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政法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这一变革导致人们对行政法在我们法律制度中的适当角色产生了疑问。本书围绕 合法性 问题,依次对行政法学上的 传送带 理论、 专家 理论、 司法利益代表 理论和 政治利益代表理论 进行分析,清晰地展示了美国行政法从传统模式到利益代表模式的发展历程,并对每一种模式的产生和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原因分析和翔实的论述。作者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认为美国行政法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是:行政过程越来越具有政治过程的特征。因此作者提出,利益代表模式有可能成为解决美国行政法困境的可接受的方案。
本书主要探讨行政法体系化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行政法法典化,这关乎行政法体系的内涵塑造。法典化可以整合现有的概念和规范,形成并然有序、层次分明的行政法体系。它不仅有助于明确行政法的核心价值观,而且通过逻辑和价值的融合,促使行政机关在合目的性的指引下作出科学理性的行为,妥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是行政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这涉及行政法体系的外延扩展。行政法并非封闭的法律系统,它需要与其他学科持续交流和互动。传统上,行政法作为公法的一部分,其体系建构主要依据公法原理。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公法与私法的交叉耦合日益显著,行政法的体系建构面临新的挑战。深入研究行政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可以有效拓展行政法体系,使其更能充分回应现实生活的复杂需求。
本书共三个部分,部分:刑事执法篇。第二部分:行政(治安)执法篇。第三部分:派出所执法篇。借助从事公安工作十年以来的办案经验,从解决实际案例出发,再从导语、基本案情、争议焦点、以案释法等四个方面阐述相关刑法问题或者行政、治安案件法律适用问题。 本书通过案例研习有助于民警迅速了解公安刑事、行政法律的概念、要义和适用问题,指导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对案件作出准确定性和精准量刑,向着规范化执法不断前进。本书正是立足于公安执法实践,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书作者具有独特的知识谱系,以哈耶克思想为中心,上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旁及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普通法传统,并致力于发掘中国古典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制度资源,试图融合中西思想和制度,探究一个具有广泛解释力的宪政主义体系。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所写有关法律、宪政研究的论文。部分以普通法和共和时期的罗马法为原型,提出了自发地发现法律的程序的概念,并由此论证了一个基于统治权与法律权二分的政体分析框架,同时也提出了在当代语境下,以何种法律程序发现中国人的法律的问题。第二部分以法国大革命和欧盟立宪为前鉴,指出立宪是一项单纯的政治事业,而非整全的社会、文化事业,因而,试图将民众扳依某种特定的宗教信仰作为建立自由宪政的基础,必将导致立宪的失败。第三部分则尝试以自由宪政的基本概念框架,对中国古典的若干观
本书集结了2006年中国行政法学界比较行政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反映了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域外的发展历程和*动向,探索和开拓了一种新的思维理路一以问题为轴心的比较行政法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不同于以国别为线索的平面比较法,具有精到、深刻而资料丰富的动态考察之特点。本书尽量运用原版文献资料,以多维、发展的视角,围绕着比较行政法的方法论、行政规制和行政程序,分别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原创性研究:方法探索、行政权能、行政程序、行政评价、纠纷解决、规制诉讼和归责赔偿。此外,“名著精译”直接以域外的视角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行政规制与程序图谱,而“新著评介”则为人们提供了进一步展开比较、借鉴的新素材。丰富的文献资料,鲜活的思维方法,明确的问题意识,扎实的推论求证,这就是本书特色的写照。
城镇化进程中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控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研究课题,内涵十分丰富。本书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进程中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基本框架。这几个方面基本概括了城镇化进程中未成年人犯罪防控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正当法律程序乃现代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不仅适用于司法和行政领域,约束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而且也适用于立法领域,约束立法行为。围绕这一主题,本书从立法权正当行使的程序控制视角展开了论述。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前四个部分侧重于正当立法程序基本理念的论证和价值标准的建构,后两个部分侧重于正当立法程序运行过程的分析。
发生医疗纠纷后怎么办?患者应当掌握哪些维权要点与技巧?如何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一直是困扰广大患者的问题,医疗维权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医疗纠纷维权要点与技巧》结合医患纠纷的特点,着眼于医疗维权基本常识、医疗维权途径、医疗合同、医疗病历、医疗事故、医疗鉴定、医疗损害赔偿等发生在医疗纠纷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读者呈现了医患纠纷的方方面面。在形式上,《医疗纠纷维权要点与技巧》将常见的医疗纠纷分为若干篇章,各章下分各个小节,小节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简单介绍医疗维权基本知识,让读者一眼就能找到所要了解的医疗法律问题;第二小节选取医疗纠纷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从典型的纠纷案例入手,对每个案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多角度、全方位
由江必新主编的《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总第66集)》针对审判业务指导的一本综合性连续出版物。书中设有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行政诉讼理论、行政审判实务、调查与研究、疑难案例评析、域外撷英等栏目,对于行政审判人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2011年·第1集·总第45集)》作为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行政审判的唯一指导性刊物,《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及时刊登行政审判的最新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司法政策及解读,具有典型和指导意义的审判案例及分析,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的调研信息及成果等内容,设有“最新司法解释”、“行政诉讼理论”、“行政审判实务”、“司法解释解读”、“疑难案例评析”、“行政审判工作经验交流”等栏目,每辑20万字左右。本书是第45集。
《行政法制的基本类型》从公共行政与法的关系的视角,通过对行政法的类型分析,描述了各种类型的行政法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行政法的逻辑发展史,揭示了行政法的一般发展轨迹,并提出了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宜将行政法定义为调整公共行政关系的法;行政法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产生;行政法大体可分为“以法行政”、“依法行政”、“法治行政”三种类型;各种不同的类型在关系理性、目的理性、结构理性、工具理性、自足理性五个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从总体上说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形态、政体结构、知识体系的不同所决定的;不同类型的行政法均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国目前尚处在“以法行政”类型向“依法行政”类型转轨过程中,应当创造条件逐步向“法治类型”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