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通过实证考察分析了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的现状,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绩效评价反思了现行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在科学考量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机衔接、有效联动的合理化建议,以澄清理论研究的误区,厘清两种保护方式的关系,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
李菊丹所著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内容简介:植新品种/植物创新的保护制度,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美国和欧洲发展出两种各有特色的保护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TRIPs协议的缔结和实施,在植物品种/植物创新保护的问题上,又增加了不少可能影响植物品种保护的国际力量。本书系统地讨论了美国植物品种保护制度、欧盟植物品种保护制度以及植物品种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尤其关注美国和欧盟立法选择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践运行情况,以及有可能影响各国植物品种/植物保护制度的国际力量及其原因,从而为中国的植物品种/植物创新的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本书分为四编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编为“美国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分别以1930年《植物专利法》、1970年《植物品种保护法》以及1952年修订的《专利法
《知识产权诉讼管辖指引》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分别以知识产权有关管辖的法律法规、典型及常见管辖争议的类型案例提炼分析、全国各省份知识产权管辖权法院及管辖范围梳理汇总三层维度,由条文规定到观点提炼,由浅到深,对一线知识产权工作者的办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参考价值,甚至能帮助精确定位对应有管辖权的法院。本书综合整理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相关法律法规,列举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要旨,并进行解析,并对知识产权法院(法庭)管辖目录进行汇总整理。
本书共分为6编,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法导论,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内容。
《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丛书为法学院校学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提升法学应试能力而精心设计,共设置16个分册,涵盖*规定的法学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图书的体例结构与主流法学核心课程教材相一致,具有考点全面、内容新颖、题量充足、解答详尽、应试性强等特点。随书附赠课程配套法律单行本,方便读者配套使用。 一、配套性强 本书结构上分为十八章,与主流国际法核心课程教材相一致,便于随学随练。 二、内容* 1 根据*法律、司法解释及文件等进行全面修订。 2 新增2015年、2016年司考真题和2016年、2017年考研真题,并对陈旧题目进行替换。 三、加工精细 1 重点章节前面设置 基础知识图解 ,归纳每章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概念,帮助读者梳理知识点并检验学习成果。 2 对重点题目的答案以脚注形
《知识产权文摘》由近公开发表的有关知识产权的精彩文章组成。 知识产权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法律制度,并随着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而完善。各种媒体上发表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文章,直接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现状与进步,也是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的学术与实践经验交流,更是为了传播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介绍知识产权法律实践中发生的值得关注的事件,促进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 本丛书是重视可读性、知识性面向大众的读物,也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步与完善的历史记录。
本书虽为“判解研究”,却并不以案例为出发和依归,而是将相关的典型案例逐个渗透于商标法的原本体例中,以理论为基点,寻求适合案例来对理论进行阐释。既注重对传统的基础性问题作必要而详尽的解析,也要引入新问题以完善现行商标法理论体系,务求全面,并达到深入浅出之目的。 本书可作为经济法律类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也可作为商标代理、商标诉讼业务的参考工具,也希望成为工商、海关和人民法院等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拓展思路的参考资料。
后TRIPS时期,在国际知识产权立法趋于完善的背景下,以美国和欧盟成员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强调知识产权执法的重要性,不断推行超过TRIPs协定所规定的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即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廖丽*的《国际知识产权新趋势-- 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研究》重点研究知识产权执法的本质、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的产生、国际法根据、特征及不合理性;详细剖析美国和欧盟在单边、双边、区域以及多边层面推行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的策略;结合通用药品案、转基因大豆粉案和美国诉中国知识产权执法案,解读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争端。通过分析中国知识产权执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TRIPs-Plus知识产权执法不断推行的背景下,本书*后为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当今社会,商业竞争日益激烈,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专利诉讼来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自身品牌知名度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手段,因此,专利维权案件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本书从实务出发,分析了专利维权案件中的重点法律问题:专利侵权的认定、专利侵权案件中的公证取证、专利侵权案件中合理利润的确定、专利侵权诉讼之现有技术抗辩、专利侵权诉讼之先用权抗辩等,对其他律师从事专利维权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本书是应理工科类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知识产权教学需要而组织编写的。本书在概括介绍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按照理工科人才运用知识产权的实际需要,将有关知识产权知识分为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商业运用等相关部分分别进行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其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取得的条件与程序、知识产权取得的管理体制、知识产权取得的中介服务,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资与质押、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谈判、知识产权商业运用中的特殊问题。 本书也可以作为高校其他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的教学用书和参考读物。
