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形地貌复杂,水热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富集,仅野生高等植物就已记载到10466种,并且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新类群和新记录物种还不断被发现报道,其中也包含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 为加强广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满足资源管理及宣传等工作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牵头组织编写《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农业卷)》。 《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农业卷)》收录物种109种(隶属23科32属),其中包含3种以上的属有秋海棠属(3种)、柑橘属(3种)、猕猴桃属(4种)、金线兰属(5种)、水车前属(6种)、山茶属茶组(10种)、重楼属(10种)、石斛属(39种)。 每个物种均介绍其中文名、学名、保护等级及所隶属的科、属,物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
本书主要介绍我国华南地区主要观赏树木,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大植物类群分类,以叶的特征(如叶的着生方式、叶的类型和叶缘特征等)为中心,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小类群,从树形和习性、树皮、枝条、花、果、种子、花果期、分布等方面进行描述,并附以多张植物部位图辅助辨认,让读者能迅速认识、熟悉植物并掌握识别要点。本书为方便专业人员使用,还配有目录、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供查询。目录中裸子植物科按《中国植物志》第七卷排列,被子植物科基本是按 Cronquist系统排列,科内树种以出现顺序排列。本书对科学研究、教学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植物学家和植物学爱好者常用的工具书。
本书是作者团队对广西河池市具有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详尽调查后形成的成果。全书对河池市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共收集河池主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51种及常见药用植物486种,书中梳理罗列这些药用植物的特征、植物区系特点等,并且全面分析河池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此外,书后还附有河池药用植物名录,详细介绍每种药用植物的具体分布和功效等。每种药用植物均配有野生状态下的彩色图片,为广大读者提供直观资料。本书为河池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有助于丰富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记录,推进药用植物规范化、产业化开发,对保护我国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及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 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整体较为薄弱,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的同时,粮食产量受 气象灾害的影响却越发严重。本书先行阐明了粮食安全的意义及重要性,再以水稻为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典型农业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趋势,综合运用统计学、作物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深入研究了自然灾害影响下的水稻脆弱性,并提出如何使用农业保险和田间管理等方式缓解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终从粮食安全可供性视角评价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由5卷构成,书中所有技术内容均为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技术参数和图谱参数与靠前接轨,代表靠前水平;图集涉及农药种类多,且为世界常用,参考价值高。本分册为《世界
本专著系统地介绍了可在我国受土壤盐碱化影响的广袤的国土上进行适应性栽种的植物种类。专著编写的特点是每种植物均附有中文名、拉丁名,并对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绿化应用、观赏特性、经济价值进行了概述。本专著
《耕耘:章琦稻病抗性研究选集》内容简介:初识章琦老师是在1989年秋,我正准备考研。扬州大学原校长顾铭洪教授建议我攻读章琦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我们便开始有书信往来。1990年我如愿以偿地成了她的弟子,毕业后留在她的课题组参加抗性遗传研究和粳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的培育,直到1997年3月赴美。虽然我现在没能从事水稻病害方面的工作,但仍在进行蔬菜抗病性遗传的应用基础研究,与章老师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章老师既是一位的植物病理学家,又在抗性遗传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这些都源于她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格。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几十年里,章老师一直保持敏捷的才思,始终把握住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拓深自己的研究内容,在科研和生产一线勤勤恳恳地工作。2007年,章老师出版了学术专著《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遗
有元一代,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之高,波及范围之广, 。针对罕见天灾所形成的防灾救灾对策体系颇具特点。本书据翔实的史料,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全面呈现了元代自然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等,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预防灾害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常平仓、社仓建设,灾后的赈恤制度、禳灾、开放山泽、禁猎、禁酒、捕蝗、入粟补官等防灾救灾对策的产生历程和效能,剖析了应灾体制、灾害申报制度,民间救济行为,赈济钱物的来源问题以及流民问题,完整地建构出元代多层次的防灾救灾对策体系和应灾体制。
《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Ⅱ》一书,共收入本团队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甘蔗叶等9种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的论文54篇,分为“概论”“化学成分与工艺研究”“药理作用与机制研究” 三大部分进行介绍。书后附有已经公开发表的甘蔗叶等9种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的相关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等。
有元一代,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之高,波及范围之广, 。针对罕见天灾所形成的防灾救灾对策体系颇具特点。本书据翔实的史料,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全面呈现了元代自然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等,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预防灾害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常平仓、社仓建设,灾后的赈恤制度、禳灾、开放山泽、禁猎、禁酒、捕蝗、入粟补官等防灾救灾对策的产生历程和效能,剖析了应灾体制、灾害申报制度,民间救济行为,赈济钱物的来源问题以及流民问题,完整地建构出元代多层次的防灾救灾对策体系和应灾体制。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植 物生理学是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科 学与技术、园林等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理学实验是该课程重要的实践性 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操作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 力,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训综合教程》主要包括植物种子的萌发、水分代谢、矿质元 素缺乏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植物光合性能的评价、植物碳氮代谢、植物生长物质 的生理效应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植物逆境生理等内容,一共 9章。本书基本上涵盖了植物生理学所有的章节内容,且充分考虑各章节的重点、难 点,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
《农业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图谱》(第四辑),为近年来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或潜在危害较为严重,同时也是广大公众最为关心的外来入侵杂草物种,共计50种杂草物种,包括石竹科2种、苋科2种、豆科10种、大戟科4种、锦葵科3种、茄科4种、菊科4种、禾本科6种和其他科15种。每个物种基本按照植物全生育期形态特征排列。以入侵植物的全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以及群落照片为主,辅以文字描述。为了便于使用者在野外调查工作时进行物种之间的鉴别,将主要入侵植物的近似种,按照相似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花期和果期列出, 尽量把它们放在一起描述。最后重点注明容易混淆的植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