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理论篇和案例篇两部分。理论篇论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生态文明体系与制度的建立,以及从传统行政到绿色治理的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县域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及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案例篇则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大城市辖区、县级市和全国十县绿色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富经验,反映了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本文以福建省连江县敖江口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20年10月、2021年1月、2021年4月的表层沉积硅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122种硅藻。本书分析了敖江口表层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使用CCA分析发现,盐度和pH是影响敖江口硅藻分布最显著的环境因子,相比于表层海水温度等时间变化趋势显著的因子,硅藻分布更多受到了空间变化趋势显著的因子的主导。敖江和闽江径流与外海的浙闽沿岸流的强度变化影响硅藻分布的主要外部推动力。沉积物粒度是影响敖江口硅藻分布的次显著环境因子,主要对沿岸站分布的淡水硅藻产生了二次筛选作用,筛去了个体较大的淡水种,保留了个体较小的淡水种,从而使得部分淡水硅藻具有了指示粗颗粒沉积环境的生态意义。
本书主要对浙江省各类海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本底情况、演变特征、政策及相关科技等进行了多要素、多视角的总结。同时系统归纳了浙江省海洋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海洋环境问题,总结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浙江经验,为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参考。本研究结合近三十年以来,浙江省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科技探索、涉海开发政策演进的特点,对海洋渔业、海洋岸线与港口、海岸带土地、海洋旅游、岛屿等海洋资源开发的浙江经验进行相关总结,有利于更好地梳理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及特点。另一方面对浙江省近海环境变化状况进行小结,对近海环境保护科技、政策及保护措施进行梳理,寻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保障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人类世代以来历史碳排放量的绝大多数,从道义上讲,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有权力发展自己的经济、继续工业化的建设,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然而,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精神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是我们不容回避的根本原则。《易》云: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作为一个独立自主、负责任的大国,面对艰巨的挑战,中国要走的就是一条不被西方限制,又能保护环境、不影响长远发展的光明正道。 《零碳中国》主要记录了当代中国制造业在碳中和、碳达峰领域的策略与实践,经验与教训,规划与愿景。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奉献的杰出智慧、无上热情与非凡成就 有国企,有民企,更有外企,这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伟大图景。我们从来不期待英雄的下凡和救世主
对于什么是环境史,不同学者有不同称谓和不同解释。国内学界大体有三种意见:一称 环境史 ,二称 生态史 ,还有称 生态环境史 。不同称谓有着不同的解释角度。习惯上多称之为 环境史 。对环境史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作为一门学科的环境史兴起于美国,她以生态危机和生态学为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这一点在学界有较多共识。 环境史 简言之就是对历史进行 生态阐释 或 生态分析 ,可称其为 历史研究的生态取向 。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理念引入历史研究,将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到包括文化和自然在内的更大系统中,来考察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动态演变史。
英国社会学教授约翰·厄里在约翰·厄里、乔纳斯·拉森著的《游客的凝视》中,省视了旅游这种社会行为的历史发展及重大转变。何谓“游客的凝视”?简单来说,就是游客带着欲望消费观光景点的符码。游客的凝视是社会建构而成,自成完整的体系。John Urry指出,视觉经验是观光旅游的重要方面,更强调“凝视主体”和“凝视对象”之间社会权力关系的操作与展演。旅游经验的建构来自符号的消费与收集,游客的凝视是符号化的凝视,是浪漫的,是集体的,更是多元而流动的。这本探讨现代旅游文化的著作,勾勒出了观光旅游在过去几世纪以来的演变流程,从大众观光旅游(masstourism)在欧洲和北美洲开始流行,到逐渐蔓延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整个历史进程。除了社会学的思考之外,还有对文学想象与美感经验分析。
社区是社会基础的微观单元。北京市社会建设战略高度重视社区,并把社区建设的重点放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自2010年起,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北京市开展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试点建设工作。至2014年,已经基本完成北京市杜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此外,还开展“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建设工作。这些工作为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其主要是解决“面上”和“有无”的问题,下一步,有必要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提到北京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日程申来。 依据北京社工委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试点建设工作的调研和总结材料,以及北京市多个区(县)上百个社区申45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案例研究,《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探究 基于北京市社区的分析》对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工作进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城市学和城市史学研究专著。全书分五大部分:当前人口分别的趋势,大都市社区的兴起,城市的相互关系,大都市的扩张过程,大城市问题。以专业的眼光,以大量一手统计数据,尝试以客观且可验证的方式,探索并展示自汽车运输出现以来,美国城市所发生的种种变迁及其影响的意义。本书的大量论述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本书稿被列为“义乌丛书”系列之一,主要是2010年开始义乌市的主流媒体、档案局、总工会、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单位组团沿明长城一路寻访当年义乌兵的戍边之路,在这个过程中的宝贵历史发现和情感撞击的真切记录。本书稿语言优美,叙述中情真意切,让人时刻能感受到强烈的爱家、爱乡、爱国情怀,散文笔法的运用更使得本书稿了一般的考证文章而具有了很高的文学价值。