的各个方面,这种跨度反映作者确信:高效、富有竞争力的创新管理要依靠经过深思熟虑的系统性战略。今天,必须鼓励工程师和科学家去思考商业应用性,更具体点,就是要思考发明的可专利性。只有细致思考发明背后的经济推动力,专利才能为发明者创造价值,更进一步说,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富有意义的贡献。
本书版、第二版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出版后,由于内容新颖、实用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本书第三版在基本保留第二版内容的基础上,对第三版的部分内容作了删改和增补,使全书观点更新颖,引证法律更充分,章节布局更合理,语言表述更简练。 本书从婚姻家庭的理论、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涉外婚姻及继承的法律适用等方面,对我国的婚姻家庭法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对一些法律尚无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社会现象也作了分析和论证。 本书内容新颖,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作教学参考书,对广大公民维护自己的婚姻家庭权益和司法人员的司法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 法律制度,具体包括项目成果及其知识产权一般问题 的展开;专利权的归属、内容及其行使;*作权的归 属与内容;特殊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 计、商标权等知识产权问题;*后统一研究各类知识 产权的法律保护。吴国喆编写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成果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在于面 向先进国家与地区(特别是美国)的法律规定,在考察 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反思与重构我国的制度 ,期望能够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本书是由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技术转移、后续研发及专利纠纷解决的相关课题及会议学术论文集。本书收录论文20篇,内容包括我国技术引进与后续研发及比较、专利纠纷解决的新问题及比较两个部分。作者有著名学者、律师、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部的从业人员。入选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企业技术转移的具体操作及知识产权法的司法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蔡永民主编的《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与实务 分析》由长期从事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教学研究的 学者与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及律师 等共同编写完成,是江苏省知识产权法(江南大学) 研究中心2015年重点支持的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全书共分为三编,**编系统介绍了*作权法、专 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以及知识产 权发展的前沿动态;第二编以案例解析的形式,对主 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理论实质、具体内容、实际应 用与操作思路,进行全方位的解析;第三编以专题论 文的形式,选编了我们近年来在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 中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本书秉持强化问题意识 的编写思路,在适当照顾到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介绍的 体系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实践 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论述与解析,力图向读者展现
本书由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科分会和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组织编写,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李济宇教授、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周蓉副调研员和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周春洪所长主编,是一部关于医疗机构各科室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解析的专著。 本书在简要介绍知识产权、专利、著作权和商标等定义、特点和种类的基础上,着重收录了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经典专利案例、著作权案例和商标案例,让相关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大量案例了解工作实践中哪些主题可以申请专利、著作权和商标,并加强对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另外,本书还列出了两种典型的专利申请范本,包括医疗器械类专利和中药类专利,每个范本包括一份技术交底书和一份专利申请文件,指导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专利申请的过程、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如何撰写申
柏贵喜所著的《土家族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与保 护研究》重点从理论、实证和对策三个方面对土家族 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与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内 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传统知识的本质与实践逻辑。 主要对传统知识的本质与实践逻辑进行理论分析。从 认知人类学的角度解析了传统知识的本质、特征、类 型及其现代价值;从传统知识的生成与传承机制、交 换行动与权力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知识独特的实践 逻辑。2.土家族传统知识及其现代利用。主要基于田 野调查资料,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土家 族传统生态知识、农业知识、医药知识、民间文 艺 等进行系统梳理,并对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价值进行 解析。3.土家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主要对土家族传统 知识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土家族传统知识保 护的战略做了宏观构想,对传统知识
在知识产权法体系中,专利法比较难以理解和运用。本书顺应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这一重要的司法改革方向,以我国通用的专利法教程的基本内容为主线,融合大陆法系构建学科体系的演绎方法和英美法系的案例分析方法,以典型案例为依托,采取原理与案例——对应的模式,以专利法的核心内容和疑难问题为重点,系统介绍了专利法的基本原理和法律制度。 本书体例新颖、知识实用、内容全面。全书遵循读者的思维习惯和关注焦点,将每一个知识点的研究合乎规律地分为“案情简介、本案涉及的知识点、与本案有关的现行法规定、当事人的意见及其理由、法院的判决结果及其理由、对本案的学理分析、对本案的思考”七大分析板块,深入浅出地进行法律剖析和理论总结,使案件分析、法律适用、归纳推理和问题启示融为一体,开创了我国专利法案例教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