书中每一任务都采用统一思路,即 学习目标 相关知识 相关实践 知识拓展 。
本书以目前流行的Xilinx7系列FPGA的开发为主线,全面讲解FPGA的原理及电路设计、Verilog HDL语言及Vivado的应用,并循序渐进地从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开发开始,深入到FPGA的基
本书将三维建模理论与软件实操融为一体,较全面地介绍了中望CAD软件基本命令、尺寸标注、三维实体建模和建模案例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全书共 15章, 章以绪论形式介绍了中望CAD软件基本界面、命令和功能;第二~九章着重阐述软件各种命令,进而完成二维机械工程图的绘制;第十~十四章介绍三维实体绘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终实现机械零件的绘制;第十五章以日常家俱模型为案例,介绍三维软件的应用。本书对国产中望CAD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教程介绍,适应我国当前高等工科教育专业改革和按学科培养学生的需要,可作为设计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等工程类学科学生三维造型软件的基本教材,还可作为涉及三维建模相关技术人员的操作教程。
全书共五个学习情境,分别是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基础、绘制几何图形、绘制常用件的图样、识读和绘制典型零件图、识读和绘制装配图等内容,将高等职业教育所要求的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采用了大量的切合实际的新颖图例。全书积极推广和运用*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内容丰富。
本书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编程软件使用、程序设计、应用举例及PLC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全书共分8章,为便于非自动化专业教学,解决与先修课程的衔接,在第1章中对电气控制系统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为满足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本书提供较多的实例,并在相关章节提供了实训项目,供教学选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类、机电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PLC技术培训教材,还可作为从事PLC应用开发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工程图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制图应用”课程定位为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专业基础课,在前期学习“制图基础”相关投影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绘制与识读和实际工程机械相关的各种图样——诸如零件图、装配图、焊接图和展开图等,并获取所需信息;能够运用图形工具对机械零部件形状结构、装配连接关系等进行设计或表达维修的想法和意见;能够在图形工具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后续的专业课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实践相应的机械设计及制造等专业技能。 近年来,计算机绘图软件迅速发展,功能日益丰富、完善,为适应工程实际对计算机绘图技能的需求,本书以AutoCAD 2017为基准编撰计算机绘图内容,并单独成章。将制图应用与计算机绘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本书主要内容有:标准件和
本书讲述了OPNET Modeler网络仿真机制、软件的使用和建模方法,重点讲解了OPNET Modeler的网络域、节点域、进程域以及链路管道阶段的建模过程和建模方法;同时,还在专门的章节中描述了OPNET Modeler的程序调试、统计量的收集以及网络应用刻画环境(ACE)、网络医生和流分析等网络分析工具的使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以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从事网络通信协议开发、网络规划和网络性能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包括高等院校从事网络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全书分2篇,篇为机构运动学,主要介绍运动学基础、连杆机构综合图解少和解析法、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凸轮机构设计、齿轮和轮系设计;第2篇为机械动力学,主要介绍动力学基础、动力分析、平衡、发动机动力学、多缸发动机和凸轮机构动力学。本书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以代数法和向量矩阵为基础的数学工具,在机构综合和分析中突出计算机的应用,体现了近年来美国大学本科机构运动学和机械动力学课程改革的经验。突出机构综合和设计方面的内容。作者希望把设计过程中的技术教给学生,以培养他们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将"微型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三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两本书为同一门课程连续使用的教材。本书以Pentium的实模式与保护模式为主线,用Pentium实模式的实现技术来替代Intel 8086的内容(目前流行以Intd 8086为基础);通过分析Pen-titan的保护模式,把当今微机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新设计、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潮流展示给读者;列举了数量的I/O接口硬件及程序设计实例,有助于建立微机系统的整机概念,加深对微机工作过程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具有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能力。 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Pentium的存储管理;输入/输出;中断;总线;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串行通信和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数模转换及模数转换;键盘接口技术;CRT
《Dreamweaver MX2004网页设计与制作》是电脑美术系列教材,通过案例式的教学方式,讲解网页设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Dreamweaver MX2004网页设计与制作》以“设计一完稿成品”为主线,以软件的使用贯穿讲解过程,使读者不仅可以学习软件的使用,提高美术修养,同时可以了解成品制作过程。以Dreamweaver MX 2004为主要的设计工具进行讲解,每个内容的讲解过程围绕一个页面进行鉴赏与分析,其中穿插知识点,并在每小节结束时将涉及的知识点列出。 《Dreamweaver MX2004网页设计与制作》可作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各类电脑美术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电脑美术爱好者参考。
解投影作图基础、图样画法、零件图、装配图和计算机绘图等内容。以投影原理、投影分析为主线,计算机绘图的内容以应用为主,并和机械制图的内容相互渗透。
《基于序列图像的视觉检测理论与方法》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基于序列图像的工业零件视觉检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简要回顾了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分析了序列图像几何处理中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相机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讨论了基本矩阵和三视张量的几何意义及其计算方法;阐述了基于二乘模板匹配的影像特征点和直线段的高精度提取算法;提出基于二维直接线性变换和平面控制场的非量测数码相机标定理论和算法;重点阐述了附加刚体变换的点、线摄影测量模型,提出利用点线混合摄影测量技术重建钣金零件的三维模型;详细讨论了基于广义点摄影测量的空间目标三维重建理论与方法;最后介绍了序列图像在工业零件三维重建与视觉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并就检测精度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