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反映的问题,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介绍相关法律知识并提供法规依据链接。这些法规依据不仅包括全国性的法律、法规、规章,还涵盖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规定,力求使读者在碰到相关人力资源法务问题时,可以通过本书迅速、便捷的找到充分的法律依据与具体的操作方法。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根据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编写,尤其对《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企业人力资源法务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随书附赠《劳动合同法小全书》光盘。本书是成功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务难题以及规避《劳动合同法》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的工具书。
本书收录了以劳动合同法为主线的理论分析与相关操作实务。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用举例的方式向企业传授切实可行的操作技巧。适合各类用人单位的高、中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者、劳动行政部门的官员,各级工会干部、劳动合同法的研究人员。劳动争议仲裁员,负责审理劳动争议案的法官,劳动监察部门的监察员、非政府组织的专业人士,以及与劳动有关的从业人员。
本书结合世界上有关国家主权债务重组的实践,综合运用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主权债务重组的国际机制和模式,阐明了当前主权债务重组框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促进主权债务重组的各种法律性和非法律性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各自的利弊,主张将主权债务重组框架的改革与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相联系,并且对国际债务危机的预防与解决提出了若干建议。
本书按照近期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以河南安阳电机有限公司的经济业务为例组织材料。全书共五章,具体包括: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概述、模拟企业基础资料、模拟企业相关信息资料、模拟企业本期业务资料及所涉及的原始凭证、模拟企业的各种纳税申报表和会计报表。本书结合“营改增”的实际,囊括了经济业务全过程的会计模拟核算,帮助学生提高实训技能。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培训使用。
截至2007年1月12日,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基金规模从4586.88亿份增长到6631.86亿份,基金资产净值从5579.18亿元增长到9411.65亿元,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由17.57%上升到23.54%。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仅用2004年6月1日生效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规范和管理这样一个市场,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来说,这不能不 说是一个隐忧。 本书介绍了美国管理投资公司(在我国被称为“基金公司”)的两部专门法律,便于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从而促进我国投资基金的立法进程。 本书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1940年投资公司法》和《1940年投资顾问法》的内容简介及外投资立法的比较研究,二是《1940年投资公司法》和《1940年投资顾问法》的中英文对照。
本书名曰《市场经济企业立法观》,顾名思义,它提示本书内容上有以下特点: 本书所论乃企业法问题,且重在法创制,显然也涉及法的实施。 本书重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立法,而非指其他社会经济形态和经济体制下的情形。经济体制的演变;体制转轨,企业立法大异其趣,这是本书论述的重点之一。 本书所谓立法观,表明重在对法制价值,立法理念与基本原则等理性问题的深层思考,燕需从法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多测面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探求企业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应用明确的上些基本观点,其目的还在于指导立法的完善,并使之在实施中有效发挥调整功能。本书不想接受此种命运安排,有意“脱离实际”来作些“主观抽象”。 本书所论不限于企业的组织与活动法,还包括国家对企业的经济调节法、行政和社会性管理法等
并列题名:Legal English。 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本书共设20课,包括法律制度、法律职业、法律教育、司法系统、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权法、合同法、侵权法、财产法、公司法等。
本书章引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意义并阐述统一立法的重要性,第二章论证保护商业秘密持有人的权利是立法的根本宗旨,同时应兼顾公共利益,第三章简介商业秘密保护法与相关法律规范的关系,第四章揭示商业秘密的含义、构成要件、性质与特征并对其与其他类似的客体(个人信息、国家秘密等)进行比较,第五章与第六章阐释为保护商业秘密持有人权益而应采取的模式——以商业秘密权为中心,辅之以保密协议、竞业禁止义务以及行为保全等制度,第七章与第八章介绍侵犯商业秘密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中包括民事、刑事以及行政责任。
民事诉讼法的此次修正共16处,其中新增7条,修改8条,此外还对“诚实信用”“节假日”“抚育费”“合议庭组成人员”“意外事故”“民法通则”“物权法”“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等个别表述进行了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五大类:一是优化司法确认程序;二是完善小额诉讼程序;三是完善简易程序;四是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五是完善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本次修正,严格对照新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对《民诉法解释》条文序号和条文表述进行适应性修改,共计16个条文。
本书从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角度,并按照从业者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劳动人事法规。 章概述劳动就业的有关法律问题;第2章到第ll章,具体论述了劳动合同、职业培训、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薪酬福利、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离职和退休以及裁员、工会与职工管理、劳动人事、劳动争议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3章篇幅说明了涉外劳动管理、事业单位、公务员中的劳动法律问题。 全书对重要的法律条文都直接引用原文,只是对不重要而篇幅较大的法律法规进行高度概括。为了增加读者的整体认识,本书在每章开始部分都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综述相关法规政策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过程。 该书适合各类组织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力争使其区别于其他票据法教材等著作,努力使其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例如,作者既注重票据法律基本原理和知识的探讨,也注意对有争议的票据法律实务问题的剖析。其中,有的作者总结自身长期的票据法律研究成果和无数个票据疑难案件的审判经验,对票据法律关系、空白票据制度、票据质押制度、票据行为、票据保证等票据法基本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票据法律制度以迎接入世后的挑战提出了建议;有的作者根据多年的票据法律学习体会和工作心得,对票据政策、票据诉讼等问题提出看法;有的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票据法律学习和实际体会,对人民法院颁布的票据法司法解释进行评析;也有的作者根据长期的票据法律教学和研究体会,对票据权利、票据抗辩、票据冲突、票据交换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
信托发展史就是一部信托法的发展史。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中国信托业已成功地化解了累积多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充实了资本,改进了管理,重新集合起一支专业队伍,为社会提供信托服务。作者就是从介绍信托法律的发展入手,以此为线索,广泛搜集资料,介绍了我国过去和现在的信托法律实践。这些实践包括信托关系的设立、变更,信托计划与信托合同的法律联系,信托公司成立、运作和治理的操作过程,信托税制,信托投融资,受托境外理财等的法律实务。该书既注重现有法律的解读,注重介绍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如何进行信托实务操作,如何防范操作中的法律风险;又具有的理论研究性,针对信托法律制度中的一些缺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本书不仅适合律师、信托从业人员等实务工作者,对于欲了解信托业以及信托法律的人员亦有的参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