《自然灾害社会学:理论与视角》是在中国以社会学知识为重心,结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相关学科(通过各类专业人员的共同研究、撰写),对自然灾害进行深层研究。是对若干重大自然一社会问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通过对文献和数据资料的实证分析,探索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说服力的结论,进而获取自然灾害之于人类社会影响的普遍性、规律性的研究成果。由此,以自然灾害为研究的依归,尝试建构一个基于自然、自然灾害背景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式性的社会发展理论架构。最终尝试确立作为社会学二级学科的应用社会学的一个三级分支学科——自然灾害社会学。
本书针对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络对于政治社会化产生的深刻影响,系统分析我国网络政治社会化理论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探析如何利用网络实施有效的政治社会化。重点研究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理论、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实践、网络政治社会化的调适策略三个基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网络在公民政治社会化进程中重要作用,促进网络政治社会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力求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比较系统地研究我国网络时代背景下政治社会化问题,为我国网络政治学的学科建设作一些基础性工作,丰富我国网络政治学学科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建设性建议。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责任主体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生态环境问题从伦理思考走向实践行动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风险丛生的现实境遇下,在“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强化生态责任,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化解由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矛盾纷争,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本书从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出发,在分析政府生态责任生成与拓展过程的基础上,立足于国情,首先从实然的静态内容结构与动态实现过程两个维度,研究了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构成与实践机理;然后从应然层面,探讨了地方政府
本书以作者多年来与读者交流中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疑难问题为基础,汇总、分类并整理出200个问答知识,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概述、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未来共9章,试图用简洁通俗的文字和直观易懂的图片对新能源汽车的原理、设计、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安全、驾驶、养护等用车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针对部分问题还配有解析视频。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快速理解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知识,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冯宗宪、姜昕编著的《基于资源开发的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围绕资源开发的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个理论框架、地区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空间异置、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外部性空间异置的校正、可耗竭资源开发模式和环境治理、区域资源开发与荷兰病机理辨析、区域资源诅咒状况的评价和实证检验、EKC曲线与人口、经济及环境污染重心轨迹变化分析、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区域资源开发与治理中的相关利益方关系协调等。
汪鸣泉,副研究员、 工程师。主持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科院科教协同创新项目、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研发项目、科技部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科院STS智慧城市项目子课题等。本书在低碳城市视角下,对汽车共享进行了研究,汽车共享可以在汽车未全面进入家庭时,缓解非理性的购车行为带来的诱增出行及城市蔓延问题,满足合理的用车需求,在中心城区替代一部分出租车的功能,并从整体上减少机动车的行驶里程,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本书不仅可作为研究性的文献,也可以为相关政府的决策人员、市场的操作人员以及部分用户提供帮助。
本书针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问题进行研究,在可拓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共享中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网络、知识状态和知识共享行为的表示方法,给出了知识共享中知识引力、知识流力、知识危机与知识缺口的概念与描述,建立了知识共享需求分析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策略生成模型,对于发挥知识价值、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适用于各类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学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同步冲击。随着2009年第四季度启动所谓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经济增长出现“V型”翻转。然而,这种经济刺激效应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但许多人依然认为这是短期波动与调整,对于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风险以及必要的应对等,都缺乏心理准备。2015年以后,市场开始出现失望与悲观,对于难得的改革发展机遇视而不见。 作者在2011年一季度至2013年年中,担任建行首席风险官,期间切身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职业体会与前瞻性应对安排,对于业界有参考和借鉴意义;2013年下半年以后作为银行经济学家,以专业视角观察金融危机的成因,对于中国2015年以来的金融波动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分析,感悟出危机扰动时刻酝酿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之机”;与此同时,作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