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指南(第 4 版)》对于想要在混音领域取得成功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好书,涵盖了混音从基本概念到高级技术的全部内容。 本书包含大量的照片、图像、表格以及音频素材,让你理解混音观念的重要性,教给你如何完成混音工作并评估你的混音作品,并且使你的混音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本书不但介绍了关于混音的各种理论和设备,还论述如何将这些知识用于混音实践的创造性方法。本书网络资源提供了2000余个音频样本以及多轨音频素材,可以作为本书内容的补充。 这一版本包括以下新内容。 ● 关于母带处理的进一步探讨,包括了响度战争、LUFS目标和DIY母带处理。 ● 所有图表都得到了更新。 ● 新增了一个关于硬件模拟调音台的软件仿真的章节。
《导演艺术论》(上、下)是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约半个世纪以来从事舞台戏剧导演工作与导演教学历程中所写的文论选集。全书分为五个部分:*部分是一篇六万字的长文《导演构思论》,可以说是引领全书的 火车头 ,内容包括: 导演构思 是导演对未来演出的总体设想和预见;是导演自己对剧本哲理内涵与艺术形象的解读;是体现他自己 解读 的关于哲理、诗情、舞台形象与演出形式相统一的总体构想。第二部分是晓钟老师对自己所导演的十个剧目写的具体 导演构思 ,涉及五部中国现代名剧和五部欧洲古典大作。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对十部戏进行分析和构思。第三部分是 论导演艺术 ,是对导演艺术的基本特性、导演艺术面对的时代课题及部分 综合艺术 的论述。第四部分是对当代十几位有成就的导演所做的深入分析研究。第五部分是对来北京演出
动画是一种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的艺术语言,兼具认知、审美、教育三大社会功能。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繁盛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动画的形式和流派也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伴随社会语境的发展演进,新时代的文化现象必然作为一种文化积累,对今天的现实主义创作构成影响。动画艺术的的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批判性和历史性特征一直秉承下来,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中的呈现却不尽相同。语境理论内涵关注动画的内外联系和动态变化,强调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并注重当下现实的历史维度与矛盾运动变化。基于语境理论的动画创作可以以其关联艺术作为参照,新时代语境及现实主义思潮对文学、绘画、音乐、电影,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影响,都会直接波及到动画艺术,因此,分析新时代动画艺术及其语境关系将为
《漆中之黑》为 摄影师杜可风的随笔集,富有浓郁的个人色彩。书中,杜可风以简洁生动的文字,从自己十八岁离开家、当上海员周游世界开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零出发,一步步成为世界 的电影摄影大师的,其中不仅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也有在游历中逐渐沉淀的感悟与思考,当然, 重要的,是杜可风用他那 个性、灵动幽默的文笔,书写了他对于电影,特别是对于中国电影的无比热爱,以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与心得,同时还配有130幅珍贵图片,其中不仅有片场照片, 有杜可风本人的拼贴作品。
该书展现出作者具有理性意识的史学诉求,全书系统而全面地梳理、研究194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发展及在当下面临的困境与难题,独辟蹊径,将电影艺术问题带入幽深之境。
百年中国播音史 共五个品种,六本书,分别为(1)詹晨琳著《百年中国播音事业发展史》;(2)罗景昕著《百年中国播音创作发展史》;(3)高国庆著《百年中国播音学术发展史》;(4)马玉坤著《百年中国播音教育发展史》;(5)马玉坤编著《百年中国播音文献史料集成:20世纪中国播音学研究论著集成》;高国庆编著《百年中国播音文献史料集成:民国时期播音研究史料集》。 本书以百年(1923 2023)中国播音学术理论发展为核心研究内容,通过对学术理论史的梳理,归纳百年中国播音学术的得失,发现问题,进而总结理论和方法,指导未来该学科的研究方向。本书勾画了百年中国播音学术发展脉络,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探寻理论和实践效应、梳理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确立研究目的,从中总结出中国播音学术发展的内在惯性和理念,为媒体融合视域下新时
全球华人艺术展 是以邀请海外优秀华人艺术家参展的大型展览项目,由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发起,先后与原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分别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天津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了前三届。 文化中国 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 第四届全球华人艺术展 已于2022年12月29日 2023年3月27日在何香凝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聚焦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并探讨中国文化在华人女性艺术创作中的影响与体现。本书收录了参加此次展览的23位华人女性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聚焦文化遗产与传承、移民与迁徙、饮食与文化等主题,有的关注家庭日常与艺术实践之间的身份转换与突破,有的以超越性别的眼光对社会发展、科技未来等展开想象。同时,书中还收录相应的访谈内容以及艺术评论和研究文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当
本书是一本针对播音与主持专业一年级学生进行普通话正音和播音发声的基本功训练的教程。包括普通话理论基础、正确的发音位置、呼吸训练、气息运用和声音弹性训练内容。为学生的文艺作品朗诵训练、口语表达训练、新闻播报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书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训练材料。培养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良好的语音面貌。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兼具思想性、实用性、表演性,从而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书全面梳理了中国电视剧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剧从事业阶段迈入产业阶段,电视剧从过去的“政治宣传品”过渡到“艺术作品”,发展到现在的“文化产品”,兼具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本书依据电视剧发展的特殊性,将电视剧发展分为前产业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视剧事业)、产业孕育期(电视剧事业向产业的转型过渡)、产业形成期(电视剧产业基本要素逐渐成形)、产业升级期(电视剧产业化探索向纵深迈进)、产业繁荣期(电视剧产业生态进入新拐点),并且分别加以分析和总结。本书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史。
......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畅销图书中的Top1%。集结了罗伯特 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编剧教父罗伯特 麦基继《故事》之后,时隔二十年再一次深度创作。横跨四个领域,为影视、戏剧、小说的对白编写甚至日常生活的对话解读搭建出新的理
《中国电视剧编年史》是一部中国电视剧领域的工具书,它是中国电视剧60年来的事业、产业、政策、社会现象以及经典剧目的 的扫描。它力求全面而接近原貌的记录和综述。 书稿采用“编年史”的体例,以年、月、日为顺序,串联起中国电视剧从1958年到2018年60年历史沿革中的作品、事件、现象,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创作生产、精品力作、市场运营、宣传推广、评论评奖、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应用、跨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并分五个阶段对中国电视剧的历史状况做出整体把握,是一部中国电视剧领域有史可鉴、有据可循的历史纲要。 书稿附录包括飞天奖、金鹰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白玉兰奖四个主要奖项及作品,以及60年重要的电视剧主要理论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