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雷编著的《纸品设计与制作工艺》讲述了:纸是一个载体,而设计赋予它生命。设计师通过对纸张自身属性的发掘及其空间形态的探索,使纸张的造型表达得以提升,借助先进的印刷和制作技术,来拓展纸品设计语义的表达层面,丰富受众的感官感知。 现代纸品设计使纸张仅作为承印物的传统角色得以突破,将纸张自身也参与到信息的组成中来,用纸张的三维空问造型来丰富印刷品设计的语义传达方式,从而提升纸张对于整个印刷品设计过程的意义。
本书介绍了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展览会与会展业的发展和现状、展览项目的设计及实施程序,还对展览会展示设计资料、展会展示用材料及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并精选了多幅外会展的现场实拍照片,使本书既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又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本书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原则,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做到资料翔实、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会展设计师的资料集册和指导实际操作的工具用书,也可作为会展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会展从业人员培训及学习的参考用书。
从敲击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300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去做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腾。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备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
本书共分四篇。历史篇、窑口篇、常识篇、鉴藏篇。其既囊括了瓷器的起源、各朝各代瓷器的发展情况和时代特点、瓷器的窑口分布,又详细地介绍了瓷器胎釉彩、瓷器的器型、瓷器的题记、瓷器的纹饰、瓷器的制作等,并分析了瓷器的原料、工具、方法、价值及功能,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力图使广大读者在鉴赏中国瓷器艺术总体风格的同时,又能对各个时期制瓷艺术的特征有所认识,掌握各个时期瓷器的缺损、作伪、仿旧与鉴别知识,从而成为瓷器鉴赏与收藏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