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 31 条评论 )
    • 陈文魁 主编 /2013-04-01/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本书结合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从规划城镇化布局、土地集约高效化利用、绿色城镇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市民化及相关配套建设等方面阐释和提出了很多科学性的理论和建议,以期能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及决策者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上提供帮助,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的目标。

    • ¥27.5 ¥50 折扣:5.5折
    • 颠覆世界的城市化
    •   ( 832 条评论 )
    • 陈功 /2016-03-3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作者为信息分析专家,该书通过长周期视角的追踪,观察上千年以来世界城市化浪潮与资本过剩、金融危机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 危机三角 模型。书中内容对当前全球陷入的资本过剩危机从战略而非战术层面做出了严肃预警,对各国政府竞相推动城市化的做法乃至发展经济学的目标提出了质疑。全书跨度跳跃较大,涉及城市、采矿业、资本与货币、股市、战争、房地产、消费与环保等多领域。书的后提出走出资本困境的几个解决方案设想,具有极其超前的思维和视野。

    • ¥26.4 ¥36 折扣:7.3折
    • 多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病”治理
    •   ( 25 条评论 )
    • 杨卡 著 /2017-06-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本书采用了自组织分析、因子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数据统计、文献梳理等多种方法,对中国大都市 城市病 和人口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变特征及其对 城市病 的影响机制。进而,研究总结出通过人口格局调整来缓解 城市病 治理的推、拉力模式,提出建设多中心空间的基本建议和通过资源均衡化推进人口疏散的策略,并在*后一章主要基于多中心城市空间建设提出了针对特定 城市病 的治理对策,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治理 城市病 的问题导向式体制创新策略。

    • ¥20.4 ¥28 折扣:7.3折
    • 房地产估价与资产定价
    •   ( 2 条评论 )
    • 孙峤 刘洪玉 /2021-01-01/ 中国建筑工业
    • 该书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房地产价格进行了较全面地介绍:一是城市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中利用市场均衡的分析方法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研究房地产价格的形成和变化;二是房地产估价学科利用一些估价技术和手段,具体地估计和揭示某一宗房地产在某一特定时点的市场价格;三是,资产定价的理论和技术在商业房地产和各类房地产衍生证券中的定价应用。将传统的房地产估价课程进行延伸,希望不仅仅教给读者房地产估价的技术,而且让读者 为系统地了解房地产价格形成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也接触一些房地产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的定价过程。

    • ¥28.98 ¥42 折扣:6.9折
    •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研究
    •   ( 39 条评论 )
    • 陈钰 著 /1970-01-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住房需求是人类基本的需求。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住宅市场的潜在需求加大。需求增加推动了房价上涨,在城市中的中低收入者住房支付能力与具有适宜标准的住房的价格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落差,他们难以凭借自身能力解决住房,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显。我国自1998年以来,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组成的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体系。然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保障是资金,从目前各种数据显示来看,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已经成为制约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的主要瓶颈。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因此,陈钰编著的《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研究》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北京市为研究对象,针

    • ¥28.5 ¥39 折扣:7.3折
    • 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   ( 13 条评论 )
    • 孙华臣 /2017-04-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本书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做出的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实与模拟相结合等研究范式,从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特征到影响因素、从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统计分析到计量检验、从城乡差距演变影响因素到调整路径等维度,全方位辨析了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特点,完善了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

    • ¥27.7 ¥38 折扣:7.3折
    • 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 11 条评论 )
    • 范恒山 主编 /2015-1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4的论文集,以促进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为中心,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创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和谐关系机制体制、城镇化的创新与探索。

    • ¥25 ¥50 折扣:5折
    • 城市发展的数据逻辑
    •   ( 96 条评论 )
    • 李光耀杨丽 编著 丛书主编 朱扬勇 吴俊伟 /2015-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城市发展的数据逻辑》通过对城市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如地形数据、建筑物数据、城市环境数据等)反映城市发展现状和历史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论述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和科学依据。 《城市发展的数据逻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各种空间数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生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城市大数据研究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生长模型及其新方法,并借助一些典型案例,介绍应用城市生长技术的流程与方法。《城市发展的数据逻辑》还介绍了GIS、RS、GPS等新技术在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方法揭示城市发展过程中诸如道路交通、城市建筑、公共设施等城市因子与城市发展的内生联系。 《城市发展的数据逻辑》的读者对象是城市发展领域

    • ¥30 ¥60 折扣:5折
    • 城市间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
    •   ( 11 条评论 )
    • 陈英武 著 /2016-12-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陈英武所*的《城市间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 动研究/服务经济博士论丛》运用五个相互关联的假 说或模型 空间交易成本假说、城市比较优势假说 、城市声誉假说、有限数量的服务业中心假说和企业 选址模型,从不同视角阐释了城市间产业互动的形成 机理、制约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运用 典型案例和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城 市问产业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

