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本书结合外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我国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论述了数字电视系统测量的相关技术,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测量方法,并介绍了的技术研究成果。全书分为5篇,包括数字视音频测量基础、数字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测量、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测量、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测量以及手机电视系统测量。 本书可供从事数字电视系统研究、施工、维护和测量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电视、通信、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数字内容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规划教材》共分9章:章从数字内容的基本概念、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安全技术三方面概述了《数字内容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规划教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章阐述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该技术通过利用数字内容冗余信息来实现保密通信或标识;第3~6章则分别针对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四种主要的数字内容,阐述相关的各种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水印、过滤等,由于四种数字内容的特征不同,相对应的安全算法有比较大的差异;第7章阐述数字取证技术,该技术是对数字内容的安全事后处理,即当数字内容出现安全问题后,对安全问题取证的方法,例如多媒体设备识别、非法拷贝检测等;第8章阐述网络信息内容监控系统,研究了第三方监管数字内容的技术,如内容阻断、分级、审计等;第9章阐述数字管理技术,包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Multisim10.0仿真软件,并通过大量实例讲述了Multisim10.0在电路和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Multisim10.0的界面和菜单;Multisim10.0的各种元器件;Multisim10.0提供的20余种仪器仪表的使用;Multisim10.0的18种电路仿真方法,是6种基本分析方法;结合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讲述了Multisim10.0在其中的应用;以及基于Multisim10.0的单片机仿真。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类、电气类及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电路、电子技术和电工学课程的仿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 近年来,“网络融合”成为大众的“焦点”和热点话题,但什么是“融合”,什么被融合在一起,什么是网络融合,融合带来了哪些改变……本书用轻松的对话方式演绎“网络融合”这一热点话题,对相关的通信新技术进行了梳理,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到实用的通信新知识。本书深入浅出,可读性强,适合行业内相关人士培训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书。对网络融合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适合阅读此书。
冯振杰*的《多天线环境下的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围绕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的中继选择、多接入中继信道的分集复用折中性能分析、译码转发中继网络中多天线节点上的天线选择及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利用有限信道信息反馈进行功率控制等方面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