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十五个专题,围绕全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关键问题展开,以 讲 的写作体例,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奥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指明民事诉讼实务工作中的技巧。着眼于司法实践,侧重实务应用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并不仅仅针对民事诉讼证据,对于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运用也有触及,是一本适合律师、法官、仲裁员等法律人阅读的办案参考用书,也适合对证据法有兴趣的法学专业人士以及大众读者阅读。 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律师和仲裁实践经验及研习证据法的一个总结,在编写风格上,打破传统概念、特征、分类、意义等的理论型解读,围绕关键问题展开,将相关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充分展现证据规则的应用流程,别具一格。
本书的第三版与版、修订版相比,首先是基于法律法规的变化,如民法典的颁布、刑事诉讼法的修订、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的变化以及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公布;但更多是在笔者多年律师实践经验基础上理论认识的升华。原版中论述粗略的地方,笔者在此次修改时添加内容,使其更加丰满。一些现在看来有些幼稚的观点,也做了修改,将岁月的沧桑添加进去。在多年持续研究律师实务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将本书出版以来产生的许多新的领悟、新的见解均补充在新版的书中。 本书初是写给实习律师的操作指南,其实有过一段执业经历的年轻律师认真阅读本书,会有更深的领悟。特别是在第三版中新增加的内容,是笔者从业数十年的心得,更是年轻律师需要留意的地方。 --薛晓蔚
本选题既涉及法学专业理论,又指出了实践中的问题,从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角度对医疗纠纷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从患方、医方、鉴定人、法官等多角度探讨,能更全面地透视医疗纠纷案件,提示不同主体在医疗纠纷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层次丰富、角度全面,凝结了作者三十年的医疗纠纷审判工作经验,是一本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的法律图书。 作者从民事诉讼的案由切入,引出医疗纠纷的相关案由,并从程序法的角度,就医疗纠纷的原被告、起诉与受理、重复诉讼等滥用诉权的行为、释明权与裁量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民事诉讼程序中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以医疗损害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为视角,分别阐述每一构成要件的举证责任及证明程度,并对医疗纠纷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进行论述,其中病历、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是此类纠纷中的关键证据,
本书以 科技赋能法律 为核心,系统拆解DeepSeek在法律实务中的六大应用维度:从基础认知到高阶场景,从案例分析到机关沟通,覆盖律师、法务、法律顾问等职业的全工作链路。通过详实的操作指引、行业洞察与落地案例,通过30幅图,14张表,为读者展示如何用DeepSeek实现3分钟完成类案检索、智能生成风险预警报告、定制个性化诉讼策略模板、打造精准法律营销方案等硬核技能,更将AI转化为团队协作、客户服务的智慧助手。
nbsp nbsp《股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120个实务问题解析》是作者拟撰写的《公司法实务三部曲》中的本。《股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120个实务问题解析》采用问答形式,所涉问题大多是法官、律师及公司管理者向作者咨询的实务问题。作者花了近三《股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120个实务问题解析》是作者拟撰写的《公司法实务三部曲》中的本。《股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120个实务问题解析》采用问答形式,所涉问题大多是法官、律师及公司管理者向作者咨询的实务问题。作者花了近三年半的时间进行收集。这些问题围绕股权、控制权及公司治理展开,作者从这些问题中精选120个,结集成《股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120个实务问题解析》。 从股权、控制权及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分析,股权架构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并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配。只有公司控制权配置
刑事辩护技能是一套组合拳,不仅包括庭审调查的举证质证、庭审发问和庭审辩论,还包括庭前阅卷和会见,以及跟经办人员进行沟通。阅卷和会见是基础,只有通过仔细阅卷,充分会见,才能对案件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寻找到辩护思路和辩护策略。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进程,三项规程的具体实施,庭审发问、庭审质证和庭审辩论越来越能体现审判的程序正义,并且能够让被告人及其家属、旁听者感受到辩护律师的专业和付出。
《劳动争议处理规则与应对技巧》对常见的11类劳动争议中涉及裁判规则、答辩思路、应对技巧中的热点及疑难进行提炼总结,对争议较大的裁判问题予以厘清,同时也对劳动争议的程序作出释明。本书所涉及的劳动争议类型包括:(1)经济补偿;(2)赔偿金;(3)代通知金;(4)加班费;(5)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6)年休假;(7)年终奖;(8)竞业限制;(9)确认劳动关系;(10)工伤认定;(11)工伤(职业病)等级认定及赔付等。