    • ¥27.7 ¥38 折扣:7.3折
    • 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   ( 18 条评论 )
    • 刘洪彬 著 /2008-04-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0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已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其中,城乡社会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少、生活水平低、农业生产落后”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指出了方向,也拉开了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序幕。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本书以集群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以此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介绍本

    • ¥21.9 ¥30 折扣:7.3折
    • 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调控
    •   ( 41 条评论 )
    • 张晓瑞王振波方创琳 著 /2016-06-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城市脆弱性是当前进行小态义甽建设、推进新型 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课题,如 何定量测度以及如何调控城市脆弱性是这个重大课题 的关键环节。由张晓瑞、王振波、方创琳*的《城市 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调控/城市强可持续发展丛书》 以城市 人 地 复合系统理沦和可持续发展理沦力 基个依据,遵循 概念内涵 分析框架一定量测度 动态演化 综合调控 这一城市脆弱性研究的新脉络 ,构建厂基于 非空间 空间 的城市脆弱性研究框 架,给出/城市非牢间脆弱性和空间脆弱性的定量测 度技术方法,提出厂城市脆弱性的综合调控体系,由 此勾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沦和技术方 法。 本书可供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地理学、 城乡规划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实践工作者以 及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也可作为相

    • ¥21.2 ¥29 折扣:7.3折
    • 物业管理人的财务思维
    •   ( 33 条评论 )
    • 钟冶|责编:朱丽丽 /2021-11-01/ 中国商业
    • 这是一本针对物业行业的经管类书籍。近几年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物业显得愈发重要。物业管理行业近几年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大部分从业者精通基础业务、市场开拓、运营管理,但是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相对缺乏,这在一定限度上局限了其在物业工作中的视野与思考的深度。 本书旨在通过行业内、外的多重视角,探讨物业行业各个领域,观察企业、观察市场,拓宽物业管理人的思考边界,从而 客观、 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物业管理行业。

    • ¥20.58 ¥42 折扣:4.9折
    • 要素流动、积累与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基于竞争优势理论
    •   ( 35 条评论 )
    • 谭裕华 著 /2015-08-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谭裕华编著的《要素流动积累与城市产业结构演 变--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基于竞争优势的城际 分工理论,以竞争优势统一了比较优势与集聚经济, 并且把技术进步与制度演化纳入理论分析框架。熊彼 特式的创新是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的根本推动力,也是 本书的思想灵魂。本书还尝试构建城市体系地租矩阵 、劳动投标工资模型、人口增长模型等。具本研究工 作分为三步:**步,在突破H-O模型的系列假设基 础上,构建基于竞争优势的城际分工理论。第二步, 探讨生产要素的流动、积累如伺推进城市产业结构演 变。有限理性的要素所有者在各种制度与成本约束之 下,以收益*大化为目标,调节要素流动与积累,要 素价格、质量与集聚经济的变化推动城市产业的成本 优势与质量优势变化,从而推动城市体系的预期利润 矩阵变化。企业家以预期的利润矩阵为

    • ¥21 ¥42 折扣:5折
    • 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
    •   ( 14 条评论 )
    • 刘国新 著 /2015-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 生巨大变动的伟大历史过程,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伟 大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完成和走好这一历史过程是摆 在全国人民以及广大专家、学者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 城镇化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发展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其中制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城镇化从 本质上说,是在现实的制度选择所赋予的制度约束框 架内对人口、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经济要素进行再整 合并逐步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当相关的制度内容与城 镇化发展要求同步,亦或超之于前时,就会推动和加 速城镇化的发展,反之,则会延缓甚至阻碍城镇化的 发展。因此,对存在缺陷的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 制度及其内容进行创新,就成为了当前实现我国城镇 化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避免研究中的泛泛而述,刘国新编著的《中国 特色城镇

    • ¥27.5 ¥55 折扣:5折
    • 质变-探索内涵型城镇化之路
    •   ( 14 条评论 )
    • 印建平 著 /2014-07-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中国城镇化显而易见的主要问题是质量不高,在发展中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又造成了大量新的问题;土地浪费严重,基本上是在铺摊子。其根本原因是对城镇内涵的理解肤浅,对城镇化目标的追求流于简单化、庸俗化。 印建平著的《质变--探索内涵型城镇化之路》认为当前城镇化的紧迫任务是停止大规模蚕蚀土地和建设性破坏,进一步充实城镇化内涵,明确发展目标,提高发展质量。本书在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空间规划、旧城改造、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技术领域等方面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志在为定义新型城镇化内涵和推动向新型城镇化转型而努力。

    • ¥23 ¥46 折扣:5折
    • 转型与重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变迁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文丛
    •   ( 161 条评论 )
    • 孟超 著; /2017-01-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它不仅是市民的休憩之所,更为市民提供了一种城市的 可视性 ;它关乎城市形象、城市活力和城市文化资本。鉴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笔者重点考察了出现在北京城市中的几种公共空间重建/再造方式。 笔者认为,在传统城市中,市民的生活世界与公共空间是 耦合 的,与市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小商业、寺庙、功能混合的邻里和街道构成了公共空间的核心。重建一种现代的公共空间、重建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之间的关联,不仅有助于维护一个更加民主、美好的城市,而且有助于市民重建与城市的联系、反制城市空间的宰制性力量。

    • ¥21.6 ¥48 折扣:4.5折
    • 大城善治
    •   ( 18 条评论 )
    • 南方日报 编 /2017-01-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大城善治》一书通过探寻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和未来、广州城市环境治理创新观察、用文化的心打造一座城市等方面来描述对广州进行改善、建设等内容。书中文章是发表在南方日报上的文章,由南方日报进行重新选编集结而成。

    • ¥23.1 ¥42 折扣:5.5折
    • 新型城镇融资与金融改革
    •   ( 186 条评论 )
    • 巴曙松 /2014-12-01/ 工人出版社
    • 这是一套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相配套的丛书。为配合这一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丛书编委会于2013年9月把通过广泛考察所形成的调研报告,特别是关于对新型城镇化六个问题的看法呈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根据领导同志的批示要求,对这些报告作了认真研究并采纳了其中许多建议。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之后,又依据规划对丛书作了相应补充完善,进而使丛书内容更加符合规划要求。 本书以着重探讨新型城镇化金融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催生庞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资需求,需要一个跨时空的资金匹配机制。这需要实施一揽子改革政策,打造更可持续的融资方式,使直接融资发挥更突出作用。

    • ¥26 ¥42 折扣:6.2折
    • 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
    •   ( 19 条评论 )
    • 骆永民 著 /2009-11-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基础设施在提高国家生产能力的同时,还改善着居民的生活水平,是一国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日趋完善,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们却仍旧生活在严重匮乏基础设施的境地之中。为此,本书提出应当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现有成果作为参照,来努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城乡居民能共享国家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即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某种均等化。

    • ¥20.4 ¥28 折扣:7.3折
    • 理性增长——形式与后果
    •   ( 63 条评论 )
    • (美)索尔德 等编,丁成日 等译 /2007-04-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不完全与美国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相同。但是,城市理性增长所基于的逻辑和思辨,如因果关联、对症下药,对追求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是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本书试图揭示城市发展的形式、后果和我们应该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理性思辨,讨论未来城市发展道路。

    • ¥23.4 ¥32 折扣:7.3折
    • 中国城市大洗牌
    •   ( 66 条评论 )
    • 黄汉城 史哲 林小琬 /2020-01-01/ 东方
    • 当下的中国区域版图,正在面临数十年未有之巨变。北京上海两个 城市开始做减量发展、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海南自贸港水落石出、粤港澳大湾区翻开“一国两制”的新篇章……过去二十年楼市狂飙突进,地方政府与房企联袂出演,造就了一批批暴富的食利阶层。如今的房地产被踩了刹车,正式告别黄金时代,进入极为分化的新时期。 在大都市圈时代下,人口变迁、资本流动的规律宣告了中小城市的大败局。面对 外形势的风云突变,一、二线城市转型升级的使命感尤为突出。 意志与市场力量相互交织,深刻重塑着 的中国。 城与国,可谓辅车相依。过去四十年来,中国上下一心,筚路蓝缕,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也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荣之城。 如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我们 加有必要审视中国的微观镜像,重新梳理和推演区域经济的

    • ¥26.1 ¥59 折扣:4.4折
    • 城市蔓延机理与治理:基于经济与制度的分析
    •   ( 119 条评论 )
    • 洪世键, 张京祥 /2012-09-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剧烈的体制转型及其相应的复杂影响必然在城市空间结构与演化上得以显化。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剧烈的体制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基础,蔓延式增长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模式。中国体制转型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与演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城市蔓延机理与治理:基于经济与制度的分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转型为基本背景,基于城市经济和城市规划比较分析的视角,全面深刻地分析、理解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环境的根本性转变,以及这些深层次制度变迁对城市空间增长特别是城市蔓延的巨大影响,提示和把握体制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蔓延的微观和宏观机理,进而构建弹性、集约、高效的

    • ¥28.5 ¥39 折扣:7.3折
    • 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与管理:香港
    •   ( 39 条评论 )
    • 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 著 /2011-08-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始于2006年,出版采用集体创作的性质。书内的文稿主要都是作者曾在其他国际学术或专业会议发表过的文章,经编辑汇集后予以出版。我们的构思是以四个范畴分类作为主线,分别为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建筑工程管理及建设工程经济,目的是期望为建筑及建设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提供一个较宏观的演绎。

    • ¥20.9 ¥38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