本书从实用技能的角度,以实例为样板,介绍如何处理审查合同、起草合同、处理合同中的法律问题,其核心是从客户的交易需求以及法律环境、交易背景等情况,对合同的通用条款、专用条款、技术性事项等内容如何审查和起草做了专业和详细的阐述,并附有数份合同案例的剖析,佐以作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一定能够给正处于与合同鏖战中的读者们以启迪和帮助。目 录 第一编 与合同起草和审查有关基本知识 第一章 合同起草、审查与判断标准003 第一节 合同的定义、功能003一、合同的定义003 二、合同的功能004 第二节 合同起草和审查的基本原则004一、合法有效性原则005 二、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005 三、风险控制和促成交易兼顾原则006 四、以诉讼或仲裁为检验标准原则006 第三节 完美合同的判断标准007一、能充分体现双方当事人的合意,符合当事人的意图007
谈案,是律师执业必须闯过的第一关,闯不过这一关律师就很难生存和发展。本书作者根据二十多年的执业经验,以谈案为一个整体,按照谈案本身的逻辑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六种谈案方法、九种收费方案、十条谈案原则、十二个谈案步骤,阐述谈案时可能发生的四种执业风险和影响谈案成败的五个谈案细节。 本书可以启发读者提高对谈案的认知,帮助读者有效提高谈案能力,迅速积累客户资源。本书既适用于初出茅庐的新律师,也适用于执业多年的老律师。
本书是一部以口述故事形式呈现的资深刑事辩护律师办案经历回忆录,22个跌宕起伏的案件展现了不同办案思路的激烈碰撞,深邃的办案理念贯穿其中,体现了一代刑事辩护律师的人文情怀、法治信念与铮铮风骨。青年律师可以在 看中学、学中做、做中成 ,塑造职业伦理、提升执业素养。
本书以作者近年来在《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发表的短小精悍刑事法文章为主题内容,全书收录了七十四篇小文章,笔调轻松、文风简洁、直指问题、切中要害,带有一定的学术随笔性质,体现了刑事法学研究的 悠闲之道 。 本书从实体法角度呼吁刑法学研究的实践性品格;从程序法角度呼吁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学;从实体与程序交叉的角度呼吁刑事法实体与程序的一体化;以实践的视角审视司法改革;以 过来人 的身份谈法律人的技艺。 本书收录的小文章涉及领域广泛,既有刑法领域内容又有刑事诉讼法领域内容,还有二者交叉领域的内容,但全书遵循一条基本的主线即实质解释论,努力通过实质解释论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深度融合,以此走出机械司法的误区。
本书围绕工伤认定实务相关问题,针对工伤认定的标准、工伤认定的时间、工伤认定的程序等内容展开,并讲述了常见情形的工伤认定、特殊情形的工伤认定和例外情形的工伤认定,结合实务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展开,对工伤认定的场所、认定人的年龄、认定的证据、疾病、工伤保险、不同的用人单位、不同的用人类型等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帮助劳动者解决实务中的工伤认定问题,促进用人单位依法处理工伤事故,提高治理效能。
"龙飞律师在从业十余年、经手数万真实婚恋纠纷案例后发现,大量女性陷入了不理智的决策陷阱,陷入“恋爱脑”和婚姻困境。本书是龙飞律师写给广大女性的“清醒之书”。1.分享了女性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帮助女性利用正确有效的手段保护自己。2.从女性的婚恋观、思维模式、沟通方式等角度,引导女性学会理性决策,清醒思考,活得更聪明,更从容!先保护好自己,再活得更漂亮!"
本书用500多张图表,分六大板块,用图表等视觉化的方式将专业的法律条文、概念变为读者能看懂、能掌握的法律知识,方便读者学习、记忆、使用。其知识转化和视觉呈现呈现三大特点:专业化、体系化和图形化。 本书使用场景丰富,一本书有五本书的用法: (1)单行本:中间部分可以作为法条阅读。 (2)新旧对照:左上角作为新旧对照。 (3)注释书:右上角、左下角可以作为注释和法条拓展延伸。 (4)思维导图、流程图。 (5)词典:主法条的关键术语用引注线的方式标注解释。 真正做到,一本在手,学习无忧。
几年来,山东省利得公司在房地产破产重整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办理了多起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房地产破产重整案件,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根据多年来办理房地产破产重整案件,2020年6月团队编写出版了《房地产破产重整操作指引》一书,得到业内人士、房地产破产从业者、政府负责城建的相关人员的一致好评,已经入选法律图书热销书榜。2021年底,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三里家园项目工作专班通过此书与我们建立了业务联系,我们团队跨省加入三里家园政府组成的清算组,在沧州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四件大型房地产破产重整案。尤其是北京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三里家园项目,作为河北沧州市被国务院大督查和省委巡视多次的烂尾项目,也是沧州最大的房地产破产重整案。该案件尤为疑难复杂,几千户购房者10年不能入住房屋。利得公
本书由被誉为 中国刑事辩护第一人 的著名刑辩律师田文昌所著,由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大民律师编写,民法学泰斗江平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刑法学泰斗高铭暄教授,刑事诉讼法学泰斗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为本书撰写序文。 本书由六部分构成,分别为刑辩理念、刑辩技能、刑辩问题、刑辩与谈、刑辩感悟和刑辩寄语。书中涉及内容,既有田文昌律师执业三十余年以来对我国刑事辩护理念、技能和重要问题的总结与反思,又有田文昌律师与知名媒体人、专家和学者的对话访谈实录,更有田文昌律师在办理刑事辩护业务中的切身体悟和人生感想,以及对中国未来律师队伍和法治建设的寄托与关怀。本书是刑辩理念;是刑辩方法;是刑辩技巧;是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上升理论的刑事辩护经验;是对刑事辩护事业的专注和对法治信仰的坚持
穿越迷雾,抽丝剥茧,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护当事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本书作者蓝天彬律师结合办理的一系列不起诉、撤销、终止侦查或改判缓刑等案件,用办案手记的方式,呈现刑辩律师怎样从无望中寻找希望,从困局中破局。 本书体现一个平凡人通过奋斗,从资深法治记者转型为成熟刑辩律师的过程,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对人不无启发, 正义不会自动到来,需要法律人去坚持,去争取。正义不倒,就是法律人的一种信念。 天地有正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